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移动短视频已经逐渐成为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发力的头部领域.通过"互联网+"、5G技术支持,短视频已经逐渐成为广大受众接收消息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在短视频模式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自己感兴趣的视频内容,各种娱乐类、资讯类视频也不断占据人们碎片化时间,移动短视频快速火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重点以移动端为基础,选择具有碎片化特点的视频传播方式,确保信息传播符合用户的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2.
消费者使用手机进行购物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消费形式,本文使用技术接受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手机移动购物的有用性、易用性,对移动购物的感知风险与感知成本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采纳行为,同时消费者对移动终端的亲密程度也会对消费者移动购物的意愿产生影响。对此情况,移动商务企业与移动终端的生产商应从以上方面改进移动购物使用体验,以促进消费者对移动购物的采纳。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电视媒体地位骤降,以电视媒介为手段、以商品销售为目的的家庭电视购物频道也难以幸免.电视开机率下降,观众更倾向于网络购物、手机等移动终端消费.面对上述竞争压力,传统家庭电视购物需要做的是发挥自己的组织优势,进行技术补短,发挥节目内容制作优势对商品进行深挖,将商品的卖点最大化呈现,同时加强服务保障,增强频道品牌号召力和用户黏性.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家庭电视购物频道(以下简称“传统家购频道”)将能发挥自己的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最终充分利用媒体技术,提高竞争门槛,在市场中获得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4.
孟晖  黄瑚 《编辑之友》2018,(1):25-30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加深,近年移动出版产业发展迅猛,移动阅读类APP成为人们青睐的阅读方式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发展瓶颈.文章对目前移动阅读APP的发展状况进行探讨,重点就其在内容和设计等方面同质化严重、存在“浅阅读”现象、社交互动和阅读体验不足、盈利模式不清晰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其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据国外媒体报道,Adobe旗下Omniture企业部门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手机用户更喜欢通过移动浏览器而非可下载的应用使用包括购物、理财、娱乐和旅游在内的多项网络服务。研究发现,66%的消费者喜欢通过移动浏览器进行网络购物和消费媒体内容,其余34%的消费者喜欢通过应用从事这些活动;  相似文献   

6.
李力  丁宁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0):137-144
[目的/意义]移动社交类应用已跃至移动app使用率和使用规模第一,对人们的网络行为带来重要影响。对移动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进展进行回顾,有助于研究者了解现有研究进展,从而更加深入地揭示移动社交类应用用户的行为规律。[方法/过程]从移动社交类应用的生命周期出发,系统梳理国内外对移动社交类应用用户的接受、使用、转移、退出等行为的研究,并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比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结论]国内外对移动社交类应用用户的接受意愿和动机的研究已趋成熟,对不同移动社交类应用的用户行为比较和移动社交类应用用户的消极使用行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层次较浅。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开始习惯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数字阅读,也催生出了一批电子阅读类APP.首先,文章对当前数字阅读APP的市场现状进行了梳理,介绍了一些优秀的阅读类APP案例.其次,文章以"微信读书"APP为例介绍阅读类APP的新变革,同时也提出了"微信读书"APP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文章对移动阅读类APP的未来发展和商业模式进行了相关展望.  相似文献   

8.
随着移动购物时代的来临,各大电商借势社交平台展开了对移动购物市场的争夺。2014年3月京东与腾讯达成合作意向,微信购物平台应运而生。这一平台的最大亮点是社交化传播的构建。本文主要是通过探析平台的社交化、用户的体验性、营销的创新性三方面来解析这一亮点。同时总结概括这种理念指引下的移动购物趋势。  相似文献   

9.
伴随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移动端设备更迭和交往形式多样化作用下产生的短视频,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渠道之一。移动短视频的快速崛起,在促进消费增长的同时,也推动了娱乐形态的多元化。而移动视频中生活类美食短视频近年来的发展势头更是迅猛至极,它通过丰富多彩的视频画面和娱乐化、大众化的内容形式,吸引了大众的注意。本文以抖音生活类美食短视频“麻辣德子”为例,从其内容发展及运营策略两方面进行阐述,探索生活类美食短视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期为生活类美食短视频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经过了之前一年的突进狂飙,2014年,移动互联已经成为不言自明的最大导向。传统互联网企业、PC端电商企业纷纷加紧移动互联网布局,微信电商已经初具移动电商平台的雏形,而移动购物、移动支付也逐渐代替PC端的操作成为网购的主流购物场景。  相似文献   

11.
经过了之前一年的突进狂飙,2014年,移动互联已经成为不言自明的最大导向。传统互联网企业、PC端电商企业纷纷加紧移动互联网布局,微信电商已经初具移动电商平台的雏形,而移动购物、移动支付也逐渐代替PC端的操作成为网购的主流购物场景。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经营     
《视听界》2012,(6):4-5
电视剧投资上亿不是传说;友友购物1元转让;“智能电视”不够智能;移动互联网第三代内容产品呼之欲出;冯小刚电影公社成立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让人们得以真正生活在无处不在的网络空间而不再受时空的限制,这一革命性的突破为数字出版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将引领数字出版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移动互联网一方面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内容生产模式,这将为数字出版注入新的驱动力.本文从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入手,阐述移动互联网给数字出版带来的机遇,以及出版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说起席卷全国的电视购物热潮,人们并不会陌生.发展初期,电视购物凭借着"短平快"的特点在市场中崭露头角.近几年,电视购物公司纷纷调整思路,改变节目形式,改变了以往电视购物过于沉闷的特点.在这场电视购物模式的变革中,"侯总"红了.本文将分析侯总现象的现状、原因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娱乐营销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网上B2C购物平台其实开启了购物的新时代,是革命性的,是前所未有的,与网下购物相比、与C2C平台购物相比,消费者能够得到更好的购物体验和保障,而且消费者的体验和收获是多层次的……淘宝网的买家,可以从3百万个个人卖家中淘宝贝,他们在淘宝网购物,更有三大原因:1.价格便宜,2.货品总类繁多,3.付款(透过支付宝)安全有保障。  相似文献   

16.
在移动搜索日趋普遍和手机应用(APP)数量迅速增长的背景下,研究用户移动搜索行为与APP交互之间的关联,可以掌握用户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搜索习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移动搜索服务。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15天的手机日志挖掘和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的移动搜索会话、查询式与APP交互之间的关系,以及搜索时间、搜索主题与APP类型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在移动搜索会话中,会较多地发生与其他APP的交互,其搜索途径更加丰富,查询式提交过程中的跨应用特征较为明显;大学生使用不同APP以及搜索不同主题信息时,搜索持续时长存在差异;大学生搜索参考类、购物类等信息时会偏向使用垂直类搜索引擎,而使用浏览与搜索类APP和社交类APP时,搜索主题十分广泛;大学生对同一主题类型信息的搜索,搜索时间不同也会影响APP的使用类型。图7。表2。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17.
李彪 《出版发行研究》2016,(4):48-51,58
本文在对六类移动阅读产品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移动阅读市场的产业地图,对内容商、渠道商、产品商、支持商、监管方和用户进行了产业链视角的分析;结合移动阅读产品实际运营,总结了目前移动阅读七种赢利手段.结合集成经济视角,针对目前传统出版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互动性和即时性强的移动互联网络已然全方位地覆盖了人们的视听生活,碎片化、即时化的信息变得更能抓住用户的注意力,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碎片化内容的亟需、分众化市场的形成,竖屏微综艺应运而生。竖屏微综艺节目可分为访谈类、旅游类、生活类、音乐类、娱乐类等类型。竖屏微综艺节目具有体量“微”、灵活性强、传播效率高、制作成本低、潜在营销空间庞大等优势,但也存在管理混乱、专业人才短缺、节目特色不鲜明等不足。竖屏微综艺的发展应该重视前期用户数据挖掘,打造高质量内容,并将其当做IP进行品牌运营。  相似文献   

19.
肖健 《编辑之友》2012,(6):92-93
移动互联新媒体的日渐普及正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着实质性改变.本文将移动互联这个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了比较,理清其由来与特征、内容,并对其发展趋势及如何改革、应对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手机的智能化和移动网络的发展,让人们体验到了移动端即时、便捷的特质,手机网民的数量在逐年递增,手机端广告也因此应运而生并发展迅速。在"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推动下的手机端广告具有显著的代表性,故本文通过设计发放问卷和分析数据对手机端"双十一"广告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进行实证探究,旨在考察手机端"双十一"广告与消费者手机购物之间的相关性,并针对优化手机端"双十一"广告效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