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尔扎克(1799—1850)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伟大作家。1834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高老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在《人间喜剧》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其中的优秀作品。作家在这部小说中,对法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社会生活,道德风貌,人际关系,进行了高度概括,反映了深刻的思想意义,对于人们了解金钱主宰一切的社会内部关系,有重要的认识价值;作品在构思故事、安排情节、布局环境、塑造人物形象、运用语言、刻划人物性格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2.
司汤达在《红与黑》中塑造的于连是一个非常复杂、多面和矛盾的人物形象,如何辨证地看待于连的双重性,是我们认识这部伟大巨著的焦点。本文通过对于连身上表现特别典型的性格特征、爱情观、个人奋斗精神这三方面的辨证分析,试图揭示于连在这部作品中存在的意义,进而客观、辨证地认识作者塑造于连这个人物形象的社会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沙漠的女儿》中的"流浪"这个母题的形式、内容、意义三方面入手分析这部作品,然后从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作家个人经历两方面来分析在这部作品中出现"流浪"这个母题的成因。进一步显示作家的世界视野,和对少数民族族群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小说《永远的菲利普》(O Filho Eterno)的作者克里斯托旺·泰扎(Cristovao Tezza)是当代巴西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作者在这部半自传体作品中,通过复现自己的多重社会角色的塑造过程,探索了文学的意义、写作的价值等一系列人类社会重大命题。此外,作者大量运用内视角和外视角相结合的复合叙事方式,使小说的叙事获取了相当大的时空开合维度。  相似文献   

5.
《甘蔗》是美国作家基恩·图莫的一部卓越作品。作者以独特的方式描写了20世纪初美国黑人和黑白混血儿的生活状态。对作品中诗歌与散文相结合的写作模式的探讨是研究这部作品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这种结合中,图莫以散文所表现的真实为骨,以诗歌所表现的真实为肉,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6.
在文学创作构思的程序上,作家自始自终不能脱离对形象的塑造。这是由文学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如何,最主要是看其中的“典型形象”塑造得是否成功。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证明,凡是塑造了具有高度概括意义的、能深刻反映社会生活并揭示其本质意义的“典型形象”的作品,都是优秀的,富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作品及其艺术典型产生于生活,来源于社会,经过作家精心加工,精心提炼。因此,他们“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更带有普遍性”。【I]典型形象的复杂性与普通的文学形象相比…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台湾作家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进行了分析评论,指出这部作品所塑造的“台北人”形象,在历史变动与人生际遇中,在生存危机与精神磨难中所表现出来的“大陆情结”。这“大陆情结”的具体内容是亲情、友情、怀土恋乡之情以及这里面所饱含的今昔之感、故国之思,也有某些女性形象身上所体现的精神的扭曲和畸变。另外,也分析了这部作品所具有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融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北乡土作家笔下塑造了一批不安于现状、试图打破乡村常态来改变自己命运的年轻一代叛逆农民形象。由于现代生活的城市化、商业化主潮以及东西部差距、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减弱了他们在当代社会中的主体认同感,又因为没有可供借鉴的范本和经验,他们体验着更多的焦虑与困惑,加上青春的骚动,许多的叛逆都是盲目的。另外,作家们也塑造了许多理性的年轻农民,他们在现代化进军西北乡村之时,进行着西北农民的现代性转化和自我人格的建构。这些富有理性的叛逆者形象不仅对"中国农民的出路在哪里,中国农村将如何发展"这样的社会实际问题有所帮助,也对当下乡土作品中新型农民的塑造富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藏族作家扎西达娃的早期短篇小说《没有星光的夜》的文化意蕴进行了细读式探究,发现这部作品通过青年新人阿格布的形象塑造来揭示文学的社会意义,并且从现代意识的视角审视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弊端,而在叙事话语范式上则采取蕴藉深幽的策略,小说文本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等。  相似文献   

10.
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作者在作品中塑造的主人公日瓦戈是一位具有独立人格和伟大心灵的思想者。本文从这部作品浅谈帕斯捷尔纳克苦行于世,寻求生活的本真和他探寻的爱的哲学。  相似文献   

11.
生的悲哀     
《无名的裘德》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最后一部悲剧小说 ,这部作品采用抽象化的人物塑造和摹拟化的叙事技巧 ,在展示裘德一生理想破灭、灵肉分裂的悲剧的同时 ,也演绎出人性与社会、爱情与婚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相互冲突和对人类文明的深刻思考。本文着重对作品特殊的人物塑造和叙事手法所产生的独特美学效果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12.
美国女作家项美丽的传记作品《宋氏三姐妹》,生动地塑造了三姐妹的父亲宋查理的形象。在其他传记文本中,宋查理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身份,而在这部作品中,宋查理形象很大程度上被简化了,变成了一个中国人美国化的标本,成为项美丽本人和美国文化个性的投射。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宋查理形象的塑造比较成功,而从历史角度来看却是经不起推敲的。总的来说,这部作品在促进中美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导致了文化误读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曾绛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0):120-122
通过对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弗兰克·诺里斯代表作———《章鱼》的分析,解说该作品中关于美国进步主义运动以及其中社会改革的描写,揭示这部作品对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意义以及作者和作品对同代、后辈作家的创作影响,以此肯定《章鱼》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所罗门之歌》是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代表作,也是她本人所有作品中唯一一部以男性为主人翁的小说。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赢得了广泛的好评,摘得了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在小说中,作者刻画了一幅充满了魔幻想象的世界图景,借助典故、神话传说,运用夸张的手法,建立黑人男青年成长经历的叙事结构,在美国社会中塑造了一个充满自信、阳光与激情的黑人形象,探寻黑人民族的精神家园以及文化传统,进而使黑人在生活中得以超脱现实世界的贫困以及心灵的空虚。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使这部作品的深刻内涵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5.
聖地红烛     
《圣地红烛》是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韩作黎同志的长篇新著《摇篮曲》的第一部。这部作品取材于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的延安保育院小学。作者用朴素的文字,再现了当年独特的教育生活,成功地塑造了几位教师和学生的形象,不愧为“根据地的教育诗篇”。这里选登的是这部作品的第三、第四两章。  相似文献   

16.
徐凤 《现代语文》2007,(4):86-87
作家创作小说的本意主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完成的。小说《浮云》一时轰动日本文坛就是因为作品独特的主人公形象巧妙地表现了作者创作的本意,那么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本意到底是什么呢?他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呢?本文将从不同角度给出特有的解答。  相似文献   

17.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美国杰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在人物塑造、对比手法、幽默讽刺的运用、独特的构思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特色,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详尽分析,充分挖掘该作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典型形象——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中心问题之一。文学作品中,塑造多种多样的典型形象是每一个民族文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样,社会主义的维吾尔族文学也出现了一个创作各种各样典型形象的、新的繁荣景象。有些作家作品中塑造的具有独特、丰富、鲜明个性的和深刻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在广大的读者中,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但是,由于部分作家对创作典型人物形象的规律掌握不够,他们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千孔一面,缺乏鲜明的个性。理论方面在典型形象问题上,也存  相似文献   

19.
川端康成的作品《生为女人》,将女性作为一个中心话题来叙述,他作为一个男性叙事者在叙述角度中有其男性本位思想的表现,但《生为女人》这部作品中,作家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及情节的设计两方面都体现出他的女性主义意识,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精神分析心理学等理论对川端康成《生为女人》这部作品的解读,得出了一个与以往先行研究不同的结论,即川端康成的女性主义意识是真实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最富社会讽刺意义的现实主义喜剧,也是他创作早期到悲剧时期的过渡性作品。在这部戏剧中,作家忠于现实,宣扬人主义理想,但是理想受到现实的冲击,他一次次地动摇、挣扎,徘徊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其理想信念呈波状下滑状态,最终大欢喜的结局终究不能挽救其理想在现实中破灭的事实。作家的思想及创作也必将在理想的破灭中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