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2网球     
《网球天地》2013,(5):18-19
在属于网球的2013年,“52网球”达人将和你分享关于生活和网球的点点滴漓。淘劓杂货 Foldify是一款极富创意的iPad应用,iPad用户可自行绘制折纸图案异的创意纸模,体会儿时手工课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如果你认为只有通过追求完 美,才能达到你在网球上的 目标,你也许就已经陷入了无所不在的完美主义的误区。一旦你泥足深陷,就只会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远,完全无法体会网球所带来的快乐,甚至放弃网球,所以我在这里要说:“网球不要完美主义!” 首先,完美主义会使你感受不到网球的快乐。我们开始接触网球、喜欢网球并为之着迷的原因,是因为网球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快乐。你还记得吗?当时你是能多么深切地感觉到球击打在甜点所带来的快感;感受到人在阳光下在大自然中运动的舒畅;同时也被朋友们自然而发自内心的欢乐感染着。而完美主义…  相似文献   

3.
网球的快乐     
在包头和呼市的两站总奖金一万美元的职业网球女子巡回赛中,让所有观众都感到特别的就是在双打比赛中充满了选手们的欢声笑语,无论是中国选手还是国外选手,她们灿烂的笑容感染着每一位观众,使他们也同样地快乐起来。如果说双打充满了快乐的话,单打比赛中的选手就更像是在工作。确实网球就是她们的工作,可她们并不是因为没有饭吃才来打网球的,她们是因为当初喜欢才来打网球,那当初使她们毅然放弃其他的一切,来打网球的动力——快乐,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4.
苏敏 《网球》2011,(2):104-107
苏敏和她的两个孩子远渡重洋来到美国佛罗里达的网球学校,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她们在美国网球的大熔炉中不断磨砺,期间经历过失败的痛苦,但更多的是成长的快乐。她们在佛罗里达的网球生活,也许可以为更多家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不管你是刚刚决定选择网球,还是已经与它结伴,你都有必要看看以下“7不要”,对照一下自己的言行举止,是不是标准的“TENNIS FANS”。  相似文献   

6.
《网球》2010,(4):12-12
又到三八节,说说一直想说的话题,网球有没有“女人味”!作为一个中国的职业教练,男女老幼只有来者不拒,才能勉强糊口。这么多年来,我的体会是男女学员的比例相当。好多职业女性希望把网球作为一项毕生可以从事的运动来强身健体,进一步陶冶情操。可惜的是:很少看到能有中国女人打出网球的“女人味”。  相似文献   

7.
眼前坐立行走的,是各式各样的女人,或优雅、或活力、或沉静、或外露……目不暇接,她们聚在这儿干嘛呢?环顾四周,很快看明白了,答案写在墙上——中国大饭店第三届女子网球公开赛。啊,原来是这样。有意思。把大老爷儿们都排除在外,自成一统,自得其乐,玩得  相似文献   

8.
邱硕立 《精武》2012,(18):34-35
通过对网球运动所蕴藏的快乐元素,以厦快乐体育思想的分析,认为将“快乐体育”思想融入到高校网球教学是体育教育的内在要求,并指出实现高校同球快乐教学的三大策略。  相似文献   

9.
《网球天地》2010,(1):20-23
“主编圆桌”,《网球天地》杂志社创刊20周年为球迷朋友们特别奉献的热点访谈类栏目,由本刊执行主编刘丹梅邀请中外网球人共叙话题。每期的受遨者都是中国网球圈具有代表性甚至符号化的人物,我们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来自于网球运动的快乐、激情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职业网球赛事可以说是大家网球生活中的“美味佳肴”,作为国内体育主流媒体——CCTV5利用一切资源打造网球的快乐老家,不断给大家献上最精彩的网球赛事。在这里向大家透漏一些CCTV5网球节目的“内幕”,以加强媒体与观众、读者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主编圆桌”,《网球天地》杂志创刊20周年为球迷朋友们特别奉献的热点访谈类栏目,由本刊执行主编刘丹梅邀请中外网球人共叙话题。每期的受邀者都是网球界具有代表性甚至符号化的人物.我们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来自于网球运动的快乐、激情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非常网球     
如果说,硬式网球是黄色的“精灵”,那软式网球就是白色的“天使”。它们一同演绎着网球的绚丽多彩;分别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而软式网球较之硬式网球,它更有着许多“非常”之处。 “非常”背景 日本和韩国是软式网球历史较悠久的国家,大概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普及和开展的程度很好。而软式网球走进我国是1985年的事,当时日本邀请我国高校教师去学习软网运动,由此,便把软网带进了国门。日本为了在亚洲地区推行这项运动,曾连续三年无偿提供软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9月的中网公开赛是属于世界级网球明星的,那么随后在十一黄金周举办的“05北京网球节”则是属于所有喜爱网球的人们自己的一次盛会——网球“大庙会”。“05北京网球节”由“公开赛”“网球狂欢大派对”及“网球魅力之星”评选三部分组成。“公开赛”部分由针对青少年和成人的“05首届北京青少年网球公开赛”“05首届北京网球节业余网球公开赛”及“北京高校团体赛”组成。届时,北京电视台将首次对其中的青少年比赛进行转播,所以全国  相似文献   

14.
深泽  庞季达 《网球天地》2014,(8):132-132
八十高龄的中央国家机关网协名誉主席王忠禹,每周坚持打三次网球,每当有球友后悔自己开始打球太晚时,他都会鼓励说:“一点儿都不晚,我是从60岁才开始打网球的。” 赵振平和孙孝贞,两个年龄加起来超过150岁的老太太,竟然选择参加女子双打35岁以下组比赛。两、三年前,她们还能轻松摘得一等奖,但现在,取得好成绩变得愈发艰难。“成绩不是主要的,我们就是喜欢打网球,输掉比赛我们也愿意。”两位老人,在球场上互相补位、互相鼓励、互相击掌、互相拥抱,让她们的对手都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5.
《网球》2011,(9):52-53
从布莱恩兄弟,到威廉姆斯姐妹,再到萨芬和萨芬娜兄妹,国际网坛从来不缺少兄弟姐妹齐上阵的热闹。与众多独生子女相比,雯雯和佳佳两姐妹无疑要幸运得多,因为有了相互的照顾与陪伴,她们的网球之路也多了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美国大学网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美国网协与NCAA等大学体育组织共同建立了多层次衔接的美国大学竞技网球体系,发展了以校际竞赛带动校内活动的大学娱乐网球新机制;大学网球奖学金的设立促使了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全身心投入学习训练;美国大学网球后备队伍十分雄厚;帮助青少年快乐和成功地走向社会,培养出优秀职业网球选手,是美国大学网球两个最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李石 《新体育》2008,(7):28-30
2004年雅典奥运会,孙甜甜和李婷拿到女双网球金牌的时候,体育专家们异口同声地评价是“运气”、“意外”。那时,她们打到哪里算哪里,金牌或者奖牌的目标并不明确。  相似文献   

18.
Serra 《网球》2010,(9):68-70
斯坦福公开赛只是北美硬地赛季的一站小比赛,但这一站比赛却在今年有着非凡的意义,40年前,正是在这里,九个女人因为对网球赛事存在的性别歧视不满,她们逃离了美网来到这里,自己创办了一个小型的职业比赛。这是一个小事件,却是女子网球的创世纪,她们不再受人摆布,自己冒着风险寻找牛奶与蜜,而全球最成功的女子职业体育组织WTA,也在她们的跋涉中诞生了。  相似文献   

19.
《网球天地》2010,(3):66-67
“主编圆桌”,《网球天地》杂志社创刊20周年为球迷朋友们特别奉献的热点访谈类栏目.由本刊执行主编刘丹梅邀请中外网球人共叙话题。每期的受邀者都是中国网球圈具有代表性甚至符号化的人物.我们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来自于网球运动的快乐、激情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网球公开赛可以说是反映中国网球现状的一面镜子,我国最高水平的选手和年轻的小花均参加了此次比赛,作者通过对“2012年中国网球公开赛”上中国网球运动员所取得的成绩和参赛情况,分析中国网球运动发展现状,指出男子网球落后原因和存在问题,女子网球虽有李娜扛着大旗,但年轻选手和她们有着明显的差距,女子网球已出现人才断档期,建议在重视年轻选手的选拔与培养的同时,注意提高运动员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