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档案》2006,(4):60-60
非物质化遗产,是民族精神化的重要标识,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像力和化意识,承载着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化生命的密码。根据联合国教科组织《保护非物质化遗产国际公约》的定义,非物质化遗产具体表现为: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与物质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相比,非物质遗产更注重以人为载体的知识技能的传承;  相似文献   

2.
无形文化遗产概念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以联合国教科组织确立的遗产对象演变为背景.介绍了“无形化遗产”这一概念的由来,基本含义、表现形式及存在特征,并对这类遗产的本质和化性征做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江苏省苏州市档案局与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日前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档案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彭毅 《档案与建设》2006,(8):29-29,32
秦淮灯会是历史上广泛流传于南京特别是秦淮夫子庙地区的大众文化活动,又称“金陵灯会”、“南京灯会”。主要活动在每年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至元宵节期间,表现为张灯结彩、尺情观赏、歌舞狂欢等,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长期融合的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已经拥有世界文化遗产25处。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文化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博物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流行和重视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我国还是近几年的事,文化部启动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最近公布“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等行动反映了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决心以及我国开展这项工作的成绩。但客观地说,目前这项工作在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保护什么,如何保护并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特别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如何发挥遗产保护界唯一的永久机构——博物馆的作用,似乎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这不能不令人担忧。作为以收藏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为己任的民族类博物馆,为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做出了不小的成绩,但由于历史和认识的原因,在博物馆界过去一直处于边缘化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行动,给民族类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民族博物馆界应抓住这大好时机,丰富完善民族博物馆学理论并付诸于实践,大力发展民族博物馆事业,为保护传承我国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文化遗产,既是让国人认识历史的一面镜子,也是让外界认识中国的一面镜子。仙居,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保护开发这些遗产,对于发展仙居旅游文化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文化遗产而言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深厚,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之一。对河北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可行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2年,对包括博物馆在内的整个世界化遗产界具有重大意义。因为2001年11月2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56/8号决议.宣布2002年为“联合国化遗产年”。对作为世界化遗产领域的领导机构——联合国教科组织来说,2002年是不同寻常的,因为整整二十年前,  相似文献   

10.
西班牙是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起步较早,关于西班牙文化遗产的保护一直是西班牙文化政策的重点。本文从西班牙的文化政策人手,论述西班牙对于遗产保护方面的相关内容,包括遗产保护的机构和组织、关于遗产保护的法律条文、遗产开发保护工作的具体措施等,总结西班牙在遗产保护工作方面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的时候,精神文明特别是文化遗产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各方面的重视.重视文化遗产,对于鉴往知来,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物质文明的进一步发展,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家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文明古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比我国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日本的差异,为我国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档案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立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2006年2月,我国首次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在2006年6月10日为首个全国文化遗产日,全社会开始行动起来,共同保卫我们的文化财富。面对这样的形势,档案馆是否有必要参与保护?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措施才能发挥其作用,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曾涛 《中国档案》2006,(9):19-20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表现为:(a)口头传说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及必要性,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既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充分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发稿之际,听闻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和确立我国文化身份的重要措施。由此联想到今年4月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征集民间家书一事,真为他们的这一“策划”叫好。活动开展后短短的一个月,他们就征集到了  相似文献   

17.
面对亟待保护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发挥档案馆这一重要文化机构的积极作用,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明确纳入到档案馆的职能中来。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很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和传统习俗都渐行渐远。有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很多传统的技术工艺都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承。本文主要讲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及怎样去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作为"传承性"文化景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民间声音"的身份渐入传媒视野。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媒化的表现、影响以及弊端进行浅析,为大众传媒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精神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