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生的确具有重要意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三到六岁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会为幼儿的人生与成长助力。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其实这隐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一、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幼儿是能动发展的主体,幼儿发展是主动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习惯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拥有一个好习惯会让人受益一生,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本文着重分析了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习惯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拥有一个好习惯会让人受益一生,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本文着重分析了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1前言 幼儿时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一个人若在这个阶段养成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将会受益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在这方面许多家长与教师的意见是一致的。究竟如何抓好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5.
正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幼儿园、家庭、社会,都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不能将幼儿的生活和教育活动分离,要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培养。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王燕 《新教育(海南)》2023,(S1):169-17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文明礼仪,使幼儿习得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也是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时期既是一个人文明礼仪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对促进幼儿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77):161-162
幼儿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但是自控能力较差,所以教师必须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与组织作用,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进一步摒弃不良行为习惯的干扰。所以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幼儿行为习惯培育的重要意义,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索,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幼儿进行行为习惯培养,并提出具体的培养策略。旨在进一步促进幼儿教育活动有序开展,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育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大都是在幼儿园生活中养成与培养起来的。但现阶段幼儿的品德教育缺失情况比较严重,幼儿园必须抓住幼儿的一日常规活动,适时渗透品德教育,潜移默化地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9.
幼儿时期是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可以把各种方式方法贯穿到日常活动中。做到"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0.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其身心健康、知识获得、能力发展、品德培养、个性形成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丹东市5—6岁在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情况的抽样调查发现,幼儿在生活卫生习惯、礼仪习惯及学习习惯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家园合作教育训练,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1.
徐彩英 《考试周刊》2012,(92):188-189
行为习惯对一个人人格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幼儿来说尤为重要。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幼儿来说将受益终身。一、通过文学作品的影响。培养幼儿爱惜粮食的好习惯幼儿年龄较小,对良好习惯的养成并没有多少认识。  相似文献   

12.
依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了解到幼儿教育在幼儿一生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这一阶段,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因为幼儿阶段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飞速发展,尤其是幼儿身心健康的增进,身体和行为方面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各项智能的发展,都是决定幼儿将来人格和体格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要使幼儿在一定时期里逐步养成令人满意的生活习惯。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句话指出了教育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幼儿终身受益,学习品质是行为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表现。幼儿阶段是个体形成规则意识和养成规则行为的重要时期,在游戏中可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14.
<正>在幼儿成长和接受教育的过程当中,家庭和幼儿园是两个十分重要的场所和环境,会对幼儿的行为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幼儿进入到幼儿园之前,他们行为习惯基本上都是在家庭环境当中所进行的。因此幼儿教师要想更好的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就不能忽视家庭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加强同家长之间的沟通,从而家园协作,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家园协作进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研究了幼儿应养成的行为习惯,提出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七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幼儿时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越早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产生的积极作用越大,而且幼儿教育阶段是人生经历的第一个学习阶段,对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所以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逐渐成为幼儿教育关注的重点。就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据研究表明,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是在3~4岁,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最佳方式就是进行良庭教育、学前教育,可以说,在这一时期当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学习知识更加的重要。培养幼儿注意力是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注意力的集中程度,直接影响到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及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幼儿所处的环境和教育在很大程度影响着幼儿的注意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家庭当中,家长应充分地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注意力品质和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一系列原因;其次提出了培养幼儿注意力的四个原则;最后探讨了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注意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对幼儿的责任意识培养是幼儿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个人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品格需要曲折而复杂的过程.幼儿期是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从小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使幼儿有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5,(75):186-187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所以要受到高度重视。本文论述了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从小就要开始,并坚持下去。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须遵循四个原则:一致性原则、榜样示范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实践性原则。只有这样做,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就事倍功半,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