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医德培养是医学教育的永恒主题,它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医学院校应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医德培养氛围,来使医德培养效果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2.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其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没有统一教材和标准要求,但我们的设计不能随心所欲,放任自由,而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学习需要等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并在一个确定的主题统率下开展系列活动。以“主题活动”为基本思路进行实践活动的设计,以下三种模式可资借鉴。一、主题深化式实践活动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分成若干阶段,将主题逐步推进、深化。主题深化式的活动形式不一定很多,但强调活动之间的衔接、推进要有序地深化主题。…  相似文献   

3.
邓青 《家长》2022,(33):156-158
<正>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古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肩负着传承文化的使命。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当代小学教育的重点任务。”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中,如何将传统文化项目学习与互联网融合,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传统文化渗透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互联网+”视域下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传统文化项目化学习的策略。一、“互联网+”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传统文  相似文献   

4.
6月5日,省教科院开展的“‘百课万人’百场展”送教下乡活动在我省有着“浙江红旗第一飘之誉”的革命老区——三门县启动。这一活动是省教科院为响应省委“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号召而开展的教育科研服务社会计划“树科研新形象创教改新业绩”大型系列活动之一。活动按“五个一”的要求开展.即:一堂新课展示、一个新型理念、一次现场指导、一场专家讲座、一项成果推广。  相似文献   

5.
“综合与实践”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该内容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综合运用数学及其他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感悟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在新课标视域下,数学“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要遵循目标综合、情境真实、过程实践的原则,选择真实的情境,确立多维的目标,制定完善的方案,设计明晰的任务,开展深入的总结反思,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数学、应用数学,达到综合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双减”政策出台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作业布置,提升课后活动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目的。本文从“创造教育”的理念出发,以“‘察今知古’纪念日系列校外科普主题活动”的教学实践为切入点,通过具体的活动案例,详细阐述了“双减”背景下,怎么通过校外科普活动践行创造教育。  相似文献   

7.
陈立珊 《教师》2022,(22):15-17
开展大单元教学是“双减”政策背景下核心素养教育的必然要求,文章明晰了以学习主题为引、以语文实践活动为线、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的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路径。文章在大单元视域下,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历史人物”主题单元为例,聚焦单元语文要素,解读其单元编排体系和教学功能,从目标设定、实施路径、评价反思三个方面探寻大单元视域下的微项目式主题单元教学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8.
双周     
《上海教育》2013,(33):8-9
本刊讯10月30日,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为了每一个市民的终身发展”终身教育系列寻访活动第一站,走进了徐汇区凌云街道的“生态家”。在近三年的实践和探索中,“凌云生态家”形成由社区学校、居委会和社区居民三方参与组成的“绿主妇”团队,开展生态环保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建造低碳创新屋、种植体验基地等生态校园,建立“菜园坊”未来知识及课程系统。  相似文献   

9.
紧紧围绕五育融合理念开展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设计,是发挥物理学科活动育人功能、响应新课标跨学科实践主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五育融合的角度出发,整合物理学科教学要素和跨学科实践主题要求,以“投石机的制作”为例,阐述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教学流程和案例设计.  相似文献   

10.
学科立场是“实化”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的关键,是“净化”跨学科主题学习认识的视角,也是“显化”跨学科主题学习功能的基础。学科立场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科视域、本质、价值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它以主学科统摄相关学科、以主学科核心素养为旨趣、以跨学科实践为过程。面对复杂的学习实践,应构建学科立场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多元实践样态,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不同视域来看,分别表现为“微科”型、“单科”型和“多科”型实践样态;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不同定位来看,其实践样态可分别视作一种内容组织方式、形态和理念;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不同属性来看,又包括议题深度诠释类和项目综合实践类样态。  相似文献   

11.
以苏教版“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程教学为例,以实践活动和生态保护知识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并开展了高中生态保护主题的综合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直面环境问题,引发情感共鸣,以期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践行生态保护行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保共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课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新课型,本文就是在此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照相化学”为主题而开展实践活动的叙事研究。最后对综合实践课的开展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3.
星桥中心小学少先队工作依托家乡文化资源和力量,走进队员的生活,通过家乡文化大搜索、体验感悟等环节,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少先队活动,逐步形成了“四活动”,即以“家乡文化大搜索”为特色的综合主题系列实践活动、以“共建共享品质生活”为宗旨的节日主题活动、以“辨析、反思”为主要形式的学校论坛活动、以“雏鹰争章”为载体的评价活动,大大提高了教育实效,推动了少先队工作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对主题活动设计的理解与认识综合实践活动是以主题活动为组织方式,以任务为取向,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的活动形态课程。由于这一课程没有内在的知识系统,使得“主题活动设计”的任务所面对的不是符号系统,而是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因此,“主题活动设计”应该是“一个计划”“一个方案”“一个系列活动的组织框架”。它与学科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有着很大的区别,教学设计是在固定的教学内容、明确的教学目标之下,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的方案;而主题活动设计则没有固定的活动内容,没有统一的活动目标(每一个学生在同一个主题下所达到的目标不尽相同)。因此,主题活动没计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生成的活动计划。在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活动设计应先  相似文献   

15.
语文跨学科主题活动,能让生活成为学习源泉,让学习更好服务生活,促进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实现“五育”融合发展。在“创享语文”教学中,可依托“班级文化建设”“学校集体活动”“传统节日活动”“地方特色活动”,设计开展“创享语文”系列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五育”融合发展。在设计跨学科主题活动、促进学生“五育”融合发展过程中,应做到“跨”有限度、“跨”有梯度、“跨”有温度、“跨”有效度。  相似文献   

16.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跨学科融合的建构是化学新课标中课程主题之一,STEAM教学提倡跨学科项目式教学,其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以“低碳行动”为主题,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时,围绕碳中和理念,用STEAM教学模式分享了教学设计思路和流程。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推动“五五”普法工作,如皋特校开展了“法制教育宣传周”系列主题活动。师生通过观看一场法制宣传影片、刊出一期法制宣传板报、设计一份法制宣传手抄报、召开一堂法制主题班会、组织一次普法知识考试,增强了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18.
唐倩 《考试周刊》2014,(61):170-170
作者在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做了尝试,即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实践证明,运用本土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与研究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新课改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当前的教育要求以及教育方式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更新,我国的教育重点也针对新课改理念进行了更新,由原本的注重于学生理论知识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了注重实践知识以及实践经验的教学。在这种现象的驱使下,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在许多学校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是以主题为线索进行开展,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开展和实施的基础,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得以实施的关键步骤就是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的确定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开展的质量与实效。本文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主题确定展开讨论,着重探讨学校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主题时所依据的要求以及注意点,希望可以为学校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主题、提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质量提供一定的启示及帮助。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倡导采用主题式学习的方式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UbD理论之“逆向”与“理解”则为主题式学习提供了新的方略和途径。在Ub D理论引领下,构建基于学习进阶的数学主题式学习模型,设计“确定数学主题—构建学习进阶—设计学习活动—创建评价工具”的主题式学习活动,体现学生主题学习的阶段性和思维结构的层级性,意在为开展数学主题式学习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