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比于以往的分供系统,多通互补能源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要高的多,同时其能源供应成本也相对较低,并且在多能互补能源系统运行中所产生的环境效益要更加明显。不过,由于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属于一种非线性系统,这也使其规划问题的复杂性要更高。为了实现对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科学规划,本文对多能互补能源系统运行的相关优化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系统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面临能源形势的严峻,我们应大力研发太阳能等绿色能源,逐步建立以核能为主的能源系统,从而使我国能源系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绿色农业应用为背景,融入现代科技设计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系统设计了清洁能源系统、能源储存系统、信息采集系统、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人机交互以及云平台应用系统,实现能源自给自足、环境信息采集与存储、无线区域组网、系统信息显示与预警、智能控制等功能.系统内各功能部分,采用独立的模块化设计,易于组装移植,综合性、开...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微能源、MEMS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国外发达国家正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在中国才刚刚起步,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及其匮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2年,徐进良博士以中科院“百人计划”研究员的身份回到祖国,来到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着手创建微能源系统实验室。经过深入的思考和细致的分析,他将微能源系统作为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致力于研究微能源系统中的一系列基础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电池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电站并网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常规能源电站不同,可再生能源电站的出力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其大规模并网将对电网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文章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主流电池技术的特性,以及电池储能系统BESS在可再生能源电站并网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电池储能系统可显著改善可再生能源电力固有的间歇性,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有效调度,且能平滑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功率波动,降低其对电能质量和电网稳定运行的不利影响。因此,BESS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继续加强对降低电池成本以及大型电池储能系统的集成、运行技术等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高校是能源资耗消费的重要主体,广泛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是践行“绿色校园”建设的重要举措。以某校食堂为例,利用太阳能光伏和地热应用技术,探索构建多源一体供能的能源系统模型,通过分析计算,该能源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一次能源是指以太阳能为代表的习再生能源或原子能;二次能源是指使用氢或电的能源系统,因为一次能源不释放污染地球环境的物质,故称为清洁能源系统。然而在内循环型社会发展的会天,刘清洁能源应重新定义。也就是说,巨该将一次性高伙能源和低值的经循环回再利用的热能等能源系统列入清洁能源系统中。物质危环与节能用天然原料制适铝纪钢时,必然要使用大量的化日说释。但若通过循环使用,比原来少得多的能源座可生产8种产员。对于错器来说,用铝立r炼制氧化铝的3%以内的能原都可回收和再利用。这样不仅习书约化石然抱,而目还能大幅度…  相似文献   

8.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传感系统、能源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机械结构等部件组成的。,引进光学技术,实现光学技术的先天优点是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系统、能源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重点论述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对策对策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能源消耗系统中,锅炉及供热系统占有很大比例。据不完全统计年耗煤量约占我国煤炭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而提高锅炉的热效率,降低锅炉及供热系统的热损耗,节约能源,是我国能源供需之间的不平衡得到缓解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能源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和工业的崛起,需要建设更为完善的能源系统和开发更多的能源形式来支持现代化建设。强烈的能源需求使能源类专  相似文献   

11.
识别和建立可持续能源系统是当今社会必须解决的两个首要问题。而用可持续燃料替代当前的能源载体则为该系统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氢作为能源载体,主要是从水中提取获得,可以解决能源可持续性、环境排放以及能源安全性等问题。但制氢途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的能源系统需要资金和能源的强大后盾支持。美国总统布什在2003年国情咨文演说中提议投入12亿美元来研发绿色清洁的氢能车辆。自此以后,有关这一概念的争论便不绝于耳。其实,氢能经济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早在1874年,科幻作家凡尔纳就认识到煤炭资源的非永久性并且提出氢气可通…  相似文献   

12.
水、电浪费现象,对于不少大学高校来说是难以管好的“通病”.“校园能源监管系统”是利用物联网、通信、计算机、工业设计、环境工程等学科前沿技术开发出的一套数字化能源监管系统,内含电能计量、给水管网、空调节能、能源审计、能源公示等十多个系统,能做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任何物的节能情况都实时掌握,在全面感知能源的基础上实现了全程能源管理和全新的节能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为了培养建筑能源物联网复合型人才,基于Niagara物联网技术开发了多源分布式建筑能源物联网实验平台。该平台将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微燃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统一管理。感知层包括传感器、执行器、现场设备控制板等;网络层包括JACE 8000网络控制器、智能IO模块、智能网关,通信协议包括ZigBee协议、Modbus协议、TCP/IP等;应用层为基于Niagara 4.0开发的多源分布式建筑能源物联网管理平台。该实验平台将传感技术、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建筑能源系统有机结合,为创新型、复合型学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综合实践平台,也为建筑能源物联网科学研究提供了高水平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4.
生物质能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生物质能作为唯一的可再生能源,具有产量大、可储存、二氧化碳零排放等优点,为解决我国能源紧张和环境治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因此,国家应尽早制定相关政策,建立生物质能源循环系统研究平台,加速能源植物培育,拓宽其转化技术示范点,推动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对严寒地区某示范工程进行土壤源热泵-太阳能供能系统进行设计,得出所需的太阳能集热面积.与传统常规能源系统相比,计算出本示范工程土壤源热泵-太阳能供能系统中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年节能量和因节省常规能源而减少的二氧化碳、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可见,严寒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采用太阳能集热系统进行补热具有很高的节能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6.
社会生产生活发展迅速,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而电厂作为电力能源生产主要对象,其生产经营一直都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对电厂原有生产系统进行优化,尤其是热力系统作为重要部分,需要采取措施进行节能减排优化,减少能源的损耗,提高生产综合效益。文章结合电厂热力系统特点,对其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次能源即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二次能源是指使用氢和电的能源系统,亦即不释放污染物的清洁能源系统。但在向资源循环型社会迈进的今天,有必要重新审视清洁能源的涵义,如应该把可再循环利用的、能源价值高、利用价值低源系统。物质循环与节能用天然原料制造铝材和钢材需耗用大量矿物燃料。但循环再利用旧铝材或钢材则可节省大量能源。如用旧铝罐制铝,则只需天然原料制铝所用能源的不到13%,既节省矿物燃料,又减少CO。的排放。热泵的普及及节能为使工厂或公共设施排放的未利用热得到利用,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热循环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化石燃料的枯竭以及人们对雾霾问题的关注,可再生能源逐渐步入人们视野,可将其作为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可靠方法与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所占比重的提升,也将给现有的电网系统带来挑战。使用储能技术能够作为解决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电力接入电网的有效方法。简要介绍了几种储能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现状,分析了储能装置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厂的作用及优点,最后总结了储能系统在可再生能源中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9.
根据能源系统中能源经济增长将随着对能源依赖的逐渐饱和而下降这一合理假设给出能源系统消费的Logistic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我国2010年、2030年能源消费量的预测结果分别为:22.15亿吨标准煤及32.88亿吨标准煤;江苏省能源消费总量亦呈上升趋势,从1996年到2010年增加61%,明显高出全国平均增加水平33%。同时本文利用哈维尔摩经济增长模型,引入能源生产的哈维尔摩模型,该模型适用于能源生产预测系统。利用该模型对我国2010年和2030年能源生产量的预测结果分别为:17.66亿吨标准煤及31.83亿吨标准煤。从预测结果看,本文的能源消费、生产预测模型明显优于其他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0.
能源效率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能源效率概念的界定、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关系、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并简要评论,最后指出现有研究中还需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