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萍 《中华武术》2008,(3):76-78
“今日武林盛典,谁能傲视群雄,尽显中华豪情,尽显中华龙威。” 第一次听到它的时候是在子夜时分,四周宁静又幽暗,被“风过、雨过、雷电闪过”感动着,然后耳畔翻来覆去地重复着它的旋律,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眼前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侠义与爱国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数千年来,爱国思想、民族精神塑造着中华儿女的道德情操,指引着武林豪杰的人生道路,构成了武林侠义精神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中华武术传统武德,以孔孟儒家的“仁学”为核心,以“仁爱”为道德的根本。这种仁爱首先体现在爱国家民族上。“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武士的仁义精神集中表现:就是为国家无私奉献,视国家利益至高无上。抛头颅,洒热血,侠骨流香,“留取丹心照汗青”。  相似文献   

3.
经国家体委批准,中国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协会主办,杭州太吉实业机构、杭州名吉广告艺术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首届“中华武林百杰”大型系列活动之一的“中华武林万里行”,筹备工作基本就绪,不久将起程。 “中华武林万里行”活动,是中国首届“中华武林百杰”大型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武术史上的一大盛举。其旨在进一步发掘、整理、继承和光大中华武术,展示中华武术的神韵与风范,推进中国武术全面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中华武术》2001,(2):17-17
2000年12月28日晚,中国的第一个“散打王”在湖南长沙诞生。我们的许多读者从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一开战便时刻关注着战局的进展,焦急地等待着每个星期六下午三点。经过9个多月的激战,等待有了结果:75公斤级的山东小将“柳腿劈挂”柳海龙苦战11局,击败各级别霸主,夺得“散打王”(王中王)。我们的有奖竞猜活动吸引了两万多读者参与,猜中结果的读者真的很让人佩服,谁能想到年方二十、  相似文献   

5.
康小亮 《精武》2003,(8):24-26
洪洞通背拳,又名无极通背缠拳,是中华武林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它以兼内外两家之长而名播武林;因与陈氏太极拳异名同骨的血缘关系而引起太极拳理论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有人说,洪洞通背拳就是闻名中外的太极拳故乡——河南温县陈家沟第十二世传人郭永福所传的“一百零八势”太极长拳。就其本意来讲,“通”为通达、开阔、力从背发之意,体现通背拳腰脊发力、贯于肢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行侠仗义、笑傲江湖……武侠影视称霸荧幕。其实,历史上历来重文轻武,武术不入正史经传;远的不说,就是百年内的四川武林史实,现在也成一团乱麻,绝少人提及……作为体育国粹的武术与全民呐喊“雄起”的足球相比,实在可怜!本文作者致力巴蜀文化史研究多年,花不少心血遍访四川各地博采史料。下面介绍的四川武林人物事迹,正史不载、少为人知……读者可从中看到近代武林人物为济世、度人、报国的中华民族传统尚武精神,看到他们沦落江湖的酸辛无奈……这对了解历史上真实的“武侠”而不是荧屏上胡编的神话、以及丰富地方史,都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刘治良 《精武》2009,(9):62-62
形意拳与太极拳作为实用性较强的内功拳法流传了数百年,其间高手辈出,不论养生长寿,还是技击抗敌,都为武林留下了诸多佳话。我们今天接触到的李氏形意太极拳功法就是融会贯通了这两种拳法,通过武林盛誉的传奇武术家“东北神力王”李春苓先生的演练、研究、创编而来的,为内功拳法之精华,堪称真功实力!  相似文献   

8.
点子搜索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顾虑、麻烦和问题,百思不得要领,但工作还得做、课还得上,怎么办?现向全国的同行们“招标”,寻找解决“场地小,多班上课相互干扰”问题的“高招”,“中标”的好点子将在下一期登出,怎么样?您有兴趣、有胆量来“投标”吗?我等待着您的到来!点子搜索  相似文献   

9.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自古天下武术是一家,练武术的人讲究“人不亲艺亲”。以武会友,广交朋友,切磋研摩,共同提高,陈树祯先生身上所体现的这种武林风范,恐怕正是中华传统武术的文化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0.
刘庆邦 《精武》2003,(1):60-60
中华武术讲求“内外兼修”。外,即练习各种拳械;内,即修炼内功(气功)。纵观历代武林宗师,莫不是内外皆精者。  相似文献   

11.
李国兴 《武当》2008,(8):4-5
今年5月2日至5月5日,湖北《楚天都市报》以《“真实武林”还是“真实谎言”》为标题,刊登了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院长曾于久教授质疑央视《武林大会》的系列报导,并且围绕着“传统武术究竟能不能打”“散打是不是武术”等问题,与《武林大会》专家评委韩建中教授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张蒙军 《精武》2007,(5):49-49
三才翻子拳是传统武术中特有的一种拳法,其独特之处在于不失传统武术之真谛——技击,武林前辈们曾以“赛牡丹”之句赞美此拳。  相似文献   

13.
《中华武术》2006,(2):15-17
四川武林“三学士”是指当代四川武术界中三位正值壮年,文武兼备,为四川武术做出突出贡献的三位武术名人,他们是吴信良、肖家泽、傅尚勋。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民间武术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林伯原辛亥革命前,社会上已成立了一些以团结武林同道,研习武术的组织,如北京的“四民武术社”,河北完县的“蒲阳拳社”,上海的“精武体育会”,天津的“中华武士会”。青岛的“中华武术会”等,但为数不多,活动范围也有限。辛亥革...  相似文献   

15.
孙剑云,1914年6月6日(农历5月13日)生于北京,为孙禄堂之女。在1995年全国首届“中华武林百杰”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并被中国武术研究院聘为特邀研究员。北京市两城区政协委员,中国武术段位制八段。  相似文献   

16.
刘连洋  李飞林 《精武》2003,(8):39-41
提及螳螂拳法,世人自然会联想到那威震武术界的“莱阳三山”,作为螳螂门第七代宗师,“莱阳三山”不仅将嫡派太极螳螂拳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更以骄人的战绩向武术界证明了螳螂门武功的威力。而作为“三山”之一的王玉山先生,则更以螳螂之太极手为武林所称颂。  相似文献   

17.
昌沧  蔡学农 《中华武术》2006,(11):43-44
这次我在福建惠安县相识了一位武林奇人,人称“肖大胆”,本名肖飞武。 他也真够大胆的!人说他“三有限”,我添了个“两无限”。所谓“三有限”,即“经济实力有限,竞赛经验有限,人际关系有限”;所谓“两无限”,即“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武术的由衷热爱无限,对武术事业发展的执著追求无限”。  相似文献   

18.
依赖特技的武打影视作品中,所有人都身怀绝技,能够上天遁地;中小学生刚放暑假,便一窝蜂地涌入遍布大街小巷的跆拳道馆;泡沫儿一团的网络游戏,虚拟的“武林”格外热闹。  相似文献   

19.
赵新景 《精武》2003,(3):18-19
特别说明,本拳谱原为“正宗少林拳经”之内容,乃本人在1992年无意所得,仔细一翻,此发黄手抄本竟是“乾隆四十九年”之物。因本人对文言文研究不深,故苦研十年悟之甚少,今特奉献给武林同道,以示无私之怀。  相似文献   

20.
文大侠     
莫不是一部武林传奇又要开篇?非也。这文大侠压根儿就不是飞檐走壁、剑掌双绝的主儿,他呀,姓文,单名一个香字,“芳龄”二十有五,山城一介教书匠是也。弱冠之时,这小子单刀赴宴群英会,枪挑鄂西北棋界诸雄,笑傲弈林,一举创下“文大侠”金字招牌,此后真名反倒不为人常叫了。文大侠名号山响,一看其人却瘦瘦长长,活像一具圆规。皮黑面又黄,鼻梁上架副宽边大镜,足有千把度。嘴里嚼“皇粮”,营养却大大的不良,简直在给社会主义抹黑。文大侠是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用围棋行话说,那叫“愚形”。站着的时候,只见他两腿叉着,弯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