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一堂数学习题课的教学设计,围绕“1”的应用展开,按层次设计了三个问题,教师启发,学生操作。  相似文献   

2.
《长城》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的课文。这篇看图学文由两幅长城插图和一篇短文组成,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让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采取“读读、做做、说说、写写”的教法,进行综合性教学,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一、读《长城》,培养搜集信息能力读,是阅读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课堂上,我让学生图文对照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但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只要学生掌握课本知…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师应把这种责任意识体现在教学的主渠道—每一节课的教学中 ,鼓励、激励学生探索 ,和学生一起体验探索的艰辛和分享成功的喜悦 .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一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根据所教班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极力给学生搭建一个认识新知识、探索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目的通过这节课 ,试图达到以下目的 :1 理解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掌握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2 在转化过程中培养观察、分析及逻辑思维能力 ;3 力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体验数学发现的乐趣 .教学…  相似文献   

4.
2000年12月,笔者上了一堂苏州市级公开课《庖丁解牛》,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设计。一、以漫画激趣。上课之前,我布置学生自读课文,疏通大意,记下自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留待课堂讨论,并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庄子的生平、性格及思想。在备课时,我除了认真研读作品、吃透教材外,还特地找来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的  相似文献   

5.
进一步了解不等式的性质与公式定理,系统掌握不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培养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和探索发现的创新技能.  相似文献   

6.
时间:高三语文总复习阶段师:过去我们鉴赏了不少的古代诗词,曾概括了诗词鉴赏“三部曲”,还记得吗?生:记得。1.投入感情,解读大意。2.体验感情,进入意境。3.升华感情,拓深意蕴。师:还记得很清楚。那么,从“三部曲”可见,读诗就是要解读一个什么字?  相似文献   

7.
《中学数学教学》有奖解题擂台(82)为:设x、y、z是正实数,满足x~2 y~2 z~2=1,n是正整数,证明或否定:1/(1-x~(2n)) 1/(1-1y~(2n)) 1/(1-z~(2n))≥(n n1)~(1 1/n)(1)这个不等式是成立的,本文给出证明.证明当n=1时,由已知及均值不等式(1)式左端=1-1x2 1-1y2 1-1z2=y21 z2 z2 1x2 x  相似文献   

8.
9.
程燕 《四川教育》2003,(2):40-41
<我国的国家机构>这一课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通过学生收集大量的图文资料来丰富教材,扩大学生的信息交流量,并且每一部分留给学生活动的机会都非常宽泛.但要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让学生对这三部分内容都进行深入学习,而且要让学生有充分活动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我决定在这节课中,重点让学生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起作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感悟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赞美和崇敬之情。2、训练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语句含义的能力,学习运用比喻,夸张描写人物肖像的方法。【教学方法】朗读感悟,联想想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 古诗简练。但容含丰富。因此,古诗教学必须通过必要的途径,以展现诗中多姿多彩的形象世界、情感世界。《竹石》是一首好读易懂而又意蕴丰富的诗。诗面意思不难理解,关键是让学生领会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蕴。诗中竹、石的形象显性呈现,通过咀嚼能体味出两者的精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交流,深入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感受赵州桥是建桥史上的创举,从而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相似文献   

13.
闻一多先生的《色彩》一诗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在教学中师生均感到有较大难度。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作品难懂。这是一首意深旨广的人生哲理诗,托物言志,通过写绿、红、黄、蓝、粉红、灰白和黑七种颜色,揭示了生命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意义,表达了诗人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情怀。二是学生对此类作品差不多是首次见到,更缺乏生活体验。因此,笔者在教学该诗时,帮助学生了解了作者及写作背景后,指导学生充分诵读,然后,抓住该诗寓抽象于形象的特点,主要用以下方法开启《色彩》这道教学之门。首先,“加入”。诗偏重于抒情言志,即便…  相似文献   

14.
一、检查背诵情况。二、研讨问题。〔鉴赏性讨论〕提问:晋武帝看了《陈情表》后,备受感动,不仅欣然准奏,还“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它的艺术魅力究竟何在?生1:李密自幼与祖母相依为命,现祖母已是风烛残年,生命垂危,李密尽孝,理所当然。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只要是有良知的人肯定会为他的孝举所感动,何况是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晋武帝。生2:李密巧于心计,他写《陈》可谓是煞费苦心,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经过精心雕饰的,开篇以凄楚哀婉的笔调叙述自己的身世是他设下的情感圈套,结果使善感的晋武帝不自觉地往里钻,从而…  相似文献   

15.
《自由落体运动》一课安排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之后,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具体应用。本节的知识点并不是很多,如果满足于知识的传授,教学任务是很容易完成的。然而,本节涉及到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相关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学生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学的重点在于通过实验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进一步培养科学态度和各方面的能力。学生情况分析1.会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知道加速度的概念,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了解理想化方法,了解实验化方法,了解实验观察、分析推理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3.会在网上浏览页面、运行程序,会…  相似文献   

16.
浙教版语第十一册中,有一篇写景的章——《庐山云雾》,自1995年以来,笔多次在公开课教学中执教该课,并且在尝试中思索,在思索中孕育“改造”。现以该课第5自然段教学为例,作以阐述与说明。  相似文献   

17.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九年义务教育第十一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讲了一位哲学家在生前以如何除去旷野中的杂草为议题,给自己满腹经纶的弟子们上了人生的重要一课——一个人光有学问还不行,还必须拥有起码的美德。每个人的心灵就像旷野,如果你不用美德充实净化它,那么各种私心杂念必然会乘虚而入,占据它,污染它。  相似文献   

18.
本以《正比例的意义》新旧教学设计的对比为载体,结合了笔对于数学教学中整合目标、关注生活、自我感悟的教学设计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对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设计的感悟:整合目标,改偏重于认知结果为偏重于学习的过程;关注生活,改单一的学习内容为重视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多维性;自我感悟,改教师传授知识为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相似文献   

19.
《散诗两篇》(《记忆》《门槛》)为新教材所选散诗精品,语言隽永优美,感情强烈真挚。执教实践中,笔进行了以学生自我诵读、自我感悟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探讨,较有收效。  相似文献   

20.
朱于新 《学语文》2007,(1):4-15
对话的本质是思想和智慧的碰撞。笔者通过本教学实例进而阐明“质疑.讨论式”教学的操作环节、特点和有关注意事项。一、课堂实录首先,教师介绍写作背景、诗人情况等,为学生整体感知诗歌作铺垫。然后让学生充分自学诗歌,同桌相互讲述诗歌的主要内容,达到整体感知诗歌的目的。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