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上能提出问题的学生就是学生高素质的表现,在思品课中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阅读教材,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思品课教学,创设直觉思维的情景,在思品课中教会学生无疑生疑,从而学会质疑的方法,在思品课中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
山卫英 《学子》2013,(5):75
一节好的选题指导课,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为接下去的实践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石。选题指导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怎样让学生在选题课上能够思维活跃,提出有价值、有深度、有广度的问题呢?一、转变视角,让学生愿意提出研究的问题要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那么这个课题必须是学生喜欢的,学生感兴趣的。我们在选择课题时,要学会从儿童的视角来看待儿童的世界,尊重儿童幼稚的想法,让他们做自  相似文献   

3.
围绕我的课(实录见上期),大家在争论中引出一个话题:课堂教学是否需要“预设”?有人提出:教学不应该预设,比如教学目标不应该由教师事前设定,而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自发生成”;教学问题也不应该由教师课前准备,而应该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学的具体环节也不应该由教师预设,而应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展开思维“飞翔”……如果预设了教学目标,就会对学生探究思维形成束缚。而我认为,教育,本身就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因此,教学任务、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环节的设计等“教学预设”,我认为是无可厚非的。尽管我们提倡学生自己提…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一项关乎人的事业,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思维训练、情感教育都要站在课的最中央,做到人在课中,课中有人,以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5.
文章概述了“鸡兔同笼”一课的教学过程,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文章提出,“问题”是活跃思维的牵引力,“互动”是思维拔节的原动力,在常态课教学中,让问题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让互动孕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不自觉中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范福生 《教学与管理》2012,(18):141-143
一、"问题驱动"教学法提出的基本设想《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在高中阶段,教师有必要对一些探究的物理问题创造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或创设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自己提炼出应探究的科学问题。"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  相似文献   

7.
哲学被称为智慧之学,理应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认知水平。然而在哲学教学中却很难发现学生思维中那创造性的想像力和跳跃的火花,很少有学生在课上和课下展示他的“好奇心”,多追问几个“为什么”。哲学“似乎”已经丧失了它的批判性,失去了激活学生思维,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倡导一种宽松、民主的教育氛围,给学生一片自由想象的天空。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物理教学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再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探究问题的环境,从多角度引导和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设置问题情境引发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发现问题;在类比联想中产生问题;运用逆向思维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人在认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或现象,由此产生一探究竟的心理。数学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还存在不足,文章以“3的倍数特征”一课为例,通过分析这些不足,提出增强学生问题意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8,(81):14-15
让学生提出可研究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历中去寻找问题上下功夫;应该在提供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感性材料上下功夫;应该在让学生养成随时记录提出的问题习惯上下功夫;应该在营造学生民主提问氛围上下功夫。只要我们多多鼓励,学生的提问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大门才能敞开,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创设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潜能得以激情迸射,个性得以轻舞飞扬,智慧得以生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1.善于启发。课前预习时至少让学生提出一至两个问题,课中让学生提出自己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疑问,不论问题水平高低重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学生提供不同意见交锋的自由场所。课堂上学生对某一问题有不同见解时,教师要敢于花时间让正反方学生辩论,将不同的见解当作特殊的教育资源,对其合理利用、因势利导,让"争论"去点燃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不是急于指出问  相似文献   

13.
张兴 《教师》2013,(33):92-92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没有高质量的数学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好准备;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使学生会发现和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究,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它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起点,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3,(A3):4-5
无论复习课怎么上,都要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复习课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看学生是否全员参与,是否主动学习、合作学习;要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看学生是否跟上老师的思维,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看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见解是否具有挑战性与独创性。  相似文献   

16.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这一至理名言道出了培养思维能力的奥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善于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持续发展,教会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让学生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国 《教师》2014,(27):109-110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说:在现代的课上,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让学生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这就是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问题教学法: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好课没有固定标准。对不同的课(如比赛课、常态课、公开课等)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有人说,好课是能让学生感兴趣、喜欢,能触动学生思维灵感,让学生有所思的课;有人说,好课就是深入浅出、层层递进、一气呵成的课;有人说,好课可以不是完美的课,但一定是有特色的课。可见,对好课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观阅了众多的评优课和研讨课,结合自己开课、磨课的经历后,笔者对什么是好课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认为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中要提倡让问题牵着学生走,牵着学生的思维走,学生在分析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本文指出问题教学法的意义,并以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为例,介绍了问题提出的方式及提出问题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实验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数学概念、理解或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有人认为实验仅是自然科学的教学手段,这是一种误解,实验同样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