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题导读精彩好看、余味无穷的考场记叙文,要有尺水兴波的效果:八九百字中动静相宜、张弛变换、伏脉千里、富有波澜。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铺陈技巧。这里所谈的铺陈,指在讲故事时通过前文的铺叙,使文章首尾呼应、回环多变。这种铺陈的具体做法有:设悬念、做铺垫、埋伏笔、设对比、加转点等。设悬念,即在文中设置疑问,使读者产生急切期待和强烈关心的心理。做铺垫,即在前文描述事由,为后文情节蓄积气势。埋伏笔,即在前文埋下线索,使后文情节连贯合理。设对比,即描述主要内容的对比事物,使其形成对照,以突出主要内容的特点。加转点,即设置情节时加入新信息,从而改变故事的发展方向。讲究铺陈,文章浑然一体,随着故事展开,读者总会在前文找到可寻的线索和迹象,这些线索和迹象如同草蛇灰线,隐秘却饶有趣味。  相似文献   

2.
主题导读相较于议论文而言,记叙文是同学们从小学开始就在不断练习的文体,同学们对其更加熟悉,也更有信心下笔。但在立意准确的前提下,如何拓展思路,发散思维,避免内容单一,仍是记叙文写作的难题。如果不能解决内容单一的问题,而落入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窠臼之中,文章便很容易使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难以令人眼前一亮,也就很难进入一类文之列。内容单一的背后是思维的狭窄与固化,只有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才能逐步消除这种思维上的问题,在今后的记叙文写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3.
记叙文重在写人叙事,怎样写出个性化人物,怎样写出曲折性情节,如果从课本人手,归纳几篇记叙性文体的技巧,指导学生记叙文写作,对学生会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以其灵动飞扬的想象开创了一个美不胜收的语言世界,本文主要是从小说的别致开头入手,去破解其中所蕴含的丰富象征意蕴.正是弥散在字里行间的既传统又现代的独特韵味才构成了独特的张氏情调.  相似文献   

5.
从意的内涵、言意矛盾、言外之意、情景交融四个方面分析言与意的辨证关系,结合诗歌、雕刻、绘画、摄影等艺术,解读艺术意境之玄奥,品味“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6.
<正>谈到记叙文写作,语文老师都在哀叹:高中生写不过初中生,初中生写不过小学生!哀叹背后隐现着记叙文写作指导的困境。那么,对中学生来讲,记叙文真的那么难写吗?对语文老师来讲,记叙文真的那么难以指导吗?笔者以"读通析透仿像"这一模式为主来指导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多年实践下来,效果明显。下面以读通、  相似文献   

7.
电影叙事和写作两个不同领域有交叉融合,可打通壁垒,借鉴学习。电影叙事技巧中的特写、冲突、蒙太奇与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情节一波三折和事件或画面的衔接组合有相似的运用方式和表达效果。将电影叙事技巧和记叙文写作相融合,既可丰富初中语文写作的课堂资源,也可将电影叙事技巧和写作技巧相融合,实现跨学科的写作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8.
严文存 《阅读与鉴赏》2010,(2):45-45,20
中考作文大多数学生都选择写六百字左右的记叙文,这不仅符合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也切合考试时间安排的实际,同时也保证一篇文章以较为充实的内容表情达意。因此看来,掌握六百字左右记叙文的写法实在是广大初中  相似文献   

9.
“读”是中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最主要的素质训练,是引导学生理解、积累、感悟、内化古典诗词乃至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学时,我们一定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读”的方式,获取最佳的古典诗词教学效果。下面,我具体谈谈我是怎样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诵读古典诗词文本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感受韵律美、节奏美之读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诗歌最早是合乐吟唱的。所以,中国古典诗词不仅讲究韵律,还讲究鲜明和琅琅上口的节奏等美学特质。诵读中国的古典诗词,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古典诗词的声韵显示语言的抑扬,节奏显  相似文献   

10.
彩线串珠,又叫“一线穿珠”或“冰糖葫芦法”,是指在文章的谋篇布局中,以一条主要的线索贯穿全文,将经过选择取舍后的相对分散独立的写作材料串联起来,使之相辅相成、彼此烘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而形成一篇内容集中统一、中心突出、脉络分明、形式优美的佳作,犹如用一根彩线把零散的珍珠串联起来。使用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徐松 《现代语文》2013,(7):140-143,2
议论性散文由于其鲜明的观点、广博的知识和优美的语言,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阅卷教师的亲睐。每年各地高考的一类卷中,它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指导学生会写议论性散文是教师不可回避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然而,议论性散文笔法自如,自由洒脱,它既不像一般议论文那样循规蹈矩和步步为营,也不像一般散文那样  相似文献   

12.
写好记叙文,选材是关键。只有具备与众不同的典型材料,文章结构方能以独特取胜,内容方能以丰满见长。那么,怎样才能选好素材,写好记叙文呢?一。选材要突出中心,给人以主题鲜明之感。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无论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写作之前都要先确定最佳中心,然后围绕中心谋篇布局。因此,选材时,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具体来讲,方法有三:  相似文献   

13.
【技法点击】 学生在处理记叙文的详略时,容易犯这样的毛病:记述一件事.从头到尾,平铺直叙,波澜不兴;刻画一个人物,平平淡淡,缺乏个性;描绘一处景,主次不清。没有特征。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材料缺乏合理取舍,详略处理不当,以致文章形同流水账,淡化主题,毫无色彩。所以说一篇记叙文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材料的恰当安排,该浓墨重彩就要不惜笔墨,该言简意赅就要惜墨如金。正如宋代诗人陆游所说:“天机云锦用在我.裁剪妙处非刀尺”。  相似文献   

14.
宋兴宁 《学语文》2012,(6):49-50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写作训练大都在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种文体上做文章,过多的在文体、取材、手法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要求,学生的写作活动往往是被动的,存在着诸多弊端,使较多学生的作文陷入内容陈旧、形式刻板、缺少理性的境地,更让写作教学在老师教与学生写上,都出现了死气沉沉的局面,一个本来最有灵动的教学变得最为呆滞。  相似文献   

15.
<正>说起作文指导课,往往是教师主观至上,传授技法为要。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宰者,居高临下,详授作文之法,铁定评价标准,抛出一个题目,全班必须同作。这类指手画脚、指而不导、整齐划一的训练模式,存现于许多课堂。这样的作文课,无疑逐渐消磨了学生的写作个性。本届"杏坛杯"活动,徐栋老师执教的"记叙文写作指导"一课,在课前选文评点、巧用下水作文及课堂节点设计方面,可谓推陈出新,别开生面。一、课前选文评点之新不少教师在作文指导课前会选文让学生阅读,以便在课堂上评判。而徐栋老师在如何使用选文上动了脑  相似文献   

16.
记叙文是高中学生最熟悉的一种文体,而在高中写作教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高中学生所写的记叙文要么是平铺直叙、单调乏味,要么胡编乱造、缺乏感情,显得简单、肤浅,味同嚼蜡。这样的作文,在阅卷的时候自然是“泯然众矣”,很难得到令人期待的分数。  相似文献   

17.
正没有细节不成文,这是记叙文写作的一条铁律。成功的细节描写,能让文章细腻深刻、含蓄生动,极富真实感和表现力。因此,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关注细节、注重细节的刻画、提高细节捕捉描写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现用关于细节描写写作指导课的不同教学课例来进行分析,主要就三堂细节描写写作指导课的思路及特征略作概述,以便在比较中探求更为有效的写作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仰臣 《教学随笔》2014,(11):24-27
【技法导航】"中心"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中心突出"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要集中和鲜明,并将这个中心贯穿全文始终,统率所有的材料。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中心突出呢?下面,我们举例略加点拨。一、单一集中,中心明确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千万不要东拉西扯,也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相似文献   

19.
<正>【技法导航】"中心"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中心突出"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要集中和鲜明,并将这个中心贯穿全文始终,统率所有的材料。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中心突出呢?下面,我们举例略加点拨。一、单一集中,中心明确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千万不要东拉西扯,也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否则,就会"意多乱文",中心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