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意象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曾大量出现,然而,因松多植于山林之地,而宋词却盛行于市井歌坊;松傲岸、坚挺的特征也难以融入早期宋词偏于柔婉的特质,故在宋词中松意象是相对“薄弱”的。稼轩词的出现使这一现象开始发生变化,它不仅丰富了松意象的涵义,而且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后的宋词创作,使南宋后期宋词中的松意象开始频繁出现。  相似文献   

2.
辛弃疾是我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之一。他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词,是宋代词人中作品最多的词人。他的词自宋代以来便开始广泛流传。《稼轩词》的序、跋、校、记记载了《稼轩词》图书版本的流传概况。介绍这些概况为的是对研究辛弃疾词的人们提供一些重要的资料线索。  相似文献   

3.
事功派哲学家陈亮与辛弃疾私交甚厚,其哲学思想必然会对辛弃疾产生影响,而历来对辛弃疾的研究中,似乎很少关注其思想哲学的相关问题。本文旨在论证辛弃疾的哲学思想乃是以陈亮为代表的事功派哲学一脉,并探讨事功派哲学对稼轩词艺术特质及词史地位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5.
意境论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独创的一个美学理论,文学意境以它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成为抒情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作为抒情文学的主要形式,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很多富有意境的作品。本文以童庆炳主编的《文艺理论教程》的文学意境理论为依据,以稼轩词为例来分析其鲜明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6.
《稼轩词》是两宋词苑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词集,其思想境界、艺术手法以及语言风格的丰富性、深刻性、创造性、开拓性都独一无二,空前绝后。它不仅始终凝聚着词人豪迈的英雄气概与赤诚的爱国精神,而且普遍蕴含着明显的意绪矛盾与强烈的情感冲突。  相似文献   

7.
《稼轩词》与《东山词》比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新角度对辛弃疾的词作进行考察,以辛弃疾性格、学识、词风相仿佛的贺铸为参照系,探析二者的契合与相异,以深化对辛弃疾其人其词的认识。此篇着重作家人格特性、审美追求及辛词以气运词特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韩愈评柳宗元文:"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辛弃疾以文为词,无事不入,亦有"雄深雅健"之风。本文试以《贺新郎》词调为例,分析稼轩词"雄深雅健"之"雅"。稼轩词,气度宽宏,情致高雅,绍《诗》之雅正;承"经""史""子"之古雅。  相似文献   

9.
稼轩词内容丰富多彩,手法变化奇妙,借典抒英雄末路之悲、壮志未酬之愤,悲壮激昂;或创造性运用比兴象征手法,语言旨远,辞约而意丰,沉郁缠绵。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百炼钢”与“绕手柔”,刚柔相济,倾诉衷情。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写作背景、作品内涵以及美学角度,探讨了辛弃疾的《贺新郎》(把酒长亭说)一词的艺术,揭示了词人高超的词写作能力、与友人志同道舍的友情和崇高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1.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译文】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的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相似文献   

12.
梅花意象是稼轩词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显著特征。景物描写类、借景抒情类和托物言志类三大梅花意象源于辛弃疾罢官闲居的生活,传统文化及其英雄人格的深刻影响。梅花意象体现了辛弃疾感人肺腑的爱国情怀和真诚友情,不仅显示了辛词的人格魅力,而且蕴含了一定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3.
范进军教授的新作《稼轩词研究》是创新之作。  相似文献   

14.
情趣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美感形式的评判标准,彰显了古代文人的道德节操与性情志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堪称咏史怀古词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对两首词的文本细读,探究苏轼、辛弃疾在豪放风格的基础上所体现的各自不同的性情志趣,从而加深对苏、辛二人的认识以及对其文学作品、文学风格的深入了解,并对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所倡导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提要·东坡词提要》云:“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寻源溯流。不能不谓之别格,然谓之不工则不可。故今日尚与花间一派并行,而不能偏废。”这段话不仅写出了柳永、苏轼、辛弃疾对宋词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辛弃疾词中的"梦回"一词,被普遍认为是梦醒的意思,笔者认为是它非但不是"梦醒",反而是"回到了梦中"的意思;而"八百里"一词教科书普遍注释为"部下的官兵分食烤熟的牛肉",这也不妥而应该理解为"夸张军营地域的宽广".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经常借助花来表现自己的感情,有"红藕香残玉簟秋"的愁,有"风住尘香花已尽"的愁,还有"满地黄花堆积"的愁。李清照爱花,常以梅花、菊花、桂花入词——"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及这篇经典的咏物议论词:鹧鸪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  相似文献   

18.
文本细读是建立在文本语义细致分析上的一种批评方法。通过对苏轼、辛弃疾两首著名的怀古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文本细读,可以发现,苏、辛虽然都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但是二者的词风在豪放整体风格的基础上还是有差别,主要表现在:苏词往往由历史进入更为广阔的思考,多呈现超脱旷达之风,词境壮阔,气象宏大,更多关注的是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辛词则多雄浑悲慨,表现出炽烈的英雄豪情,追求的是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辛弃疾以词名世,其在宋代乃至整个古代词坛上的地位都是毋庸置疑的。夏承焘先生曾称:“词至东坡,花间兰畹夷为九馗五剧矣,其突起为深陵奥谷、为高江急峡,若昌黎之为诗者,稼轩也。”充分肯定了稼轩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稼轩词编年笺注〉序》)。辛弃疾一生作词数量极丰,今存六百余首,为两宋词人之冠。  相似文献   

20.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两首词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相同之处,又各具情态,比较它们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对理解、把握词作,感受“豪放词”的魅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