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中的概念以语词为存在形式,以理性思维为生产方式,反映教育的本质属性,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确定性与灵活性辩证统一的特征。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学中国概念与概念体系的建构。其基本路径主要包括:通过概念的概括与限制,生成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学中国概念;通过建构真概念,生成基于实践的教育学中国概念;通过提炼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生成基于人类未来的教育学中国概念;通过英文期刊等媒体适时发布概念体系,实现教育学中国概念体系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丁 钢: 推进中国教育学知识生产与理论发展 面对"十四五"的发展际遇, 在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 要大力提升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不仅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 还需要站在全球教育发展的视角上来考虑; 不仅仅是看中国教育研究提供了什么样的实践经验, 而且要思考为全球教育知识体系的成长做出了什么样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3.
4.
中国特色教育学是其话语体系的支撑基础。在逻辑上,中国特色教育学依次是教育学“、中国”的教育学和“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般性与中国的特殊性的统一。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具有“话语体系”的一般性、“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学理性和“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的特殊性,是话语的表述体系“、教育学话语”的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的价值体系的统一,由教育学的普适性话语、中国特色话语以及中国特色教育学的基础话语、核心话语和具体话语构成。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突出表现在中国特质和社会主义性质上,即“:两个结合”的指导思想,人民中心的政治立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实践基础,辩证统一的思维特质。  相似文献   

5.
研究梳理了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剖析了孕育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改革突破阶段、时代创新阶段的不同的时代特征。进入新时代,民族教育学“三大体系”建设要锚定其价值方位,即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价值、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目标的经济价值和形成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格局的文化价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教育学“三大体系”,要以把握学科特点为基础构建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以践行经世致用为原则构建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学术体系,以传播中国声音为使命构建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话语体系,从而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三大体系”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教育学话语体系是教育学学科范式具有价值性和权力性的系统化诠释和表达,中国文化传统是构建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历史之根,也是分析和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思维与智慧之源,在“教育共同体”背景下更是中国教育学争夺世界话语权的价值基础。具有中国文化传统气息的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存在三种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创生路径:实践-文化传统型、理论-文化传统型和文化传统-理论型。三种路径在运作过程中都关涉教育实践、教育理论与中国文化传统,在不同路径中三者的地位及其结构关系会因创生主体的需要、视野和境界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在担当构建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使命中,三种路径具有殊途同归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教师的重任,是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要重视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英美概况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渠道,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正确的意识形态为导向,客观分析中西方语料的文化内涵,用中国立场和中国话语传达中国意志,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系统梳理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素材,引导学生思考西方文化与中国话语体...  相似文献   

8.
教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是教育学中国道路的实践表达,是教育学中国经验的智慧提升,是教育学中国理论的话语呈现。作为教育学“思想学理表征系统”的中国话语体系,始终处于“反向格义”与“主动化西”、“传承弘扬”与“重塑再生”、“宏大理论”与“微观叙事”的张力之中,在合乎现实之需、时代之规、历史之情、未来之势的基础上,需要持续回应“由谁说”“说什么”“怎么说”“在哪说”“说得如何”等问题。话语主体的情感认同与交往理性、话语内容的概念创生与论证说理、话语表达的模态建构与复调叙事、话语场域的时空重塑与再情境化、话语生态的求同存异与百家争鸣共同组成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生成的基本要素与问答逻辑。探索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走向世界的可能路径需要扎根本土变革实践,凝聚标志理论共识,增强解释力与公信力;设置世界教育议题,回应时代发展诉求,提升引领力与显示度;整合立体传播网络,讲好中国教育故事,提高辐射力与影响度。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素养的高度概括,为新时代教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家精神”的六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教师的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魂脉及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文化的根脉,是中国历史上教育家群体精神特质的真实写照,具有中国教育家的独特性,同时也反映了教育本质和教师成长的规律,具有世界各国教育家的共同性。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标识性概念,为世界教育学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10.
智能时代,教育实践形态的变革与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为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时代机遇,与之相伴的还有各种潜在的挑战。具体而言,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新了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建设的现实条件,丰富了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来源,优化了话语体系的承载和传播方式。但同时,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建设也面临着中国特色被弱化、学科特质被疏略、内在连续性被消解等挑战。未来须进一步更新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观,坚守话语体系建设的学科立场,在深层结构上推进话语的数字化,以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学科特质、时代特性的话语体系,提升中国教育学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与中国文化土壤相脱离是中国当代教育学产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以文化自觉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当代教育学的历史与现状,为中国教育学的独立找到了合法性的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基础在中国文化,中国教育学的建构依赖于中国教育学人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挑战与应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既是一个事实命题,也有着自身的价值意蕴。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学面临这样的挑战:历时态的中国教育学是舶来的产物;共时态的中国教育学面临全球化中的话语危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传统的断裂。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可以通过回归自身的文化原点、对外来理论的批判性的借鉴、回归中国教育的现实进行研究等对之作出应答。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的中国教育学是从外国引进来的,它存在着严重缺失,远不能适应21世纪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教育造就创新人才的要求.因此,为了适应中国教育发展的需要,构建中国教育学迫在眉睫.而要构建中国教育学,必须要正确认识与解决其构建的缘由、根源、理论灵魂、理论性质与内容结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关于建构研究生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研究生教育学这一新学科,对研究生教育进行系统的专门的理论研究,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最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工作。研究生教育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不宜通过理论推导和逻辑演绎的方式来建构其理论和学科体系。在总结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坚持经验总结与理论抽象的结合、坚持借鉴与创新相结合是当前建构研究生教育学理论和学科体系较为现实的选择,也是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对各自文学中的人性表达的影响,分析了中国的伦理哲学和社会政治导向带给文学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中国文论话语建构的一些设想,那就是:对中国文学重新确立解释的范式,以对真实的人性的展示、对生存意义的探索为主要诉求来重新梳理我们的文学发展史。  相似文献   

16.
高师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存在目标错位、内容陈旧、评价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主体参与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理念之一,是现代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通过明确学习目标、整合教学内容、重构课型等方式构建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以期达到学生参与学习、提高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诗学话语体系具有浓厚的西方特征,与中国古代诗学话语体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谱系,其术语、概念、范畴主要是从西方输入的。在如何对待中国古代诗学话语和当代先锋诗论话语方面,中国现代诗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端。中国现代诗学不应该只是新诗理论,还应该包容古典诗学;不应该只是“现代”诗学,还应该包容“当代”诗学,特别是当代先锋诗歌理论。重建中国现代诗学,应该充分吸收中国古代诗学思想和当代诗论思想,使它既能够有效地言说古代诗歌现象,又能够有效地言说当代先锋诗歌现象。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的生命之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生命”被确立为教育学的基础性核心性概念的时候,意味着教育学的思考将从对生命的思考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学科视野,形成教育学的概念、范畴、思维方式和逻辑体系,同时也意味着教育学选择了“生命”作为切入教育现象的入口,建立起自己思考和研究的“视角”,即从“生命”的视角去观察、理解和阐发教育活动。在此过程中,教育学也确立了实践性介入式的理解“生命”的方式,从而使教育学成为一种以“生命实践”为核心底蕴的教育学。这里显现了两种具有互动性质的过程,即把教育学放到生命的视野之中,把生命放到教育学的视野之内。  相似文献   

19.
衔接是功能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它同时存在于汉英语篇实施语篇功能。关于上古语篇的衔接机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借鉴西方功能语言学的衔接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上古汉语实际,分析上古语篇组篇功能中的衔接机制,以期更好地了解上古语篇质态。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中国化是中国教育学者一个世纪的追求与梦想.这一追求与梦想的历程,可以用中国化意识的萌生、确立、反思、畸形实践、多向度展开来概括.在这一艰难的历程中,中国的教育学人在什么是教育学的中国化、教育学中国化是不是一个伪问题、如何实现教育学的中国化等问题上,做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探索.这些探索告诉我们,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教育学中国化的追求上,而是要把思索与实践的目光投向创建"中国教育学",以重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教育学为鹄的.当然,这一目标的达成,必须依靠沿着正确的路径,采取适切的策略方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