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武昌起义之后,日本帝国主义面对中国革命的复杂局势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并未采取武装干涉资产阶级革命的措施,其军事力量进驻中国的目的是在“严守中立”的政策下,保护在华的既得利益并试图乘机扩大这种利益。  相似文献   

2.
李佳白是活跃在清末民初中国社会舞台上的著名传教士。他与袁世凯相识于维新时期,视袁为维新人士,格外推崇袁世凯在新政中的政绩。袁世凯积极拉拢传教士,向外界昭示清政府的对外政策,以获取列强的支持。李佳白则极力支持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并为其专制行为和复辟帝制辩护。李佳白与袁世凯的关系折射出庚子事变后中外关系的变化,也反映了传教士对袁世凯和辛亥革命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袁世凯在清末政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预备立宪的决策及其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清政府为谋求宪政改革派出五大臣出洋考察即出自袁世凯建言,经费筹措、随员选拔、炸弹案侦破,袁世凯无不参与其中,颇能助力其事。然而,袁世凯对戴鸿慈、端方考察团在吴樾炸弹案后关于立宪期限的调查不置可否,而对于考察团归抵上海后的立宪期限调查则积极支持,随后更是与考政大臣互为奥援,共同推动清廷颁布仿行宪政上谕。当设置责任内阁的主张失败尤其是被清廷开缺后,袁世凯对宪政改革之难有了新的体认,转而对宪政改革趋向保守。袁世凯之所以在宪政改革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政治态度,在于其既有通过政治革新实现国家富强的目的,又有借宪政改革在政治漩涡中维护权势的意图。双重目的性真实地反映了清末时期袁世凯对待宪政改革的态度,也从一个侧面凸显了清末变革时期政府高层官员的政治活动实态以及官场生存法则。  相似文献   

4.
庚子战前袁世凯对山东教案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他认为教案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如何防止教案的发生,如何正确处理教案,袁世凯提出了治本、治标策。治本、治标策的实质是维护半殖民地的统治秩序,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稳定山东局势,防止德国及其它列强以教案为口实,进一步扩大对山东的侵略,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明明和亮亮是邻居,也是一对好伙伴。他们的共同点是聪明、活泼、好学、上进。暑假的一天,明明和亮亮一起出去打猪草。在邻村,他们看到棉花地旁的一片西瓜园。出于好奇,他俩乘人不备每人摘了一个西瓜塞进箩筐。高高兴兴地回了家。亮亮把大西瓜捧给了父亲。父亲一拳捶开西瓜,一家人大吃起来,都说“好甜,好甜”。亮亮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在这一背景下,道光帝为首的统治集团对待英国入侵的态度,是复杂多变的,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实事求是地说明这一规律,对于全面认识鸦片战争史是有益的。一道光集团在鸦片战争中对英入侵的态度,表现了一个妥协性为主的抵抗与妥协的  相似文献   

7.
日本和德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在如何对待二战中的侵略罪行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一个深刻反省,取信于世;一个竭力掩盖,欺骗世人。这是由德、日两国不同的历史、现实和认识造成的必然结果。由此形成了德日两国在今天的国际社会中迥然不同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8.
在东西方封建时代,因文官制度与骑士制度的不同,造成了士大夫与骑士对王权态度的迥异.文官制度下,士大夫的富贵、生死甚至思想都掌握在皇帝手中,这直接造成了士大夫在王权面前的软弱;骑士制度为骑士的行为提供了现实基础和精神支持,他们有能力与国王分庭抗礼.  相似文献   

9.
二战以后,德、日两国对二战历史的态度迥然不同,前者谢罪赔偿,对战争的罪责和历史教训做深刻反省;后者却歪曲历史事实,为军国主义招魂。德国和日本对二战形成绝然不同的历史态度,这与二者政治体制、宗教信仰和外交政策等方面不同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和班固乃我国历史上两位杰出史家,然二者在很多重大的“史识”上有着明显的分歧,尤以关于游侠的记述甚为突出.班固曾斥司马迁:“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货,此其所以蔽也.”(1)班固此评,受到后世学者非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与德国对二战的不同态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与德国共同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空前浩劫。两国对待二战历史的态度截然不同;一个推卸责任,一个真诚反省。形成这种强烈反差的原因,主要是由战后日德不同的政治体制、国民意识、文化背景、外交政策以及受害国的不同态度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宗教在人类的历史中源远流长。由于东西方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的不同,东西方人民对待宗教的态度也有所不同。本文着重从赛珍珠的《大地》考琳.麦卡洛的《荆棘鸟》两部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不同际遇来剖析东西方对宗教的不同态度。通过对东西方对待宗教态度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东西方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于不同文化的把握。  相似文献   

13.
袁世凯不仅促成了清廷预备立宪,而且还在预备立宪的过程中,做了一些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袁世凯在直隶试行立宪政治与改革,实际上是配合中央的宪政改革而进行的,其目的是为地方仿行立宪作出表率.尤其地方自治的实行,为接受新式教育的绅商活跃于各级地方政府的政治舞台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地方和基层权力结构,使地方政治体制逐渐发生转型,朝着民主政治的方向发展.袁世凯的所作所为对近代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是唯一能以理智的目光观察外界的存在物.不仅如此,人还能以理智的目光反观自身及由人所组成的社会.知识与德性便产生于现实的人与客观外界的相互关系中.知识是理智的产物,求知的过程是追求真理的"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也力图在其自然本性中发现道德的和精神的意义,把对知识的追求自觉引导到主体的德性即"善"的目的性追求上,在这一过程中,东方(主要是中国)与西方走着各自不同的道路:西方哲学重知识,中国哲学重德性.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官僚制传统,沿袭至今已经衍生了官僚主义倾向,导致腐败问题层出不穷,不仅损害社会公平,而且危害社会稳定。而西方倡导的韦伯式理性官僚制带给了西方国家在那个特定发展阶段以突飞猛进的进步,中国是否要反思,我们的官僚制传统历史悠久。为何没有达到西方国家的发展效果?这两种官僚制之间究竞有哪些本质的不同?而在现阶段西方国家在理性官僚制基础上高度发展以后,开始对官僚制进行批判反思,是否在我国现在还未进入如西方国家一样高度的发展阶段时摒弃官僚制?文章力图分析两种官僚制,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对中国官僚制的前景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7.
自理性官僚制应产业革命的需要产生以来,数十年间,它日益成为政府、企业等大型社会组织所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并在提升组织效率等诸多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但官僚制本身并非尽善尽美的,它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不足。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是应该对官僚制进行怎样的改革与创新,使之与全新的思维相结合,更好地激发其内在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8.
《民立报》以大众媒体的形象充分发挥了党报宣传与监督的作用,它不仅获得了公众青睐,而且对南京临时政府的组建产生了实际影响。该报的系列建言和切实监督正是特殊媒体的价值体现,从而为党报的正确定位与功能发挥做出了诠释和示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在我国远程开放教育和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 ,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支持的教学原则的讨论非常热烈 ,反映出有关研究人员正努力把自己的实践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但同时也出现对不同学习理论厚此薄彼的倾向。例如 ,有人认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适应传统教学方式 ,认知学习理论支持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惟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为中心 ,以它为基础的“第三代教学设计”体现了当代最新教学理念。对此 ,一些专家学者深表忧虑 :这种倾向不利于发展我国远程开放教育和教育技术事业。我主张 ,对不同学习理论应持兼收并蓄的态度。人…  相似文献   

20.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是个非常复杂的政治集团,党内派系林立,争斗不休。但自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国民党各派在对待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问题上,态度不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由主张妥协到实行片面和消极的抗战方针,以冯玉祥为代表的国民党民主派则坚决一贯主张抗日,以李宗仁为代表的国民党桂系实力派则主张“焦土抗战”,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系则实行“消极的守土抗日”,而以汪精卫为头子的亲日派则逐渐堕落为汉奸。国民党内各派对抗日问题上的这些分野,对中国民族解放战争的进程带来了一定影响,研究它对了解中国抗战全局有相当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