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中山所要建设的新中国,是以中华为国号的民族、民权的“共和民国”。社会经济发展上与欧美各国“从同”,又进行某种“超越”,使中国成为“实业发达,民生畅遂”的社会国家。在文化上“融贯”“中西”,作成“注重道德”、“文明、进步”、“调和、互助”、“爱好和平”、“学问立国”的文化中国。孙中山建设新中国思想是和平发展兴中国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吴元君 《培训与研究》2006,23(5):54-55,67
本文阐述了孙中山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体现在实现社会公平,提倡资产阶级民主法制观念,实现共同富裕,建立社会道德规范诸多方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在探讨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过程,正值西方国家争夺海洋霸权的时代,因而在其国家建设思想中融入了较多的海洋理念。他主张适应海洋竞争以建设"民族国家",呼吁培养"海洋国民"和发展"海洋大利"以建设"国民的国家"和"社会的国家"。他重视各国海洋发展战略,且又有选择性汲取,对当今仍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政党政治论新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党政治发源于西方。在中国,经由孙中山的介绍以及理论上的阐释和发挥,成为一种颇具特色的政党政治论。然而对于孙中山的这一理论,人们往往不愿去作积极的审视,或者将其与孙中山后来所强调的“以党治国”对立起来,借以证明孙中山晚年对于政党政治论的放弃。本文基于具体事实的分析,论证了政党政治论是孙中山所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和他的民权主义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肯定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的不可忽视的进步意义,同时指出其局限性所在。  相似文献   

5.
建党,被孙中山视为千头万绪的革命事业的三大端之一(其余两端为起义和宣传).建党的目的,就是他所说的“求天下之仁人志士,同趋于一主义之下,以同致力.”那么,孙中山是如何建立以主义相号召的政党的呢?他的建党思想和活动又有何特色呢?本文仅就中华革命党时期孙中山建党特色谈几点一得之见,以就教于方家.一中华革命党于1914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它是总结了同盟会和民初国民党成败的经验教训后建立的.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的理论视域中,孙中山的民生社会主义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然而,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的理论视域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实践视域相结合的角度来考察,孙中山的民生社会主义思想还是有很大的理论局限性,它忽略了现代化及世界历史形成的前提性条件,即独立自主、完全主权和领导有力的民族国家,这一问题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得以真正解决。  相似文献   

7.
针对孙中山逝世,中共制定了相应的宣传方针:通过宣传孙中山某些较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言行,并做出符合自己政见的解释,将孙中山塑造成一个彻底的左派革命家形象,并以此为依据扩大统一战线内部的派别斗争。中共宣传方针既秉承了其一贯的政治主张又融合了自身对现存形势的分析。中共试图通过孙中山逝世的宣传将阶级话语融入民族革命中,以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在维护统一战线的前提下争取主动,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孙中山博大精深的思想建树中,关于西部开发与建设的内容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业计划》中更着力对我国的西部建设进行了开拓性的思考和探索,成为我国西部建设的重要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很早就主张对外开放,并逐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对外开放思想。孙中山提出对外开放的目的在于“以图中国富强也”,其开放的范围十分广泛,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丰富了近代革命建设的思想宝库,对于我们当代经济建设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1 3 1 91 6孙中山、黄兴发生分歧 ,及至在组织上分离 ,有其历史、现实和思想根源。他们的聚散离合对后人应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孙中山一生致力追求的政治目标。国民党一大以后,孙中山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系统地论述地新的三民主义理论的同时,多角度地阐释了建立资产阶段民主共和国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2.
作为辛亥革命时期的领袖,孙中山的思想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孙中山各种场合的言论中反映的民族思想及其转变历程,从而更加细致地说明了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的民族认同情况。  相似文献   

13.
民国初期孙中山立足于巩固党基、维护民主共和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政党伦理思想。其核心围绕“修明党德”展开,提倡党员明白党义,遵守党德,服从命令,立志做大事,努力“替众人来服务”,“为中华民国求幸福”。而严格政党纪律,加强党员道德修养,提高文化取舍能力,为达此目的之必要途径。这一思想是其近代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礼法伦理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完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是一个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大规模建设方案,它体现了中国人民改变自己国家贫弱状况的决心,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宏伟气魄和远大理想。《实业计划》中有许多值得研究和珍视的先进思想,它是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一份重要遗产。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最早接触、研究并热情宣传社会主义的人之一。孙中山社会主义理论即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旨归是消除资本主义弊端。这一理论是20世纪初中国人追求和探索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峰,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建设现代中国的理论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第一个重要部分是关于怎样救中国的理论——三民主义,其目标是要通过对西方先进国家的学习,使中国从一个落后低下的简单社会和中世纪国家变成一个兴旺强大的现代社会和现代国家。这一理论的另一重要部分,是关于怎样建设中国的系统理论,在一系列论著中,孙中山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三方面,为现代中国的建设规划了基本的蓝图和轨迹。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从1911—1937年,中国现代国家架构基本成型,国家实力提升、现代化步伐加速。  相似文献   

17.
公民教育也就是塑造理想国民.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民主政治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孙中山的公民教育思想也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孙中山的公民教育思想由培养国民意识、规复国民人格、养成国民能力、振作国民精神、提高国民素质五方面构成.培养国民意识就是培养国民的国家、民族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规复国民人格,首先是规复做人的尊严.此外,孙中山还谈到了道德人格,以及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养成国民能力,就是培养国民行使权力的能力.振作国民精神就是培养国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具体而言,孙中山特别强调了乐观进取、力行冒险、发扬传统优秀精神.提高国民素质方面,孙中山主要强调了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精神文明素质.孙中山的公民教育思想既具时代特点,又有鲜明个人特色.其最大特色就是紧贴实际,注重操作.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灾荒与贫困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孙中山认为,反帝反封、建立贤良政府是救治灾荒的根本出路,并提出政府主导、振兴实业、发展交通、革新技术等具体措施。孙中山社会救助的思想及实践,体现了他作为民主革命先行者的远见卓识和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出于革命需要探讨“知行”问题的哲学家,他突破传统观点,大胆创新,扩大了传统的“知”、行”概念,丰富了它的内容,继承并发展了“行先知后”的唯物主义观点,提出“知难行易”,孙中山的知行观虽有局限,但他的研究在认识论上具有划时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王万里 《培训与研究》2007,24(10):74-75
孙中山不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也是中国20世纪最杰出的法律思想家。五权宪法是其法学思想精髓。其主要内容是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分离,主权在民,人民享有政权,政府只享有治权。五权宪法思想具有民主性、科学性、民族性、人民性、超越性等创新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