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凝心聚力,是新时代做好"三农"新闻舆论工作的重中之重.《河南日报》(农村版)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这根主线,全方位报道这一重大战略在河南的生动实践,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农村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的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保证。在2023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主流媒体在乡村振兴叙事方面通过个人化内聚焦视角与编辑式零聚焦视角相结合立体呈现乡村振兴故事;以多文本、碎片化、数据化的新闻叙事表达强化乡村振兴故事传播力;以开放性叙事建构场景化与沉浸化乡村振兴叙事生态,实现了展示乡村建设新貌、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凝聚乡村振兴共识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每个新闻工作者最起码的要求。倘若脱离了它,就有可能出现怪闻、丑闻.要防止报道失实,就要坚持做到“五不”: 一、不厌其烦深入采访.搞报道若不能深入采访,便不可能如实反映被报道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4.
龙传永 《新闻窗》2008,(3):67-68
在新闻采访中,我们常常想得到独家新闻,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捕捉到鲜活新闻呢?  相似文献   

5.
陈春燕 《青年记者》2006,(12):70-71
在新闻采访中,由于记者、通讯员面对的采访对象各有所异,遇到的客观事物千姿百态,参与采访的新闻事件也在瞬息万变,这种“报道对象”的多变性,决定了记者、通讯员必须随时准备应付千变万化的情况,要善于针对不同的采访客体,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应变策略,做到机智灵活、随机应变,牢牢把握采访工作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6.
无限风光在险峰,对公众新闻人物、对人们已经熟知的新闻事件的报道,常规的新闻采访方式写出来的稿件可能没有什么新意,提不起大家的兴趣,如何做到推陈出新呢?本文用新华社记者张严平和大连晚报记者卢真珍采访实例,说明记者要写出独家的好新闻,必须改变传统的你问我答式的采访模式,采用体验式的新闻采访方式,这样的报道才能有所创新,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访是一项细致而艰苦的劳动,熟悉一般的采访方法固然必要,但若想把新闻写好,仅仅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还必有做到深入采访,即思想的深入和作风的深入。有人认为深入采访仅仅适用于通讯、调查报告等新闻体裁的写作,新闻的采访可以简单些、粗略些,这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完全正确。一般说来,新闻的篇幅比通讯短,报道的速度比通讯快,但就新闻所反映的思想认识而论,却一点也不应该比通讯逊色。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任何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都是以深入采访为基础的。深入采访的主要要求是: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记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就是要求新闻记者具备极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洞察力,善于发掘事件的新闻点并及时进行报道.然而,真正要搞好一篇报道,还需要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全身心投入,做到心到、眼到、情到.  相似文献   

9.
赵雯  高艳 《新闻前哨》2022,(19):24-25
新时代语境下,主旋律作品在不断尝试创新叙事话语。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融合创新类报道不仅能让乡村故事传播得更广,亦有着构建乡村与农民形象,实现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振兴议题社会化等潜在功效。本文以《党员生活》“红色美丽村庄行”系列报道为例,围绕“乡村小故事融入时代大主题”“调研式采访深入浅出做文章”“多媒体呈现有全景有细节”“融合传播助力乡村振兴”等四个方面,分析如何利用全媒体平台,讲好新时代的乡村故事。  相似文献   

10.
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人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华 《新闻世界》2009,(11):30-31
以人为本,这是新闻记者在报道中经常关注的话题。但在新闻采访报道过程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却常常被新闻工作者忽视。为了使新闻更有吸引力,记者往往在采访和写稿中不顾作为被采访者和报道对象的感受.从而引起被采访对象的不满,或对报道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毛水华 《新闻实践》2011,(12):23-25
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实质是贴近基层群众,回归新闻原点。2011年9月,衢州日报采访中心策划组织“夜宿乡村”报道活动,就是一种有益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也不断加快,而在如今这个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新闻传播,特别是电视新闻传播,不再是以前的那种模式,而变得高速发展起来,并发生了质的飞跃.电视新闻报道所传播的信息不仅要快,还要让受众在众多信息中关注起来,并感兴趣,这就对参与新闻采访的记者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它要求记者在有新闻发生的时候必须第一时间去采访报道,还要求新闻有吸引力和可视性,并做到及时性.因此新闻所要做到的就是把新闻做新、做深,电视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在新闻报道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祖昊  陈浩楠 《新闻战线》2022,(10):88-91
对乡村振兴而言,融合报道既能起到宣传示范效应,亦有着构建乡村、农民形象,实现乡村振兴价值赋义,加强乡村振兴主体沟通协同,促进乡村振兴议题社会化等潜在功效。目前,我国“三农”报道基本实现了采编、表达、传播等方面的融合创新。未来,“三农”报道应将自身融合优势用于书写复杂乡村振兴议题,呈现、建构乡村振兴共同体,带动信息的领域性扩散和跨界引流。  相似文献   

14.
记者要写出真正的好新闻,除了记者本身应具备良好的素质以外,在业务指导思想、工作方法、特别是采访作风上也必须对头。所谓“三个第一”,就是多到新闻第一线去采访;多抓新闻第一手材料;多写第一次报道的新闻。多到新闻第一线去采访这里所说的第一线,指的是发生新闻的现场或涉及与新闻相关的某些地区和单位。不论是上层单位还是基层单位,也不论是领导机关还是乡村、街道、学校、商  相似文献   

15.
李平  张贤维 《新闻前哨》2023,(20):39-40
发轫于欧洲的“建设性新闻”概念引入国内后,由于其契合我国文化语境与制度,在学界、业界引起强烈反响。党报作为主流媒体阵容中的排头兵,将建设性的新闻理念融入专题报道有助于展示某一特定领域的最新进展和趋势,引导社会公众对这一领域内的问题和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当下,乡村振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传播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以十堰日报《乡村振兴·十村记》系列报道为例,通过分析其建设性的新闻报道方式,旨在探寻党报在乡村振兴报道中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宁波革命老区行》大型新闻行动研讨会01今年7月底至9月中旬,宁波之声FM92.0精心策划推出了"走转改"大型广播新闻行动——"宁波革命老区行"。宁波之声和宁波广播协作联盟成员台的50多位采编播人员,先后分7路深入革命老区蹲点采访,踏访了60多个乡村,采访了100多位老区干部群众,采写了38篇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报道,创下了宁波广播史上单一新闻行动参与采访人数最多、下基层持续时间最长、探访偏远乡村最多的纪录。整组报道既充分体现老区的革命史实,又真实记录现实的最新变迁,从一个侧面充分反映了科学发展在宁波的生动实践,为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闻媒体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新闻媒体应运用全媒体传播手段,充分展现农业、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描画现代农民的新面貌,传播好"三农"声音.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阐述了全媒体传播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并尝试探索乡村振兴报道全媒体传播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记者的日常工作中,采访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现场采访可以增加报道的新闻价值,以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引起人们的关注。而采访环境、采访条件和采访者的个体差异,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的质量,因此,新闻记者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在采访中做到灵活应变。本文阐述了新闻记着采访应变能力的内容和重要作用,提出了有效提高采访应变能力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已成为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进的重要战略,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是各级党媒的职责所在。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本文通过分析江苏《扬州日报》产业振兴报道,归纳报道内容的主题提炼、角度选取和阅读价值,探究如何提升乡村振兴报道的针对性和服务性。  相似文献   

20.
薛利平 《新闻传播》2014,(2):272+274
在新闻工作中新闻采访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记者在外出采访中,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整个采访工作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配合适当的策略以及采访技巧,只有做到这样才可以做到最高效的新闻采访,实现高质量新闻报道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