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教育考试作为重要的教育实践,发挥着引导学校素质教育、选拔高素质人才和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多重功效,具有督导、发展、导向的重要教育属性功能。建立教育考试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保障考试顺利进行,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考试的性质随着社会发展的推进而演变,不仅有教育性质,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性质。从考试的产生来看,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适应了人类社会追求效率的需要。从考试的功能来看,它是一种资源消耗活动,发挥了客观的经济功能。考试具有资源配置属性,考试培训的市场化特征显著,考试行为具有利益追逐本质。考试虽然具有一定的经济性质,但考试的本质属性并非经济属性。  相似文献   

3.
贯彻素质教育,要求重新科学地认识考试功能。考试具有检测、选拔、导向、发展、调控和激励等多项功能。考试是教育活动的积极手段之一,不是应试教育本身产物。应试教育,关键在考试功能的片面运用,以选拔功能支配教育活动。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考试制度改革,应从教育手段规范考试方式,淡化选拔功能,注重整体功能,发挥调控教学、激励学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论素质教育下的考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旨在教育的本质回归,与考试具有辨证的统一。本文从考试的目的功能、内容、方式以及管理等方面论述了素质教育的考试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5.
试论素质教育下的考试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勃 《教育导刊》2002,(2):53-55
素质教育旨在教育的本质回归,与考试具有辨证的统一.本文从考试的目的功能、内容、方式以及管理等方面论述了素质教育的考试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6.
考试作为一种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或工具 ,只具有工具属性 ,不具有教育的本质属性。考试的功能一是选拔 ,二是对教学质量的反馈。因而 ,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 ,不在于有没有考试 ,而主要在于考试观 ,在于赋予考试什么样的作用 ,如何设计、组织和实施考试。素质教育反对以考试作为评价学校的惟一标准。但是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考试。考试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环节是必要的。通过它可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检查教师教学的效果 ,从而作为改进教学的一种依据和手段。可以说 ,就目前的教学评价技术发展水平来看 ,科学的考试仍然是一种比较客观公…  相似文献   

7.
多元化教育考试机构具有弥补政府决策科学性不足、及时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制约政府滥用公共权力、提供独具特色的考试服务等独特功能,因而具有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性。随着社会发展。我国教育考试机构将分化为官方型、高校型与社会型3种类型,其中官方型教育考试机构将占居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革除现行教育考试的弊端,充分发挥教育考试引导、促进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健康发展的功能,必须逐步弱化政府对教育考试的直接控制与干预,实现教育考试主导权的让渡与转移;要积极探寻、努力构建一种与现阶段社会多元利益主体需求相适应的开放、自主、充满活力、极具适应性和创造性的新的教育考试机制。  相似文献   

9.
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文  陈华忠 《教育探索》2001,(10):47-48
考试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科学合理的考试能对教学起到反馈、调节、评价、促进的作用。为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使考试这种手段真正为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服务,我们认为必须对现行考试与评价制度进行改革,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转变考试的观念 考试改革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与评价的观念。我们探索新型的考试模式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考试目标与教学大纲的和谐统一;坚持考试形式的多样性,实现口试、笔试、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并存;坚持考试评价指标与素质教育的统一,以考试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以素质教育促进教育评价的改革。 …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考试改革探讨   总被引:59,自引:3,他引:59  
新形势下高职教育考试改革就是要按照素质教育的方针,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在深入研究考试功能以及合理设计课程大纲和实施方案的基础上,通过考试观念、内容、形式等方面的改革,充分发挥考试的三大功能,从而实现教育目标。一、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观念建立以“素质立意考能力,将素质教育观念内化于考试”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能力及心理素质、协作精神、职业道德等。根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  相似文献   

11.
高职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技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都制约着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针对这些问题找出对策,对于充分发挥数学课在技校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和学生素质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学习科学研究历经数十年的努力,其认知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已基本成熟,并被有效应用于实践。然而,从建立一门扎根于理论的循证科学这一自我期许来看,它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模型中学习者对材料进行选择、组织与整合的具体机制究竞是什么?实验室情境下得出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能否被平滑地迁移和应用于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实践?随着新的学习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涌现,多媒体学习科学研究从具身认知理论、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论和会话分析方法中汲取未来发展的思想资源:具身认知强调认知、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为多媒体学习认知加工过程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基于设计的研究视“实践的逻辑”为最高准则,将实验场所从实验室转到现实教学情境,为扩展实验室研究严格的边际条件提供新的方法论指导;会话分析强调多角度、长期的课堂交互研究,为多媒体学习研究扩展到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考核是教育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考核本身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但其前提是考核应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经常性。高考的本质功能是为高等学校选拔合适的生源,但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下也发挥着对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功能。目前的高考改革须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且应有其限度。  相似文献   

14.
面对素质教育在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本文从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体现素质教学特征、素质教育给体育教学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陈义 《考试研究》2011,(5):77-83
教育考试的结果虽然描述的是学生学业成绩,但其功能着眼于对学生学业学习行为的描述和价值的确定,着眼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对中学教学有着重要的反拨效应。理清教育考试和素质教育的关系,重视对试题设计的研究和对考试成绩数据的分析,充分发挥教育考试的有益反拨效应,对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包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个核心,学校和家庭教育、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两大路径,以及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的人力资源、充足的教育经费的财力资源、教育的公益性和教育公平的价值引领三大条件。完成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一重大改革任务的关键驱动力是要提高教育改革的效能。教育改革效能是人们为不断满足教育系统内外的要求,有效获取和充分利用对培养人有利的各种资源,在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通过教育管理和教育的过程,以实现培养人的目标为核心,进而使教育的组织和人得到相应发展的特性、有效作用及其状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需要提高教育改革效能,是由教育改革效能与教育改革思想上的引领性、理论上的一致性和实践上的同步性决定的。提高教育改革效能,要适应教育内外环境发展的需要,有充足的教育改革资源,有高效的教育改革路径和高效的教育改革过程,要以德树人,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改革的目的,注意处理好教育改革中组织及人的发展的特性、作用及状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依赖、急躁、定势等心理障碍。数学教师必须运用心理学知识,充分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发挥学生数学学习的主体性,使其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董泽芳 《教育科学》2007,23(5):75-78
充满爱意的大学校园,反映大学校园里个个都是充满爱心之人,处处都显示着教育爱的力量。构建充满爱意的大学校园,既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呼唤,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还是促进大学的教育、教学与管理成功的力量源泉。构建充满爱意的大学校园,应该弘扬"仁爱"的思想、实施爱心教育、营造爱的氛围与提倡爱抚管理。  相似文献   

19.
浅议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与服务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出发,阐述了图书馆教育职能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应如何加强教育职能、转化图书馆员的服务理念和深化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及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校资助工作是高校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有效途径,资助的不同类型和途径有不同的育人功能,高校资助工作有其特殊性,因而资助工作要与育人工作密切结合,高校资助工作要找准思想教育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各种资助政策的不同育人功能,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通过资助工作开展育人教育,使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诚信、自立、自强、感恩等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