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项华阳 《物理教师》2006,27(12):15-17
拥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和正确的成败归因方式,学习者会有内在的目的性、主动地学习.在对初二学生学习物理的成败归因方式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调整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归因方式,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从12、13岁开始,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进入了青春期青春期不但是生理发育的关键期,而且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它一方面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长能力的大好时机,另一方面又是产生困惑、烦恼。潜伏危机的艰辛时期,特别是在性心理方面,会有许多的矛盾和冲突?到目前为止,关于城市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比较多,而关于农村学生  相似文献   

3.
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需要从小抓起,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需要全方面的教育,对学生的个性和人格进行全方面的教育,不仅可以增加班级整体的凝聚力,也有利于对班级进行管理,学校针对四、五年级学生存在的情感问题进行全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一年学生从初中升上高中后,在英语学习中会进一步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同时他们还会去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如个人的能力、自己所作出的努力程度、工作任务的难度以及运气等。这就是对成就行为的归因。归因理论首先由海德(F.Heider)提出,后来由归因理论心理学家韦纳(B.Weiner)作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成败归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败归因是指人们对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推测、判断、解释或理解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行为往往会有成功或失败这两种结果。如果对成败能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就能使学生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有助于指导今后的行动。如果归因不当,就可能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反应,对今后的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注意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就构成了心理辅导内容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学生对学业成败有不同的归因,而不同的归因导致不同的情绪和期望,进而导致不同的成就行为,最终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业成绩.因此,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学业成败归因训练,鼓励积极的归因,消除消极的归因.  相似文献   

7.
小学四、五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策略水平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习策略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教育心理学研究者的重视。大量的研究表明,良好学习策略的使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了解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帮助他们掌握并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已成为当前教师、家长和学生本人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摆在我们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研究者面前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8.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水平一直都是预科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调查问卷作为研究的依据,以韦纳的成败归因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阐述了成败归因与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水平之间的关系,在对调查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学习者更倾向于把学习成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在成功归因上,高水平学生比低水平学生更倾向归因于内部因素;在失败归因上,不同水平的学生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数学成就情绪问卷,对整群抽取的426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成就情绪从高到低依次为愉快、自豪、焦虑、羞愧和愤怒;男生的愉快情绪显著低于女生,男生和女生的焦虑、愤怒、自豪和羞愧情绪不存在显著差异;五年级学生的愤怒和羞愧情绪显著高于六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和六年级学生的愉快、焦虑、自豪情绪不存在显著差异;母亲外出务工学生的愉快情绪显著低于母亲未外出务工的学生,焦虑和愤怒情绪显著高于母亲未外出务工的学生;父亲外出务工学生与父亲未外出务工学生的数学成就情绪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理论与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理论与研究综述李媛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归因的理论探讨始于本世纪40年代。海德在对人际知觉的研究中提出这一问题,海德以为,在推断别人的行为原因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朴素的心理学家,用准科学的方法去观察事件,去分析和认识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  相似文献   

11.
对学生学业成败的师生归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教师和学生对于学生学业成败的原因归因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对于学业成功,教师明显比学生看重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对于学业失败,学生更多归因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等外在因素,而教师则归因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能力、努力”等学生自身因素及“班风、师生关系”等外在因素。总的来看,未发现国外有关研究中存在的“自利性归因偏差”和“推卸责任”倾向。  相似文献   

12.
归因,即由结果寻求原因的过程.不同的归因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期望水平和情感体验.调查发现,初二学生已具有良好归因习惯、正确归因方式,且对数学学习具有较积极情感体验.但也存在不良归因的隐患,教师应采取相应措施积极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3.
归因,即由结果寻求原因的过程。不同的归因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期望水平和情感体验。调查发现,初二学生已具有良好归因习惯、正确归因方式,且对数学学习具有较积极情感体验。但也存在不良归因的隐患,教师应采取相应措施积极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4.
归因,即由结果寻求原因的过程。不同的归因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期望水平和情感体验。调查发现,初二学生已具有良好归因习惯、正确归因方式,且对数学学习具有较积极情感体验。但也存在不良归因的隐患,教师应采取相应措施积极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通过对形近字比较识字法、图片识字法、动作识字法、字谜识字法等识字方法的论述,简要地介绍了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途径。  相似文献   

16.
概观二年级小学生的心身发展的特点时,首先要从他们是否完全习惯于学校生活的角度考虑。在一年级时,他们如同一棵小树苗,被移植到学校这块土地上。到了二年级,学生对学校这块土壤已经适应了,并且  相似文献   

17.
潘歆  束艳 《教育教学论坛》2012,(24):157-159
数学计算能力是学生在小学期间着重培养的,提高计算能力不但可以为以后中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而且可以为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提供帮助。本文从口算、笔算、估算三个方面来调查探讨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对三个学校二年级学生的随机调查以及问卷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教师总希望学生用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取得令家长和教师都满意的成绩,然而现实却不尽如意.学生的学习问题层出不穷,诸如“我为什么数学成绩总是上不去“、“我尽了努力,为什么还是得不到好成绩“、“别人都学得好,我却学不好,是不是自己太笨“、“我总觉得自己已努力到尽头了,以后不知该怎么办才能取得好成绩“等问题屡见不鲜,这类问题实际上是关于学生学业成败的归因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小学四、五年级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分析,发现他们下课后最喜欢做的事情是玩游戏,对所感兴趣的游戏会主动参加,并且容易接受他人影响;小学生已意识到游戏的作用,而在游戏的选择上存在能力差异、性格差异、个人认识及价值观念差异.  相似文献   

20.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把学习需要由潜隐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使其成为学习动机的直接动力。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而正确运用归因理论,对于激发学习动机十分重要。教师应及时消除学生的消极归因倾向,进行积极归因训练,善用教师回馈来激发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