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创新实验,帮助学生认识"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气体体积相等;温度、压强对一定量气体体积的影响;等物质的量的物质,状态不同体积也不同"。引导学生以化学的视角、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在实验中体验宏观和微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一定温度下,同一可逆反应以两种不同的起始状态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若两平衡中相同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气体的体积分数)均对应相等,则两平衡互为等效平衡。若不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对应相等,而且两平衡中相同组分的物质的量也对应相等,则两平衡互为等同平衡。等同平衡是等效平衡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3.
(二)气体克分子体积前面我们已经知道,1克分子的任何物质,它们所含的分子个数都相等,但它们的重量是不相等的,对于固体或者液体来说,它们的体积也是不相等的,对于气体来说,体积大小与温度、压力有关.一定量的气体,温度越高,体积越大;压力越大,体积越小,温度、压力相同,体积相同 所以要比较一定重量的气体体积时,就必须在同一温度、同一压力下进行.通常采用所谓标准状况,即0℃的温度和1个大气压(或760毫米汞柱)的状况.经过许多的实验,得到一个结论:一克分子的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是22.4升.这个结论也可通过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计算出来.如,在标准状况下,1  相似文献   

4.
一、等效平衡的含义在一定条件下(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只是起始状态不同的同一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任一相同组分的分数(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或质量分数)均相等,这样分别建立起来的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在等效平衡中,有一类是两个平衡状态完全相同的等同平衡,即平衡时不仅任一相同组分的分数相等。而且其物质的量也相等。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三册(试验修订本,选修)第93页有一道让学生设计的实验习题,原题内容是:"使用镁粉、盐酸、醋酸设计1个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当上述2种酸的物质的量相同时,与镁粉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也相同,但两者的反应速率不同。通过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这是一个要求同步操作同时对比的实验,实验现象要同时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要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6.
利用智能手机、ESP32芯片和BME280温湿度/大气压强传感器模块组合测试装置分别定量探究并测得同种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以及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种气体的体积。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处理,得到气体摩尔体积。该组合测试装置结构简单,现象直观,数据相对误差较小,应用于中学化学探究实验的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定量探究意识,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于比较NaHCO3、Na2CO3与酸反应速度的演示实验,现行的教材和参考书中一般提供两种方法,其一:用等物质的量的NaHCO3、Na2CO3分别与稀盐酸同时反应,比较在相等的时间内被反应产物CO2所填充气球体积的大小;其二,使相同物质的量的NaHCO3和  相似文献   

8.
一些定量设计实验较定性制备实验具有明显的优点 ,目的性、实用性强 ,给予学生较大的创造空间。下面我举测定气体摩尔体积这一定量设计实验并加以分析 ,说明它对培养学生思维广度与深度的意义。1 实验原理的创意性测气体摩尔体积 ,必须要测出常温常压下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 ,并折算成标况下 1摩尔气体的体积。测气体的体积常用方法是排水法 ,可使用量筒测体积或托盘天平称量。而求气体的物质的量 ,可由反应物差量或少量反应物物质的量等决定 ,所以测气体摩尔体积可组合成下列三个实验来分别测定。2 实验设计的灵活性根据实验意图设…  相似文献   

9.
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该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P-气体的压强,单位Pa;V-气体在给定条件下的体积,单位m3;T-绝对温度,单位K;n-物质的量,单位mol;R-摩尔气体常数,数值为8.314J·mol-1  相似文献   

10.
1等效平衡概念及其类型 化学平衡状态与条件息息相关,与建立平衡的途径无关.对于同一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下,以不同投料方式(从正反应、逆反应或从中间状态开始)进行反应,只要达到平衡时相同组分在各混合物中的百分数(体积、物质的量或质量分数)相等,这样的化学平衡即互称为等效平衡.切记组分的百分数相同,包括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或质量分数相同,而不仅是指浓度相同,因为同一组分百分数相同时其浓度不一定相等.常见的等效平衡一般分为3类,如表:  相似文献   

11.
所谓等效平衡问题,是在一定条件下(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对同一可逆反应,虽然起始时加入物质的量不同,但达到化学平衡时,同种物质的含量(如物质的量分数或气体的体积分数)相同,这样的平衡称为等效平衡.  相似文献   

12.
1.阿伏伽德罗假说。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伽德罗(Amedeo Avogadro 1776—1856)在《测定物质的基本分子相对重量和这些化合物中基本分子数目比例的方法的尝试》一文中指出:“……甚至是唯一可容许的假设是任何气体中综合分子的数目总是相等的,或者和它们的体积总是成正比例。”通常把这一假说理解为:在相同的温度和相同的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目。  相似文献   

13.
在一定条件下(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的可逆反应,当达到化学平衡时。同种物质的含量(,物质的量或气体体积或质量分数)相同,这样的平衡称为等效平衡.它在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比较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大小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我们应当先构建模型,再逐个探究等效平衡建立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电解质导电能力不同电解质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不同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同电解质有强弱是由于是由于是由于①由实验条件:五种溶液是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因此溶质的物质的量都是nB=CBV。②五种溶质若都完全电离,一个溶质分子都产生两个离子,因此应有相同的离子浓度,五种溶液的导电能力应相同,灯应一样亮。③实验表明:五盏灯不一样亮。教材是经过精练、浓缩的结晶,内涵很丰富,但在某些地方也存在局限性。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教材,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探究教材中隐含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与规避金属材料及其冶炼知识中的"盲点",笔者组织了三类易错易误题型进行剖析、解答,以期对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易错易误点一忽视金属的特殊性例1常温下将1 mol的钠、铁、铝分别投入到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盐酸中,产生的氢气体积在相同条件下()(A)钠可能最多(B)铝铁不可能一样多  相似文献   

16.
在统编教材高一化学课本第35页上关于阿佛加德罗定律的定义是这样的:“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就是阿佛加德罗定律。”至于该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课本都没有提。为了使学生了解该定律,我是这样向学生解释的:因为任何气体的体积的大小是取决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的长短,当然这必须在分子数一定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17.
气体是物理、化学都要着重研究的对象 ,高中物理主要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定质量 )来研究气体 ,而高中化学则是应用阿佛加德罗定律、气体摩尔体积来研究气体 .两者表达形式不同但实质相同 ,现比较如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一定质量 )阿佛加德罗定律研究对象气体气体研究范围高中物理较多的是研究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发生改变时 ,温度、压强、体积三者的关系温度、压强、体积三者中有两个条件不变时 ,另一个条件与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表达方式PVT =恒定 ,体现为三个定律 :玻意耳定律 (等温变化 ) ,查理定律 (等容变化 )、盖吕萨克定律 (…  相似文献   

18.
气体是物理、化学都要着重研究的对象,高中物理主要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来研究气体在物质的量不发生改变时,温度、压强和体积三者的关系;而高中化学则是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来研究温度、压强和体积三者中有2个条件不变时,另一个条件与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两者表达形式虽然不同,但本质相同,均可由克拉珀龙方程(pV=nRT)推导得出.有关气体问题的理化综合题是考试命题的一个重要方向,下面举例说明这类综合题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等效平衡的概念 等效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的起始的物质的量相当(转化成化学方程式同一侧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相等或成比例),则达到平衡时任何同一组分的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均相等,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  相似文献   

20.
在一定条件下,若某一可逆反应经过若干种途径达到平衡时,反应体系中任何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体积、物质的量)均相同,则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现将等效平衡的基本模型归纳分析如下. —、恒温恒容下的等效平衡1.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 若只改变起始加入量,且通过化学计量数换算所得与原平衡相同,则称两平衡互为等效平衡. 例1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1,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L-1的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