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风琴自从20世纪走进我国音乐界,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中国手风琴的音乐创作经历了从初期到发展最终走向多元化历程。李遇秋是我国著名的手风琴音乐家,在我国的手风琴发展和突破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结合李遇秋老师的手风琴独奏曲《天女散花》进行分析,对中国手风琴艺术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
韩莉 《教育教学论坛》2014,(50):228-229
学习《天女散花》的过程是对长绸的运用和理解逐步深入的过程,本文通过对《天女散花》的教学分析,总结了舞绸的规律以及如何教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掌握剧目中的表演要求,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3.
《天女散花》原是李遇秋创作的手风琴曲,后经作曲家本人改编成钢琴作品。作曲家在西洋传统钢琴奏法的基础上,结合和运用很多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使得这部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4.
“天女散花”考源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分辞书对"天女散花"的注释有误漏之处.经考证,我们认为,"天女散花"故事来源于三国吴支谦译<维摩诘经·观人物品第七>.成语"天女散花"由佛源意义可以引申出三层意思:一是用于营造庄严吉祥或者福至人间的气氛,二是借以比喻神韵飞扬、异彩纷呈的景象,三是形容物体纷纷扬扬从空中抛洒的样子.在佛教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中,"天女散花"的理据渐渐与汉民族文化相融合,并发展成为一个大众喜闻乐见、褒义色彩浓厚的词语,但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入,其意义范围扩大,褒义色彩逐渐淡化.  相似文献   

5.
利用Flash制作的天女散花动画的效果是:鼠标划过之处,无数花朵散落下来并渐淡,似天女散花.看上去赏心悦目。制作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6.
7.
通过考察中国戏曲与小说的发展轨迹,结合两的整体关系,指出《西游记》杂剧记叙唐僧取经内容完整,结构宏大,由此演进为小说具有必然性,并进而对它在后世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作了具体、客观的评析。  相似文献   

8.
《西游记》及其三种续书《续西游记》《西游补》《后西游记》,都具有深刻的哲理蕴涵。《西游记》写了"悟空"的艰难历程,《续西游记》写了"变化"的最高境界,《西游补》写了"情欲"的终将磨灭,《后西游记》写了"解脱"的快捷方式。不管它们从哪一个角度、哪一个层次来展开象征性的描写,它们的终结目标都指向一个去处——空无。  相似文献   

9.
《水浒》也叫《水浒传》、《江湖豪客传》、《忠义水浒传》、《京本忠义传》,比较时髦的叫法是“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和罗贯中。《水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无可争议。  相似文献   

10.
《后西游记》是《西游记》的一部续书,是一部具有完整象征意义的寓言小说。通过小说前四章孙司空的后代孙履真寻仙求道过程的本查,可以解读这段故事的象征内涵,印证《后西游记》的主题就是人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1.
韵文的运用是神魔小说《西游记》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特征。其标题和行文采用韵文。大量而丰富。或为古风、或为近体诗、或为词、为赋、为曲、为赞……。所涉内容也极广泛而多样,对《西游记》的小说结构,人物、景物描写,气氛渲染,主题揭示等等,起着独特的、散文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西游记》的艺术特色之一。这一现象的产生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宋元以来古典小说创作渐次形成的传统表现形式已进入成熟期。  相似文献   

12.
张达民 《小学生》2007,(11):34-34
这一家子可真有意思,啰里啰唆的老妈,勤勤恳恳的姥姥,能吃能睡的爸爸,调皮古怪的自己……这么完美,这么幸福,彤彤姐姐祝愿你们的家庭也能像《西游记》的结局一样完美幸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从心理咨询的角度解读小说《西游记》,可将其视作一种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咨询过程的艺术化描述。其中当事人分别是唐僧师徒和取经途中遇到的其他受助者,与之对应的咨询者分别是观世音、孙悟空和以孙悟空为代表的取经团队。观世音是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孙悟空是一个从新手成长起来的心理咨询师,取经过程即其成长过程;咨询的短期目标主要是协助当事人解决心理问题,终极目标是"终成正果",类似于当代以人为中心疗法所强调的"全然发挥功能";唐僧师徒全部"终成正果"的结局不但标志着良好的咨询效果,也完美诠释了"助人自助"的心理咨询理念。这一艺术化的心理咨询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有关理念和要求姑且称之为"《西游记》疗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力图揭示介入早期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创作的作家的心理机制。这些作家具有鲜明的“予史”人格,作为小说创作主体的人格反而缺失,导致了当时小说家的缺位。在书商、市场和读者的影响下作家的精神在特定时空中暂时的“下野”,以及因惊“奇”而出现的眩惑,都一定程度改变了自己的现实人格,逐渐与文体要求达成一致。在创作过程中,面对的特定题材,使作家的自觉意志再次改变,最终完成小说家人格的嬗变。早期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创作。是作家的一场眩惑中的七采梦。这些小说中最有意义的部分,往往也因作家的眩惑而生成。  相似文献   

15.
黄肃秋先生校点的《西游记》是一部有重大参考价值的整理本,但失校、误校偶有所见,本文择要进行补正。  相似文献   

16.
《哈利·波特》与《西游记》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产生的不同的经典,但我们仔细思考这两个作品,会发现它们之中有着一致的共性,那就是游戏精神。这两个作品都是成功的幻想小说,两部作品所体现出的是读者真实的内心需求。都走进了儿童独特的生命的空间,切中表现了他们的欲望、愿望、渴望。相较而言,《哈利·波特》是专门为儿童而创作,而且是为当下的儿童,因此,比并非有意为儿童而写的《西游记》游戏精神更集中,更亲切,更浓烈,更迎合儿童的情趣爱好,这也是它为全世界读者倾倒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亦表明自己的人才观。其中孙悟空的形象集中反映了作者呼唤英雄、企盼人才的鲜明人才意识;猪八戒的形象表现了作者知人善用,以使人尽其才的思想;而沙僧的形象则折射出作者对埋头苦干人物的褒扬和肯定。这三个方面的综合,比较全面地表现了吴承恩的人才观。而这种人才观是积极的,进步的,明显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吴承恩并非《西游记》作者。宋元两代关于全真教领袖丘处机(长春)撰成《西游记(平话)》的三种记载,包括新发现的宋末碑文,是丘麾下陕西全真道士创作《西游记(平话)》并托名丘撰的确证。  相似文献   

19.
讽刺艺术,在文学创作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西游记》中运用讽刺艺术,讽刺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昏庸凶暴,对宗教(特别是道教)进行嘲弄,对唐僧、猪八戒等人物形象给予了讽刺与批判。  相似文献   

20.
2月10日 人们都知道《西游记》中孙悟空会七十二变的本领,神通广大,好像没有他做不到的事情。假如我也有他一身的功夫,我一定会做一件我最想做的事情——克隆一个地球。[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