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项目学习是当前新兴的一种学习方式,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引入微项目学习,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对于某一个知识点的重点理解,从而循序渐进地深入学习。基于此,文章以微项目学习与初中道德与法治为主题,展开讨论研究,分析微项目学习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关联性,以及对课程的作用,探索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将微项目学习引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质性策略,让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变得“有知有味”,更加契合初中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2.
道德和法治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在小学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是非观的基础,可以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将理论化的知识更加生动具体,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已经逐渐生活化。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有效直观的掌握道德规范和法治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利用知识,从而对其进行更好地掌握。对此,本文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进行分析,并对其教学策略进行探讨,旨在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同时,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3.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原则,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以评促教、以评促学,让目标、评价等作为撬动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有力杠杆。要立足于核心素养设定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制定评价量规、设计评价活动。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不仅能夯实学生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而且能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抵达“知行合一”境界。“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能在学生内心播种下“道德的”“法治的”种子,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建构、发展特色性的活动课程,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更为了丰富学生的数学生活。“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特色活动课程开发要结合农村的实际,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通过开发“趣味性”特色活动课程、“智慧性”特色活动课程、“研究性”特色活动课程,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数学特色活动课程能让学生的数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当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德育,并将其看作是学科教学的核心内容,以赋予道德与法治课程新的内涵,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扩充;同时也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与探究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德育素养的提升,做到学科教学与德育的同步进行。鉴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在综合分析和研究现阶段学科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试着从“营造好的德育环境”“深度挖掘教材文本的德育内容”“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情境”“组织开展趣味十足的德育游戏”“适时增设德育方面的探究环节”“进行学科德育方面的反思”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更具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要求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建立网络课堂教学,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补充传统课堂的缺点,让学生一直保持对学习的热情,通过信息技术有效解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与困境,让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高效、合理,让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变得更加顺畅。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综合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了更好地了解这方面的内容,本文展开了细致的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7.
李志莲 《考试周刊》2023,(10):155-158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小学阶段通过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让他们更加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教师通过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水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和道德,并通过引导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  相似文献   

8.
耿芳 《教育艺术》2024,(5):79-80
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的“新”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的优化和“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两个关键概念的提出。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中,将更加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道德法治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涵盖历史、经济、人文、自然、生命健康。新课标中跨学科的提出,打破了单一学科的局限性,能够引导学生全面、系统、科学地进行系统学习。本论文结合人教八年级“宪法至上”单元教学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切实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引导学生关注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升道德法治课堂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评价体系倡导的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理念,学生学习评价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因为学生学习评价集中体现着课程的基本理念与价值取向,影响课程发展的方向。特别是课程目标主体取向评价的提出,更加强调每一个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反省意识和能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运用好单元学习评价,能有效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反省,从而不断提高自己。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与特点正是由于过去体育教学评价中只重视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体育教育的过程性评价…  相似文献   

10.
张俊凤 《家长》2024,(4):79-81
<正>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是完成国家“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重要保障。同时,该学科也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为国家法治社会建设提供相应的帮助。可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重在“培养人”,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新课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了具体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对传统教学方法做出一定的改变,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目标,采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也让学生的生活、道德品质、与人交往等方面有相应的进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它根本的出发点在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方向发展。在整合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让学生最大限度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同时也更加关注信息技术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蔡彩虹 《家长》2024,(6):46-48
<正>新课改对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强调营造更加积极的课堂氛围,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产生更多良性互动,以平等开放的态度进行学习、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有所收获,从而起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互动式教学的相关策略。一、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一)符合课程教学目标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一种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3.
张姝婷 《天津教育》2023,(26):43-45
<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蕴含着很多人生道理、规章制度、行为规则等,教师在讲述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发挥课程“立德树人”的优势和价值,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作为基础,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情境教学的特征(一)形象性特征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无味、枯燥”,很多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听教师“讲大道理”,无法全神贯注地参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活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  相似文献   

14.
谢小文 《教育艺术》2021,(4):55-55,57
伴随全新教学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深入,在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化教学的润色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变得更加灵活,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的社会生活化学习,让学生通过探究和感悟社会、自然、事件等生活化内容的学习,在深层次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与智慧的交流,从而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与标准,产生对社会、对生活的关爱,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能力,推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加上内容比较抽象,目前,许多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背诵上。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让这门课程愈发远离学生,自身的魅力因而被掩盖。新课程的改革注重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6.
王宇 《新教师》2021,(3):82-83
“体验”是指人们以切身的实践和感知来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活动;而“体验式学习”则是将体验和学习相互融通,让学生在实践经历中认知、明理和成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以日常的生活场景作为教学的基础,致力于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行,以此帮助学生实现社会性发展的目标。将体验模式运用于道德与法治教学全过程,以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为目标,可以引导学生在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品德,继而将这种品德外化为其为人处世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以单元为基本单位的大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打造学习场、规划学习线、解压学习包,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内容进行全景敞视、长程设计、深度展开。要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单元整体育人功能,彰显道德与法治课程单元整体教学的育人价值,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学习中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18.
常态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直面学生认知,并指导他们生活和做事。研究认为,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效,要以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为导向,从教学实际出发,遵循学习逻辑、学科逻辑及生活逻辑,整合设计要素,将教学实践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把课程任务转化成学生向往的“课程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任务设计要关注真实性、回归学科性、突出整体性、落实参与性,以实现“少教多学”“提质增效”、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当中,从提高学科教学的实效性入手,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来辅助教学工作的进行,其不仅为教师更好地展开课程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让整个物理课堂变得更加富有活力。同时也带给了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知识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讲授式为主的方式,真正做到了教学方法上的推陈出新。鉴于多元方法应用于物理课堂的诸多优势性,本文在深入分析和研究了现阶段学科教学的形式基础上,试着从“设计游戏,让物理课堂变得有趣味”“创设情境,带给学生好的学习感受”“展开辩论,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强调合作,增加学生课堂学习深度”“进行实验,提升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等方面来进行论述,希望以此来让新时期的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更具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与法治思想的重要课程,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其中,道德修养指向的是学生的道德品质与道德素养,法治观念指向的是学生的法治意识与法治思想。以“法治观念”为例,教师需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之于法律的权威与信仰,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对法律性质、地位、作用的正确认知,让学生真正理解“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以依法治国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且正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