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形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有利于资源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刘丽霞 《培训与研究》2007,24(5):61-63,69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环境生产为前提,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发展模式,是集经济、技术、环境、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要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要有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走循环经济之路无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必须建立相应的法规和政策以及激励机制,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建民 《天中学刊》2005,20(4):56-58
我国的经济增长是以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要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选择。而目前发展循环经济必须突破效益、技术两个瓶颈制约,从法律、政策、宣传及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等方面着手,齐抓共管,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5.
平潭作为海岛型城市,在自然资源和社会条件上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近年来,受产业结构升级速度不及环境质量改善速度的影响,平潭“大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下降。从国际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绿色建筑、渔业养殖和高科技产业五个方面介绍平潭“小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分析其面临的困境,提出保障水资源供给、夯实第一产业、优化营商环境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和资源短缺的矛盾是制约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资源不足、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任务尤为紧要。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要胸怀忧患意识,确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和健全法规体系和制度体系,建立绿色技术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将经济系统和谐的纳入自然生态物质循环系统和能量流动过程,这是循环经济的本质含义。发达国家在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均早于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该文对循环经济理论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着重探讨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度增长,发展势头强劲,但依然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短缺、生态恶化、污染加剧的严峻挑战。为了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为了遏制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行为,政府必须承担主体;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和重新塑造经济运行的微观机制,必须建立和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以法律作保障。  相似文献   

9.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症结。为解决这一症结矛盾,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循环经济的基本趋向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转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产业园区与循环经济发展理应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然而,在现实中,我国许多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却并不尽如人意。为促进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应构建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提高发展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的意识,推进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技术支撑,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2.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重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增长给环境、经济、社会带来了不少问题,影响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开展。我们应根据中国具体国情,积极借鉴和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循环经济制度体系,包括政策机制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科技研发体系、社会宣传体系等,使旅游循环经济法制化、社会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可持续发展从思想走向科学,从思想走向实际行动,旅游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化兴起并应用于一些产业。其产业的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型的特性,要求建立旅游产业生态系统,使其产业发展更加生态化。因其旅游业涉及人数多,关联带动效应明显,在旅游业中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旅游产业生态化有助于推进社会公众环境伦理道德、旅游者绿色消费理念的树立,有助于促进其他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为了减少旅游循环经济生态系统中的资源消耗和向环境的排放及对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需要对旅游循环经济与生态化采取产品导向、环境管理、延伸生产者责任和导向、环境伦理导向等策略进行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控,以促进旅游循环经济与生态化的良性发育与运行,使旅游可持续发展落实到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可持续发展不同观点的介绍和分析,指出应在知识经济下进行可持续发展,并结合我国国情详细分析了其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5.
林深 《培训与研究》2010,(11):80-82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人类跨世纪的共同行动纲领,而知识经济则是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因此,探讨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北,作为中国的不发达地区之一,在以往的经济开发中,付出过高昂的资源、环境与生态代价,也造成了人口膨胀、贫困、城乡对立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痛定思痛,可持续发展是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已为这一选择开辟了广阔前景。西北初具规模的国民经济体系也为其提供了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切入点,来分析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一致性和本质特征,可以发现二者随资源与环境问题相伴而生,有着共同的渊源。它们倡导的是经济系统要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其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因此,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遵循可持续发展观的过程。如果人类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过度使用资源和排放污染,就会违背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规律,导致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和功能下降,从而削弱和破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就不可能在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中得到实现。为了发挥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支点作用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加快法制建设,调动企业的内在动力,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倡导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18.
在循环经济技术范式下构建生态型企业,无论对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还是对我国社会的整体持续发展进程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企业的生态化转型要以生态化的企业发展战略为方向,以生态型文化为企业的价值取向,并需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支撑技术体系、管理对象系统进行生态化机制的集成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涛 《教学与研究》2005,3(11):16-22
本文认为,准确把握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就是要理顺各产业各行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生产和需求的关系,使国民经济在新的发展阶段快速协调发展。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各产业、各行业在更高阶段上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逐步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