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季桂林 《军事记者》2007,(10):53-54
清晨的阳光向亚得利亚海投射出一片金色的光辉,平滑水面上跃动的金色斑点让人联想起音符的涌动。9月6日,当意大利人习惯地打开手中的报纸翻阅时,他们惊呆了:报纸上帕瓦罗蒂的笑容依旧,他的大胡子还是那么显眼,但那是他去世的消息和遗像。凌晨5时,帕瓦罗蒂因患胰腺癌在他的家乡摩德纳市家中去世,享年71岁。从此,一个"被上帝亲吻过的嗓子"离我们远去,天堂里又多了一位绝世歌手。  相似文献   

3.
1987年,《中国青年报》先后推出气势恢弘的“三色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受到异乎寻常的关注和好评。从此,随着报纸深度报道的兴起,深度报道的报道手法逐渐成为新闻学和媒体工作研究的重中之重。其中,故事因素在报纸深度报道中的运用问题又是富有争议性的问题。笔认为,正确看待故事因素,巧妙地糅合对深度报道写作是大有裨益的,因而值得我们去深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何常灵 《新闻三昧》2006,(10):46-46
新闻小故事是报纸、新闻刊物对新闻故事报道的一种文体,它是新闻与小故事相融,寓新闻于小故事之中的一种报道形式。它具备几个特点:一是要短小精悍,不超过八百字为宜。二是要有故事情节。三是新闻性强。那么,如何将新闻小故事写得精采,写得夺人眼睛?我认为:写好新闻小故事,要巧使“三招”:一是要以故事情节取胜;二是要以新闻时效性取第一辆军车戛然停在她面前,从驾驶室里跳下一位瘦瘦高高的中尉,一把搂过她怀中的孩子,狠狠地亲了两下。他看着妻子抚慰地说:“对不住了,现在抗洪任务紧急。”妻子想说什么,但没有开口,两滴泪珠从面颊上滚了下来…  相似文献   

5.
《故宫里的大怪兽》系列童话是首部走进孩子视野的故宫题材童话,由新生代知名童话作家常怡创作。它通过小学生李小雨在故宫捡到了一个神奇的宝石耳环而展开。李小雨借助“洞光宝石”的神奇魔力,得以听到在故宫里生活了几百年的怪兽、仙人们开口说话,并经历了许多惊险故事。作者通过故宫实际存在的、看得见的这些“怪兽”和看不见的“神仙”,巧妙而深入地挖掘众多中国神话和传统文化资源。《故宫里的大怪兽》包括《洞光宝石的秘密》《御花园里的火车站》《睡龙床的男孩儿》《景仁宫的怪事》《独角兽的审判》《小小金殿里的木偶戏》《白泽大王的回忆》《恶魔龙的真相》《貔貅向往的世界》九个分册。  相似文献   

6.
张建群 《新闻战线》2022,(12):90-91
因兼具文学性与艺术性、新闻性与全面性,副刊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上大有可为。把副刊办成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天天想看的好版面,需要围绕中心、聚焦热点事件,增强其新闻性;找准报道主题与目标,以专栏统筹,保证其思想性与系统性;追求诗意的表达,完成美的呈现,实现其艺术性。  相似文献   

7.
面对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不少报纸都把视点对准了那些平凡的百姓,如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关注的大都是些通常不被媒介注意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我们启东日报周末版也同样把目光投入到了平凡的生活中,在《百姓故事》专栏先后推出了自强不息的下岗工人、处境艰难的贫困学生、争斗病魔的癌症患者以及有小巷总理美称的居委会主任等50多个百姓故事,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但是,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不同于街头巷尾的家长里短,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讲故事”,它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地方。体验式采访.感受生活的原汁…  相似文献   

8.
祝璐  张建春 《新闻实践》2005,(10):51-52
综合类报纸的财经报道,如何兼顾其权威性和可读性,成为业界普遍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在这两极的摇摆不定中,我们不禁追问,理想的财经新闻究竟是怎样的?权威性和可读性难道真的犹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吗?综合类报纸的财经新闻如何才能在这两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一、讲述生活中的经济学理想的财经新闻应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9.
《记者摇篮》2007,(4):39-40
一场50多年来罕见的暴风雪3月3日、4日袭击辽西。4日,星期天,按照常规,这天晚上《辽西商报》要出版星期一的报纸。故事就发生在这个狂风肆虐、深雪及膝、交通瘫痪的日子,一群敬业的新闻工作者,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对新闻的热爱。暴风雪采访2007年3月4日,星期日,也  相似文献   

10.
“新闻故事化”和真实性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类报纸处于转型时期。在此时期,各类报纸对“新闻故事化”这一写作方式有不同程度的应用,本文将乌鲁木齐市的三家都市类报纸加以对比,通过它们对“新闻故事化”的应用,对由此而引发的新闻真实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九十年代,好莱坞惊险电影叙事任务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讲述一个饱经磨难最终大团圆的家庭故事;二是重新塑造传统核心家庭的人物形象:如父亲要勇敢,母亲要忍辱负重,孩子必定是脆弱和有问题的.电影试图通过这种叙事来表现传统家庭的回归态势,弥合已破碎或不完整的家庭关系,表现出鲜明的符合主流家庭观念的文化取向.  相似文献   

12.
有家报纸在《名人轶事》专栏里转载了清代大学士纪晓岚的几个小故事。这家报纸的编辑以为采到了几颗珍珠。可以赢得读者的青睐,不但用在很突出的位置,且标题做得特大方,却不知这几个小故事是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之作,读后令人哭笑不得,恰如咬了一口又酸又涩的果子,欲吐不止。  相似文献   

13.
14.
翻开报纸,收看收听广播电视,我们就会发现,以一个故事作为新闻的开端。采用个性化和情节化的故事手法来展开新闻内容的经济报道越来越多了。由此,原本枯燥无味的经济报道也显得生动活泼多了,抓住了不少只想浏览一下的读者。这就是“讲故事”延伸到经济报道所带来的效应。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月,美国《华尔街日报》改版。报纸缩版瘦身,由原本的十五英寸宽缩减到报业标准规格的十二英寸宽,这项变动使新闻版面减少10%。  相似文献   

16.
沈丽琼 《新闻窗》2012,(4):56-57
近年来,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下,都市类报纸向主流报纸的转型已成不可逆转的方向。而在转型进程中,影响力和关注度高的重大时政新闻,无可厚非地成为大多都市类报纸的重点。尤其是在微博、网络媒体盛行的“平民新闻”时代,及时、系统地强化地方时政等“主流新闻”,是一条提升竞争力的最为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的新闻媒体出现了一股“特稿潮流”。在纸质新闻媒介方面,表现为报纸“杂志化”,新闻特稿化(或称新闻故事化)。很多报纸设有特稿部,有特稿专版或专栏,大量刊登类似新闻特稿的报道(称呼不尽相同,如特稿,大特写,本报专稿等)。一些新锐的经济类报纸也标榜以“讲故事”的特稿形式报道新闻。  相似文献   

18.
<正>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声名赫赫的福建船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船政附设的教育机构,船政学堂开中国大规模官办西式教育之先河,是中国海军教育、船舶工业教育、机械工程教育等事业的鼻祖。学堂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变迁,成就难以计数,影响遍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某种角度而言,船政学堂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史的集中缩影。正因题材如此重大,当听说这段历史将被搬上荧屏,在充满激动和期待的同时又对创作存有担忧:要将船政学堂波澜壮阔、错综复杂的历史以纪录片的形式浓缩、提炼呈  相似文献   

19.
报纸发展到今天,纯文艺体裁的作品逐渐失去其在副刊的领袖地位,而副刊在一些新生报纸出现后,因其扩展自己的领域,以前副刊中常见的散文也进入了大散文时代.散文则成了家庭生活类报纸的主要体裁,那么传统副刊的散文有变化么?是怎样的变化?本文以<家庭百科报>副刊版--"青园茶坊"为例,试分析副刊散文的类型.  相似文献   

20.
韩波 《新闻传播》2006,(7):28-28
专栏言论以其特有的新短快活而深受读者喜爱。在越来越多的报纸开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时,专栏言论也随之关注平民大众的生活,即注重了言论的平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