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的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爱唱通俗歌曲,对演唱会追星活动趋之若鹜。他们喜爱"超女快男",模仿流行的演唱范儿,喜爱社会音乐活动,却不喜欢上音乐课,不喜欢欣赏经典音乐名作。音乐文化的快餐消费正阻碍着中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发展。中学音乐教师要找到教学突破点,将经典高雅的音乐作  相似文献   

2.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传播极广的流行文化,几乎渗透到每一个社会个体的生活中,即使是小学生也不例外.流行音乐的内容纷繁芜杂,许多人都认为流行音乐是不适合小学生欣赏的,而小学生却很喜欢.在学校教学中,小学生也容易表现出喜欢流行音乐而不喜传统欢音乐课的态度,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将流行音乐融入教学课堂,引导学生合理欣赏,明辨是非.对流行音乐,教师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学生在喜爱的音乐中提高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3.
赵艳玲 《教师》2014,(22):103-103
正音乐是人类表达内心感情的方式,也是大多数人喜欢的。但是,我们发现初中生爱唱歌,喜欢音乐,却并不喜欢上音乐课。为了让学生们喜欢上音乐课,我觉得首先要洞悉学生们所爱,了解和把握好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因此,我做了一些调查,发现学生们最爱流行音乐。为此,我将流行音乐元素引入课堂,从而为音乐课堂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4.
李阳雷 《文教资料》2010,(13):111-112
约80%以上的学生都喜欢流行音乐。却不太喜欢我们的音乐课,其实流行音乐也是一种音乐形式,同样也出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积极向上的脍炙人口的作品.与其一味否定,不如因势利导,只要处理好流行音乐与音乐教学的关系,就可以让流行音乐有效地为音乐课堂服务。  相似文献   

5.
刘繁育 《考试周刊》2014,(38):178-178
让流行音乐走进中学音乐课堂,是中学音乐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学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音乐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欣赏和学唱流行歌曲。要发掘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丰富音乐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要有选择性地让学生欣赏并学唱流行歌曲,不断增加音乐教学的"流行元素"、"健康元素";注意把握流行音乐与传统经典音乐的比例,突出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一是绝大多数中学生喜欢听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二是很多音乐教师把古典音乐捧上天,而大部分学生却喜欢听流行音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该如何运用新的音乐课程理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培养他们音乐学习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7.
柳明材 《儿童音乐》2016,(11):57-61
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很多教师和教研员针对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喜欢流行音乐不喜欢教材音乐"作了很多努力,当前的教材的呈现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日常教学中,我们却发现,相当一部分的音乐教学还是不尽人意.新的教材学习往往强加给学生,教学的过程"味同嚼蜡".  相似文献   

8.
音乐乃是人的精神产物。社会上盛行的流行音乐也最能够表现当代的社会精神。本文通过当下大学生们喜欢听的流行音乐进而研究当代大学生们的音乐审美状态,分析当代大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心态发展的必然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现在的中学生大都喜欢流行音乐,不喜欢课本上的内容。面对这样的状况,在音乐教学中巧妙地借助流行音乐,合理地将流行音乐带进音乐课堂,使学生在音乐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有选择地欣赏和学唱流行音乐,并渗透于传统的经典音乐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使音乐课更生动,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黄金期,思维活跃,热情好学,接受能力强,他们往往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究其原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唱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从而淡化了音乐艺术的趣味性和完整性,教材上的音乐与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相差甚远,学生就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新课程理念,创设和谐的音乐情境,让学生既喜欢经典,又保持自己的流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在快乐中培养能力,学会创新.  相似文献   

11.
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随着网络的应用和发展,信息通道越来越通畅,中学音乐课堂不可避免地受到包括流行音乐在内的外界冲击,流行音乐越来越受中学生的青睐。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正确对待流行音乐,把流行音乐当成难得的教学资源,开拓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兴趣,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付倩 《辅导员》2013,(Z2):143
中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黄金期,思维活跃,热情好学,接受能力强,他们往往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究其原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唱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从而淡化了音乐艺术的趣味性和完整性,教材上的音乐与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相差甚远,学生就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新课程理念,创设和谐的音乐情境,让学生既喜欢经典,又保持自己的流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在快乐中培养能力,学会创新。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注重独立的知识与反复的歌唱技能训练,所以学生容易疲倦。托尔斯泰说:"音乐  相似文献   

13.
现代的中学生特别喜欢流行音乐,通过流行音乐的导入,使流行音乐与教材音乐结合,让学生更喜欢上音乐课,我主要从流行音乐中的戏曲元素,古典元素,民族元素,外国音乐元素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付倩 《辅导员》2013,(16):143-143
<正>中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黄金期,思维活跃,热情好学,接受能力强,他们往往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究其原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唱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从而淡化了音乐艺术的趣味性和完整性,教材上的音乐与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相差甚远,学生就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新课程理念,创设和谐的音乐情境,让学生既喜欢经典,又保持自己的流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在快乐中培养能力,学会创新。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注重独立的知识与反复的歌唱技能训练,所以学生容易疲倦。托尔斯泰说:"音乐  相似文献   

15.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对于音乐来说也是这样的。目前流行音乐逐渐兴起,而对于民族民间音乐人们大多都不太理会,但是民族的东西我们也不能丢,因此我们要将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创造出更加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同时也可以将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6.
孔孟     
相对于孟,我更喜欢孔.孔是个有趣的"子"--热爱生活,讲吃讲穿,时常发点牢骚包括背后讲人小话儿,他还是个狂热的音乐爱好者,喜欢高雅音乐,也喜欢流行音乐,听得兴起摇头晃脑,三月不知肉味--我给张靓颖当凉粉时也没痴迷到这个分儿上.  相似文献   

17.
<正>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有一种感觉:学生对教材中的音乐、歌曲好像兴趣并不浓厚。这样,就必然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下降。通过日常的师生交流,我发现: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鉴赏能力大大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能凭着自己的兴趣从各个渠道选择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由此可见,作为多元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行音乐,完全可以登入小学音乐教  相似文献   

18.
流行音乐通常是指通俗音乐,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高校是流行音乐传播的主要场所,大学生是流行音乐欣赏的主力军。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与传播流行音乐,使大学生带着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欣赏流行音乐对提高大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大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原因以及正确引导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在当今这个开放、多元的时代,中学音乐课堂不可避免地受到包括流行音乐在内的外界冲击。冲击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当今中学生普遍喜欢流行音乐,而他们对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却提不起多少兴趣。如何利用中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爱好来培养其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如何更好地将流行音乐引入中学音乐课堂呢?就这些相关问题,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中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原因流行音乐特别赢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是有其原  相似文献   

20.
崔芸 《华章》2011,(22)
流行音乐不同于古典音乐、正统音乐,它具有娱乐性、通俗性、生活性等特点,易被大众所接受、追捧.随着音乐传播技术的发展及流行音乐的商业化操作,使得流行音乐成为社会大众音乐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多于教材上歌曲的现状,是秉承传统教育理念,还是跟随时代发展,开拓创新,紧扣学生心理?值得我们思考.本文根据流行音乐的特点,以学生为切入口,客观分析将流行歌曲引入中学课堂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