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蕾 《文教资料》2014,(14):30-31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符合创设审美情境、指导审美朗读、启迪审美创造、深化审美感悟这四个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于漪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将美育渗透到每一节语文课中。  相似文献   

2.
仇正义 《现代语文》2008,(12):93-93
语文是具有美的魅力的学科,学生上语文课应该是美的享受。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提高,也应该按照美的规律去进行。语文课的美,是一个三维结构:语文所蕴涵的美,教师所发挥的美和学生所体验的美。这个三维结构表现出复杂的审美关系:教师对课文的审美关系,学生对课文的直接审美关系,学生以教师为中介的间接审美关系,学生对教师教学艺术的审美关系,教师对学生反馈的审美关系,等等。显然,这些审美关系中,学生这个审美主体是最关键的。学生是美的接受者、感受者和反映者,因而,教学必须使学生感到美、热爱美,从而正确的审美和努力地创造美。  相似文献   

3.
周辉凤 《广西教育》2006,(7A):76-76
学生语文课文中蕴含有许多美育的因素。课文中优美的语言,高尚的人物形象,感人的故事情节,起伏明快的节奏,深邃的意境等都是美育的好教材。充分发挥这些审美因素的美育功能,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下面就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人文、审美、语言等各个方面知识的课程。语文课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好的语文课给学生创造的是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可以激荡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法国著名作家乔治·桑说:“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永远存在于只要我们伸出手就可以捉住它的地方。”同样,审美教育应该永远存在于每一堂语文课上。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把握每一篇课文的构思、意境,要通过朗读、分析,力求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丰富的美学内容中感觉自然的美,鉴赏社会的美。  相似文献   

5.
<正>如何在小说教学中运用美育?这主要是指语文教师按照美的规律,针对语文教材中的小说作品,从审美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深入发掘小说中的审美因素,创设审美的教学情境,以审美为切口来优化小说教学,同时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我们应该充分发掘小说作品的美育因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一、人物形象小说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典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离不开审美,审美渗透在语文课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知识的学习。内容的把握,还是情感的归结,语言的分析都是如此。“语文课是语言的艺术”.一节语文课自始至终都应该有审美的积极参与才能产生完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然而过去,我们在语文教学上更多注重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语文这一学科的审美功能。在笔者看来,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学生美感的人文学科。如何在语文课上让学生多一点审美体验呢?  相似文献   

8.
审美教育是实现人才素质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课是一门综合自然美、人文美和艺术美的课程,它对培养学生感知、鉴赏艺术美和现实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学会创造美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应该以审美的方式解读人生与社会,使学生通过对作品本身的感受与学习,领悟与运用,学会做人,为将来的智慧人生奠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该通过使学生爱上大学语文课爱上阅读的策略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审美对每一个人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审美的过程中,一个人的灵魂可以得到有效的净化。语文课不仅要关注教学程序的流畅,学生语文知识的扩展,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要关注学生情操的陶冶。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热爱美、追求美,成为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社会新人。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应该给学生们什么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更多地注重了语文知识的学习训练,而忽视了文本中那些洋溢着人性光辉、人文关怀、人情之美的内容,语文新课标强调了要开拓学生视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强调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课应该给学生情感美的滋养、艺术美的熏陶,同时也应该给学生语言文字的方法与技巧,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就已确立的教义。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审美教育形象化、愉悦性的特点又弥补了语文课作为工具学科枯燥性的一面,化抽象枯燥为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审美教育。一、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所谓审美感知力,是指审美器官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从感知开始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作者在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语言载体,塑造美的形象来反映现实的,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听、读、看来感受作品的美。朱光潜先生说:“美感起源于…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种种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侧重讲解段落结构,层次划分,要求学生背诵段落大意,将语文课上成了文章学课;有的教师侧重讲解写作技巧、艺术特点,要求学生死记写作方法,把语文课上成了写作学课;有的教师侧重介绍时代背景,分析人物形象,要求学生硬背有关人物形象的“结论”,把语文课上成了文学欣赏课……总之,“语文不姓语”的倾向在部分学校相当严重地存在着。 我们认为,小学语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  相似文献   

14.
刘景芝 《课外阅读》2011,(3):205-205
现代的语文课应跟上学生的思维,好的语文课在导语阶段就应该做到这一点。好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好的导语能直接切入主题,深刻理解课文的内涵;好的导语能丰富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成功的一节课都要做好导语部分的工作,尤其是文言文,力求将语文教学贴近现代学生的认知领域,使古今文学并蒂莲开。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是一门融知识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其丰富的审美要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语文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6.
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审美教育都必须以形象来感人.因此,语文课的教学必须突出文学形象。这些形象常常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富有强大的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和极高的美学价值。所以语文美育可以借助课文中的形象,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审美思想为指导,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化形象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他们的美好人格,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而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更贴近生活 ,更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那么审美教育从何入手呢 ?我认为审美教育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因为有文学就有美学 ,文学因为美而存在。小学语文课虽然不像美术课、音乐课那样能给学生直接的感官美 ,但它却赋予审美教育更为广阔的天地。审美教育与小语教学密不可分 ,所以对小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应该从教材抓起。那么 ,我们从何处寻找美呢 ?首先 ,应该在语言文字中、在词语中、在句群中寻找美。语言文字是文学作…  相似文献   

18.
李严 《吉林教育》2000,(1):41-41
审美教育作为当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是音乐、美术等学科的重要任务,而且应该始终渗透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之中。尤其是语文课的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培养他们阅读理解的能力,还要注意从审美教育的角度给学生以艺术熏陶和感染,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9.
苏联教育学家列昂捷夫曾说:"语文应该让孩子们在美的空间里遨游。"所以语文课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充分实现它的审美教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高中阶段,我个人认为我们的教育应该更多的面向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我们该做的应是试图通过戏剧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的育人功能。"而不是只着眼于高考的功利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