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多方引导,促进思考 《月光曲》一文着重叙述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反映了他的创作感情逐步深化的历程。课文条理很清楚,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认真读一遍课文,很快就能把故事情节叙述出来。但贝多芬的感情变化,即他创作《月光曲》的直接缘由,课文没有具体的阐述。抓住教材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首先,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后,教师可以以这样一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昕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而且弹的正是他的曲子时,会想些什么?”  相似文献   

2.
教学《月光曲》一文,我抛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激发了他创作《月光曲》的灵感?"学生自主研读文本,记录自己的想法(7分钟左右)。师:你认为文中描写的哪个情景能打动贝多芬的心?生:是这句话——"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难点及分析《月光曲》这个美丽的传说,讲述了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动人故事。本课的教学难点是①贝多芬为什么会亲自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又一曲?②贝多芬弹的《月光曲》是怎样美妙,竞使兄妹俩听得如痴如醉?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问题,对于领悟中心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月光曲》是一篇具有较强文学性的课文。课文在叙述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中所蕴藏的思想感情。因此,抓住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可使学生深入地体会全文的思想感情,进而较好地理解和把握此文。下面就《月光曲》的教学步骤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画图背书     
背书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特别是写景的课文,没有故事情节,背起来就更困难了。我本来很怕背写景的课文,可是,自从我五年级下学期摸索出了“画图背书”法以后,就再也不怕背诵写景的课文了。那一次,学习完了《月光曲》后,老师让我们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最后三个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主要写的是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第一个自然段写的是贝多芬弹奏《月光曲》时屋内的情景,第二个自然段是皮鞋匠在听贝多芬弹奏时产生的联想,第三个自然段是贝多芬记下《月光曲》。其中第二个自然段最长,背起来也最吃力,该怎么背呢?开始时,我一句一句地…  相似文献   

6.
《月光曲》(第十一册9课)这篇讲读课文是一个动人的传说,它记叙了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经过,告诉我们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  相似文献   

7.
生:学生在《月光曲》优美的音乐声中进入教室,准备上课。师:同学们,这段音乐你们熟悉吗?静下心来,听一听,想一想。生:这是贝多芬的《月光曲》。师:对!这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月光奏鸣曲》。  相似文献   

8.
《月光曲》讲的是关于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要使学生了解《月光曲》传说是怎样谱成的,贝多芬谱曲时的思想感情,并学习怎样理解事物,展开联想。教学中,应从人、事、景、情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一)先看  相似文献   

9.
《月光曲》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此曲的过程,表达了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美好感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如何通过对课文中难点的剖析,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难点一:“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理解“断断续续”这个词是领会这句话的关键,可以设问:①“断断续续”是什么意思,本课指什么?(帮助学生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所表达的意思:钢琴声忽有忽无,一会儿响,一会儿停,说明琴弹得很不熟练。)②贝多芬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断断续续的钢…  相似文献   

10.
李龙阁 《山东教育》2005,(34):23-25
学生在《月光曲》优美的音乐声中进入教室,准备上课。 师:同学们,这段音乐你们熟悉吗?静下心来,听一听,想一想。 生:这是贝多芬的《月光曲》。  相似文献   

11.
《月光曲》(第十二册)一课第九自然段主要讲了兄妹俩听贝多芬演奏《月光曲》时的感受。教学《月光曲》一文在于运用“导读法”引导学生透过事情的发展。了解贝多芬情感的变化。贝多芬情感的高潮就表现在文中第九自然段。透彻理解这一自然段。不仅能感受《月光曲》这一名曲的内容和意境。更能理解贝多芬给兄妹俩带来的温馨的人间至爱。  相似文献   

12.
杨海英 《青海教育》2001,(12):28-29
《月光曲》是“九义”教材第十二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贝 多 芬 的《月光曲》是一首著名的钢琴奏鸣曲。这篇课文生动记述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表现了贝多芬是一位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按教学要求及特点,本课教材简析如下: 一、渗透学法及时训练 《月光曲》这一课虽然是用故事形式介绍了《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但是事件的背后含义深刻,情感极浓,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感情,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把体会人物感情作为重点,主要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重点词语,从而明确人物语言所包含的…  相似文献   

13.
《月光曲》(第十二册)一课第九自然段主要讲了兄妹俩听贝多芬演奏《月光曲》时的感受。教学《月光曲》一文在于运用“导读法”引导学生透过事情的发展,了解贝多芬情感的变化。贝多芬情感的高潮就表现在文中第九自然段。透彻  相似文献   

14.
《月光曲》这篇课文以精细的刻画和丰富的联想生动地描绘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教学中,我们在学生充分地预习好课文的基础上,抓住了“境”,“情”、“曲”,“景”四个环节,帮助学生较好地弄清了贝多芬入境生情,由情谱曲,以曲抒情的创作过程。境我们先问学生:贝多芬在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15.
《月光曲》一文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该曲经过的传说。它告诉学生音乐来自于生活,同时又表现生活;体现了贝多芬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及对生活深沉的思索。对这样深刻的思想内涵及贝多芬感情的层层发展,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为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一、初步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阅读心理,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了解课文写的是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知  相似文献   

16.
相关课文:《月光曲》、《小音乐家扬科》《月光曲》这篇课文描写的是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创作钢琴奏鸣曲《月光曲》的故事。《小音乐家扬科》写的是一个热爱小提琴演奏却无法拥有小提琴的男孩扬科的故事。你喜欢音乐吗?你听过哪些音乐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音乐家、乐器以及音乐分类的相关知识吧。  相似文献   

17.
王文丽这一节课的教学在落实新课标精神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不少值得品评的闪光点。1.既有整体把握,又有局部品味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王老师一开始就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抓住牛鼻子,层层递进地探索:几次弹曲?———哪次是月光曲?———三次弹曲有什么不同?———三次弹曲有什么联系?居高临下地抓住了全文的主线、重点。王老师在抓整体的同时注意局部突破,如体会穷兄妹俩的对话,品读盲姑娘“弹得多纯熟啊……”,体味贝多芬要“再弹一曲”的情感,既理顺了贝多芬即兴演奏《月光曲》的来龙去脉,又揭示了贝多芬听曲…  相似文献   

18.
小语第十一册第九课《月光曲》是一篇与读写例话《分辨事物与联想》相配合的重点讲读课文.文章生动地记叙了音乐家贝多芬谱写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文字优美,感情、意境深沉.文章所记叙的故事距今数百年,写的又是有关音乐创作的事,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较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根据文章的特点和本年级学生的实际,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作了下述的设想:一、抓重点,精心设问,理解内容《月光曲》一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所以“听到琴声、见到兄妹、遇到知音”这几层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在学生通过预习初步搞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的脉络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设问导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9.
《月光曲》描绘了世界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优美传说,感情丰富而有变化。学生较难理解。教学本文,让学生了解这首钢琴曲的谱写过程。分辨文中的事物和联想固然重要,然而贝多芬为什么要为盲姑娘弹琴?一曲完了为什么又弹一曲?《月光曲》这首曲子写的是什么内容?表达的是什么意境和感情?这些问题是学生在理解上的难点。只有弄懂这些问题,学生才能了解音乐家的高  相似文献   

20.
一、文本解读《月光曲》是一篇老课文,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又一次被选进了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的教科书之中,它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月光曲》讲述了音乐家贝多芬偶遇穷鞋匠兄妹并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热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