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篆刻是镌刻印章的通称,即书法艺术通过刀刻以后再现的中国传统艺术.它是集书法、章法、刀法三法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篆刻艺术在先秦、汉时期就已成熟,隋唐篆刻艺术至明清时期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现当代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篆刻艺术蕴藏着中国阴阳学说的深刻原理,具有很高的审美内涵和艺术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2.
篆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及艺术。它是以书法字体结合镌刻制作印章的一种艺术,于方寸之中、红白之间创造各种美的结构和形式。篆刻练习对人的个性、气质、情绪的影响很大。普及篆刻教学对于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文化品位和内在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玩":随心——快乐"玩"是本课题研究的初级阶段,我们抓住爱玩、好玩是学生的天性,开拓篆刻教学的  相似文献   

3.
正篆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直溯文字渊源,旁通书、画之理,与其姊妹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兼涉镌刻技艺,内含人品性格和文学修养,从里到外都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我们在学习篆刻过程中,对其要有足够而又正确的认识,其中,字正、法正、刀正是我们进行篆刻学习的基础。字正:学篆刻首先要识篆。  相似文献   

4.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相结合,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现的一门艺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其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根据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出相宜的形式.而唐、宋时期是印章艺术向篆刻艺术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到了明清两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流派纷呈.在当代,篆刻刀法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刀法...  相似文献   

5.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相结合,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现的一门艺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其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根据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出相宜的形式。而唐、宋时期是印章艺术向篆刻艺术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到了明清两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流派纷呈。在当代,篆刻刀法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刀法的视觉冲击力不断被强化。  相似文献   

6.
篆刻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含蓄多意、余味无穷,是一门以美寓意、以美养心的高雅艺术。在"志美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我校自2001年起创建学生篆刻社团,并将篆刻发展为全校普及的校本课程,至今已坚守了近20年。本文将从物态环境、内在体系、支持平台三方面例谈"志美"篆刻文化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篆刻”作为一门艺术是由元代文人将实用印章转变为文人艺术后才流行起来的。它是我国独有的艺术奇葩,虽说日本、韩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国也有篆刻艺术,但他们都是受到中国篆刻的影响才有的,可以说他们的根都在中国。  相似文献   

8.
施锋 《现代教学》2014,(7):89-90
篆刻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如果能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篆刻艺术教学,对于传承我国民族文化技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精神,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篆刻艺术是书法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篆刻艺术历时数千年至明清发展到了高峰。它是一枚耀眼的艺术瑰宝,为中华民族光辉灿  相似文献   

10.
篆刻 ,不但是我国民族的传统艺术 ,而且和书法、绘画一样 ,有着悠久的历史。篆刻是镌刻印章的通称。所以篆刻艺术 ,是指用篆书和雕刻制作成的工艺品。最早的印章为古代官印 ,官吏们随身佩带在身上作为信物 ,用来证明身份。它的另一个用途 ,是在封检时盖在“封泥”上 ,做记号用。印章的制作者在长期的制作过程中 ,表现出自己的艺术巧思 ,精湛技巧 ,使印章越来越完善。精美的印章逐渐成为艺术品 ,使它除了实用之外 ,还兼有艺术欣赏的价值。在漫长的岁月中 ,随着生产的发展 ,人们的交往更加密切 ,印章的用途也逐渐扩大 ,由于绢帛纸张代替了竹简…  相似文献   

11.
篆刻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伴随着中国文字及文化进程,经过了几千年漫长实践道路.由实用的信物逐渐衍化成独立一门的造型艺术。它以中国文化传统为底蕴.与传统书画艺术并驾齐驱。篆刻通过独特的线条及平面构成构筑空间结构等创作意识,与20世纪西方抽象绘画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在当今世界艺坛中,独树一帜篆刻课程是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系列模块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印边语屑     
汉玉印超凡脱俗,清新出尘,刀无踪迹,线质洁净,玉润而珠圆,结字委婉而坚毅,从容淡定,风神自立. 篆刻,是在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字镌刻艺术,它有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正瓦当,是古代汉族建筑中筒瓦顶端下垂的部分。它特指东汉和西汉时期,用以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上面刻有文字和图案。另一种作为中华艺术瑰宝的印章篆刻,是书法和镌刻相结合用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迄今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看似没有太大关联的两种艺术,实际上却有着非常深的渊源。  相似文献   

14.
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李叔同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诸多领域开创了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同时为中国艺术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自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人格教育是李叔同艺术教育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其以"器识"作为文艺准则,并将其作为考察学生是否可塑的标准。李叔同在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方面主要运用"不言之教"的感化方式来实现,其"不言之教"的感化力量既来自于他本人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以及精湛的技艺又来自于于他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的真诚教导。  相似文献   

15.
林晨 《亚太教育》2019,(8):139-139
篆刻既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又是一门特殊的技艺。将篆刻教学引入美术教育课堂是一个冷门,也是一项崭新的实践。探索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深刻认识小学篆刻教学的重要意义,科学制订教学计划与方案,灵活施教,就能让篆刻教学活色生香,在美术课堂中含苞欲放。  相似文献   

16.
正篆刻,是印章在艺术方面的衍生表现,文人能够直接篆文刻印,是其形成的最根本原因。能以软硬适度的印石为质料,是篆刻成为艺术必要的物质前提。追溯篆刻的产生与早期的发展,篆刻的创作者绝大多数是书画家。中国书画的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书法的写意性是伴随着草书艺术的出现而产生的。就中国画而言,北朝时的六法论,强调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将写意性提到了绘画的先导地位。中国绘画由上古至南北朝时,是以  相似文献   

17.
吴让之,字熙载,江苏仪征人,精于书画,更擅长篆刻。吴让之传承了邓石如"以书入印"的思想,并将其完美结合,是中国篆刻艺术由古代进入近代的标志性人物。一生贫困的吴让之,幼年时期就喜欢刻印。十五岁以后,他用十年的时间临习汉印,积淀了深厚的汉印功底。后来,他以邓石如篆刻为师法对象,经过数十年潜心学习,终成一代篆刻大家。有资料显示,吴让之一生刻印一万  相似文献   

18.
篆刻是为大众普遍熟知的传统艺术形式与文化符号,它是贯穿于不同时代并融入不同时代精神和审美范式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文化元素。篆刻对今天平面设计的积极意义一方面源于将其作为民族符号而具有的标志性特征,如第29届奥运会标志——"中国印";另一方面在于篆刻艺术本身所蕴含的辩证思想和艺术魅力,这种文化与艺术的积淀对平面设计实为一大贡献,不论是方寸之间的形式本身还是其内部结构关系的丰富变化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财富,我们在理解篆刻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它的继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篆刻是我校依据<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多种形式办学.培养多种规格的人才"的精神,并结合我校的师资状况、设备条件和生源素质而开设的一门美术校本课程.为上好每一堂篆刻课,我每次总要做大量的课前工作,搜集优秀印稿、自己镌刻印章、复印名家名印;课上大量口头讲解,手上不离刻刀和石头,不断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相似文献   

20.
篆刻艺术实在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的产生发展几乎伴随整个中国文化史,但并不象其他的传统艺术,如其姊妹艺术书法绘画一样,受历史文化兴衰的影响而兴衰,所谓“一代之书无有不肖乎一代之人与文者”(刘熙载《艺概》语).它在由先秦产生发展于秦汉达到第一个灿烂的兴衰期后,于南北朝、隋唐则处于衰落、沉寂时期,宋元有所恢复,于明清出现了第二次繁荣、兴盛、勃勃向上的局面.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篆刻艺术如此大起大落奇特的历史发展轨迹呢?篆刻理论对篆刻史的研究成果应该说已相当丰富.如黄宾虹《叙摹印》、沙孟海《印学概论》、马衡《谈刻印》、韩天衡、孙慰祖《印章艺术概说》等,对篆刻独特的发展史都做了系统独到的研究阐释.但窃以为其对影响篆刻艺术兴衰发展的主要动因,历史文化价值观的研究和对篆刻某些历史发展阶段性质的认识等方面,还有诸多有待补充、深入研究或可商榷处.一 在已有的篆刻史著中,当以沙孟海的《印学概论》影响最大.他从印章的社会实用和艺用目的的性质不同,将篆刻史分为宋元以前的“创制时期”和宋元以后的“游艺时期”两大阶段.篆刻艺术的自觉被认定为始于宋元.似成定论.然而问题却并非这么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