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登茂 《考试周刊》2011,(64):161-162
化学平衡中转化率是指某反应物的转化浓度与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比值的百分比.它体现了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效率。而判断转化率的变化对学生来说更是一个难点,他们往往会因把握不准而丢分。因此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化学平衡中转化率变化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一、根据增大或减少某反应物浓度判断转化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化学平衡的移动分析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内容。许多题目的分析,我们只是粗略得出一个结论,之后就直接套用结论的内容去分析。平日的教学中,发现我们经常用到这样一个结论:平衡体系中增大某一反应物浓度,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将升高。那么这种反应物本身的转化率一定降低吗?即增大A的浓度,A的转化率一定减小吗?下  相似文献   

3.
反应物的转化率是指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百分率——平衡转化率(以下简称转化率),显然转化率表示在平衡时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虽然平衡常数也可代表反应进行的程度,但对某一种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情况,转化率描述的更具体,例如某温度时,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不同时,转化率会有所不同,其变化可以体现为化学平衡的移动,而平衡常数则不变,因此,有时转化率的作用是平衡常数代替不了的。文献[1]中对转化率的定义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以反应物的量(n)定义转化率(αn);另一类以反应物的浓度(C)定义转化率(αc)。…  相似文献   

4.
刘启成  刘和美 《新高考》2004,(7):101-102
判断:化学反应速率快,转化率一定高吗?答案是不,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与某一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并无对应关系。如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会增大,吸热反应的反应物转化率提高,但放热反应的转化率减小;再如当增大某一反应物浓度时,反应速率会加快,其他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而自身转化率则减小;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转化率不变。因此,化学反应速率快,转化率不一定高。  相似文献   

5.
高中化学(试用本)第一册p152中提及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这一概念。用定义式表示为:“某个指定反应物的转化率=(指定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指定反应物的平衡浓度)/(指定反应物的起始浓度)×100%”我觉得关于“转化率”概念的教学,必须弄清楚下面两个问题。一、课本上所指的转化率,实际上是指平衡转化率(或叫理论转化率,最高转化率),是可逆反应到达平衡后,某指定反应物转化为产品的百分数。而转化率是指实际情况下,反应进行到某个时刻,某指定反应物转化的百分数。由于实际情况常常不能达到平衡,故实际转化率常低于平衡转化率。平衡转化率是转化率的极限值。前者只依赖于平衡条  相似文献   

6.
对于可逆反应达平衡时,某反应物平衡转化率=(已转化的该反应物的量)/(投入的该反应物的总量)×100%.有的同学对“增加反应物浓度,此反应物的转化率如何变化”感到困难,仅从上式中分析:增加反应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一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内进行一个可逆反应,现加入某一种反应物,则增加的反应物不会全部反应完毕,故其转化率减小,其他的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同时在反应后,其体积分数也会变大.这种观点在诸多的教辅资料中频繁出现,在许多化学试题中也经常用到.本文通过数学方式给出证明否定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8.
正转化率是已转化的某反应物的量与转化前该反应物的量之比,一般以百分数表示.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转化率又等于某反应物浓度的改变量与起始浓度之比.平衡转化率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转化率,因此是一定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在不特殊说明的情况下,转化率即平衡转化率,可用下式计  相似文献   

9.
可逆反应达平衡时,某反应物实际消耗量与起始量的比值称为该物质的转化率.转化率恒定是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之一,改变温度或压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各反应物的转化率都增大.恒温改变反应物的用量时,反应物转化率变化情况则与各自的反应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某一反应物在反应达到平衡时转化的百分率叫转化率,有关转化率计算的定义式常见的有下列两种一种是以某一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改变表达的:转化率。n:起始物质的量;n’:平衡时物质的量另一种是以某一反应的浓度改变来表达的:转化率C:起始浓度;c:平衡浓度现在的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煤气转化反应CO(g)+H2O(g) CO2(g)+H2(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后,若再增加CO的用量,CO的平衡转化率是否提高这个问题,本文从理论上进行了证明,结果表明,CO的平衡转化率降低了,同时说明了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与反应起始状态有关,要想提高某一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可以采用增加另一反应物用量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近日,我们在一次阶段性测试中选取了一道有关添加反应物后判断物质转化率的习题来考查学生对转化率概念的理解情况.原本以为此题目学生得分率应该是比较理想的,然而测试结果却让我们一惊,居然有75%左右的同学失误了.为什么会导致这么多的学生失误呢?  相似文献   

13.
当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会对各反应物的转化率造成什么影响呢?
  一、温度
  如,在某温度下,将SO2和O2充入体积不变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
  2SO2+O2葑2SO3(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再次达到平衡时,SO2和O2的转化率如何?  相似文献   

14.
从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两种特殊条件下化学平衡的比较等五个方面对化学平衡的疑难点进行探析,尤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与反应物转化率的关系,通过对各种反应类型的分析,得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不一定增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化学实验和化工生产中常采取提高某一反应物配料比的办法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然而,提高某一反应物配料比也有不利因素:1.反应完成后反应釜内还残留某些过量的原料,倘若这些过量的原料不能再利用,造成原料浪费;2.大量过剩原料存在于反应体系内,产品分离提纯较困难。对最佳配料比的问题,虽有所介绍,但都是针对个别具体实例的结果,更未涉及有副反应发生的体系,本文从化学反应的一般过程,经数学处理,引证出一般性结论。  相似文献   

16.
部编高中化学课本中关于平衡常数的意义是这样叙述的:“K值越大表示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对反应物浓度的比值越大,也就是反应进行得更完全些,反应物的转化率也越大。反之,K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反应物的转化率也越小。”  相似文献   

17.
化学平衡理论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在分析化学平衡问题时,学生经常会走入某些误区,如当某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如果某个条件发生变化,平衡就会向某个方向(或正、或逆)移动,一段时间后,可逆反应会重新达到平衡,当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后,反应体系中的各物理量(如各物质的浓度、各物质的百分含量、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反应物的转化率等)会发生变化(增大、减少)或保持不变.具体分析时,学生经常会把化学平衡移动方向与各物理量的变化趋势联系起来,从而得出某些错误的结论:如化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反应物浓度一定会减少,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反应物的百分含量一定下降,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大,或者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等.  相似文献   

18.
范郴兴 《教师》2008,(20):21-21
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增大反应物的用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反应物的转化率如何变化呢?教学中发现学生难以准确地判断。要怎样才能准确地判断增大反应物的用量、平衡转化率的变化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分清反应的条件和反应的计量数的大小关系。根据等效平衡理论可知:第一,若反应是在恒温恒容下进行,当气体反应物起始用量成比例增加时,相当于增大气体反应的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由此再判断转化率的变化。第二,若反应是在恒温恒压下进行,当气体反应物起始用量成比例增加时,平衡不移动,互为等效平衡,转化率不发生变化。下面结合实例分类分析。  相似文献   

19.
增加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或不变。  相似文献   

20.
循环反应是指一个反应的某生成物在另一反应中可生成该反应的某一反应物的两个反应,具有互为连续、循环进行的特点.有些循环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的叠加把中间物质消去,直接显示起始反应物和最终生成物之间的定量关系,即写出总反应方程式再利用定量关系进行解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