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三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这位母亲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  相似文献   

2.
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这位母亲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诉状递上之后,在内华达立刻掀起轩…  相似文献   

3.
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小女孩,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令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微拉小姐教的。这位母亲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微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因为她认为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鸡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  相似文献   

4.
刘燕敏 《语文新圃》2009,(12):33-34
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这位母亲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5.
一、针砭时弊“文章合为时而著”,有责任的文学家都很重视文章的社会功用。本文作者写这样一篇作品,也不是无的放矢,无病呻吟。文章通过小女孩的妈妈状告幼儿园一事,形象地阐述了这样的教育理念:幼儿教育应以玩为主,使他们在自由自在的玩耍中放飞想像力,这比传授死知识重要得多。不仅如此,基础教育阶段尤其应注重想像力的培养,不能把孩子的思维禁锢在一条轨道上。与小女孩的妈妈“小题大做”及其整个社做”及其整个社会对此“小事”的严肃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我们社会中浓浓的“应试”教育氛围。由于戴上了应试教育的镣铐,对中小学生…  相似文献   

6.
7.
两只雄蝈蝈,一只叫绿仕,另一只叫红仕. 一天中午,天气晴朗,它们在草丛中嬉戏.绿仕对红仕说:"咱们玩儿捉迷藏吧!" "我先藏,你来找."红仕说. "好啊!"绿仕同意了,并且转过身去,还把眼睛紧紧地闭上了. 红仕悄悄地躲到一个茂密的草丛里,它的身体颜色和草丛的颜色太相近了,只要不出声,别人很难找到它.因为保护色是蝈蝈的自卫绝招,蝈蝈的体色几乎清一色是绿色或褐色,还会随着环境的变化改变体色.  相似文献   

8.
首先作一下自我介绍,我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小石子,我刚刚经历了一次奇特的旅行,想听吗?竖起你的耳朵吧。我在大米灌装时被混进了米袋,运到了一家五星级的大酒店,继而被厨师连米一块儿蒸了,最后让一个肥头大耳的人吞进了肝子。据说那个人是个官,××局的局长。在他嘴里的时候,他那厚厚的舌苔粘乎乎的,四周围的牙齿尽是黄的,牙缝里塞满了开始腐烂的食物残渣,放出的气味与酒味掺和在一起,差点将我熏晕过去,我急忙钻进食道,溜滑梯似地溜了下去。传来了阵阵的咳嗽声,我环顾四周,发现两坨又黑  相似文献   

9.
10.
19世纪60年代,法朗士等一批文学青年决定创办一个文学刊物。为了让这株即将出世的新芽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有一位同人建议请当时流亡在大西洋中盖纳西岛的维克多·雨果写封信作为序言。  相似文献   

11.
一天,同事打电话告诉我说,他要给一位学生的物理测验成绩判零分,可那位学生要求给他满分。师生俩决定找一位不偏不倚的裁判,于是选中了我。我看到测试题是这样的:说明怎样用气压计测出一座大楼的高度。该生的答案如下:将气压计拿到楼顶,系上长绳,再放到地面,然后收起绳子,量一下绳子的长度便知。  相似文献   

12.
一天,小乌龟和小兔子结伴到郊外去玩、它们玩累了.正准备回家..突然,天空中乌云密布,不一会,豆大的雨点就落了下来。小免子着急地说:“这可怎么办?我没带伞呀!”小乌龟说:“我不怕,我有坚硬的外壳,能遮风挡雨。”听了小乌龟的话,小白兔更着急了,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60年代,法朗士等一批文学青年决定创办一个文学刊物。为了让这株即将出世的新芽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有一位同人建议请当时流亡在大西洋中盖纳西岛的维克多·雨果写封信作为序言。几天以后,他们收到了一封奇特的书简:年轻人:我是过去,你们是未来。我只是一片树叶,你们是森林。我只是一支蜡烛,你们是万道霞光。我只是一头牛,你们是朝拜初生耶稣的三博士。我只是一道  相似文献   

14.
一天放学后,我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此时,耳边似乎传来一阵奇特的说话声……"咳,现在的人类真是太没有公共道德心了,随便往我身上扔垃圾,讨厌极了!我又不是垃圾桶!"咦,是谁在说话呢?我不由自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有的学生在学校里是好孩子,而在家里却很蛮横,不懂道理;还有的学生讲起道理头头是道,但真正做起来,不免令人心寒、失望。学生的这种表里不一、说到做不到等现象引起了我的深思。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一次模拟招聘面试活动。活动开始了,我宣布:“今天我们要在班干部中选一个老师的助理,他有权监督所有的班干部!”对于这种享有“特权”的“职位”,6位班干部都报了名。我按照招聘的形式,在班级里布置了一个小考场,讲台上放了三张课桌,找三位同学当考官,一位提问,一位记录,一位观察班干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病逝于上海后,孙伏园先生撰写了一挽联志哀,其联云: 踏《莽原》川《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 痛《毁灭》叹《而已》什月》《噩梦》万众《访惶》。 此副挽联立意颇高,构思巧妙,感情真挚,内容博大精深。联中不但有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莽原》、《奔流》,而且有鲁迅先生的《呐喊》、《仿惶》等文集。细评联语,这不是仅为表现鲁迅先生著作甚丰的简单罗列,而是撰写者巧意安排,匠心独运:一是表现鲁迅先生作为一名文艺战士的丰功伟绩和战斗精神;二是表达了作者和民众对鲁迅先生逝世的悲痛之情。不仅如此,此…  相似文献   

17.
一个平头百姓,忽然一夜之间成了名人,他不是歌星,也不是球星,而是一个普通的渔民,真是奇闻呀!  相似文献   

18.
地名本身是枯燥的,但如果我们能将地名连成故事,那就非常有趣了。下面是作者参照相声《地名学》改编的地名故事,请大家欣赏。(下划线处为地名,附有注释)  相似文献   

19.
一天早晨,我正在教室里迎接小朋友。突然,芳芳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双手背在身后,歪着头,眨着那双聪慧的眼睛,笑着对我说:“魏老师,我给你写了一封信。”“信?”一个5岁的孩子怎么能写信?我笑笑说:“真的吗?是你妈妈写的吧?”“不是的。”“是一个大姐姐要你带给我的?”“不是的,是我给你的。”“你?”我感到更奇怪了。芳芳跑到我面前,把一张折得  相似文献   

20.
1967年,美国植物病毒学家迪纳(T. O. Diener)发现,马铃薯纺锤块茎病的致病因子不是病毒,而是一种没有类脂和蛋白质成分的单链RNA环。迪纳把这类致病因子称为类病毒(Vroid)。类病毒比最小的RNA病毒还小10倍,仅有359个核其酸。这样小的基因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