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人称”     
本文所谈的人称,就是指用某种人称去写作的“人称”。即我把“我”写进作品中去,称为第一人称;我把“你”写进作品中去,称为第二人称;我把“他”写进作品中去,称为第三人称。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我们通常用“我”“我们”“你”“你们”“他(她)”“它”“他们(她们)”等表示.古代汉语是否也有这样的人称代词呢?其实我们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人称代词,其功用也是用来代替人或事物名称.它同样有第一、第二、第三之分,同时还有己称、旁称和尊称等.  相似文献   

3.
写作人称与指代人称常被混淆,其实二者根本不同。指代人称,意即指示替代具体个人的称谓,反映的是人际关系。指代人称按其施指主体与受指客体的不同,可分为第一人称(自称)、第二人称(对称)和第三人称(旁称)。第一人称表明主体和客体是同一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中。晴雯不慎跌断了宝玉的扇子.遭宝玉指责后甚是气愤。这时,袭人便过来劝说。  相似文献   

5.
宋元时期的人称代词,虽然各种形式混同,但已渐趋规整:"我、你、他"已成为三种人称代词的主要形式,其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也基本一致。那些代词的非主要形式,逐渐退出显要位置并不断消失,成为转折过渡时期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6.
说明:为了节省篇幅,“修饰语”(The modifier)写作“M”,“人称代词”(The personal pro-noun)写作“PP”。现代汉语里,PP前面能不能加M,是语法学界比较注意的一个问题。近几十年来,有关这一问题,不少语法著作,直接或间接、或多或少地有所论述。但是,诸说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三种意见: 其一。PP的“特点是不受任何词类的修饰”,倘若在其前面加M,则是“非常别扭”和“完全没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的一篇冷峻如铁、热情如火的讲演词。它是声讨反动派的檄文,是赞颂烈士精神的颂歌,是呼唤斗争的号角。1946年7月11日,著名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社会各界人士在云南大学礼堂召开追悼大会。在这个大会上,闻一多先生面对特务分子的破坏捣乱,暗杀恐吓,抑制不住满腔怒火,拍案而起,发表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讲演。闻一多先生在热情而愤激的讲演中,不断变换人称,辅之以不同语气,旗帜鲜明地贯注了强烈的爱憎感情,大大增强了讲演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英语中人称代词分为主格代词和宾格代词,而且从拼写上的区别就能知道它们的各自用法。但是,它们的区别可不是这么简单,本文试结合典型例句来讲解它们的"非典型"用法。1.在英语句式中,人称代词作主语时,一般情况下,要用主格,但当人称代词用在下列两种句子中作主语时,习惯上用宾格,而不用主格:①不带谓语动词的句子中;②不带限定谓语动词的不完全结构的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英语中人称代词分为主格代词和宾格代词,而且从拼写上的区别就能知道它们的各自用法。但是,它们的区别可不是这么简单,本文试结合典型例句来讲解它们的“非典型”用法。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行政区划上看,大冶市也有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与阳新、通山同隶属江西,亦多有共同的赣语特征。隶属于赣方言的大冶方言内部复杂,粗分可划为城关、大箕铺、湖山、金牛、保安五个片。本文主要浅析大冶金牛方言的人称代词(称谓)。  相似文献   

11.
一、《狂人日记》在这里(按,指五四时代的《新青年》杂志)发表了创作的短篇小说的,是鲁迅。从一九一八年五月起,《狂人日记》,《孔乙已》,《药》等。陆继的出现了,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又因那时的认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12.
冯梦龙作为一位有影响的通俗文学家,他在文学上的贡献决不仅仅限于简单的收集编纂。事实上,冯梦力在编纂、加工、整理那些历史上流传下来或当时流行的故事时,是不可能排除其自我思想意识的,冯氏是具有改良主张的文人,特别是在提倡通俗文学方面有许多独到的见识,他的那些社会思想,文化观念在他所编纂的作品中是有着鲜明体现的。一、婚姻、爱情、友谊题材冯梦龙对子婚姻、爱情的态度具有反封建性,他对于父母之命、媒妁之百的婚姻深为灵感,主张婚姻自由;“男女相悦为婚,此良法也”。用今天的话说,他是主张自由恋爱的。正是基于一点…  相似文献   

13.
复合人称是指在一个人称短语中同时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称。例如youandI就是一个复合人称短语,它当中同时含有you(第二人称)和I(第一人称)两类人称。我们做练习时经常会碰到由复合人称要转化为单一人称的题目,不少同学总是搞不清楚究竟用第几人称的代词来代替它。  相似文献   

14.
普罗科菲耶夫生于1891年,1917年起侨居国外,1932年回到苏联,逝于1953年。他创作上的特点使他在苏联享有盛名。他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农艺师,母亲是音乐爱好者,普罗科菲耶夫最初就是跟他的母亲学习音乐的,后来跟格里埃尔学习过。九岁时他创作了《巨人》儿童歌剧,脚本是自己写的,角色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也谈“定语+人称代词”结构的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古代学课的改革可分为两个方面: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作品为主。应深入挖掘其思想内涵和其中的人性表现;教学形式上应采用启悟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和对作品内涵的把握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7.
18.
写文章要抒发感情,怎样使用人称是关键。使用第一人称抒写,是一种直接的表达方式,它可以把文内的人物或事件写成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或"我"的所见所闻,使人感到真切,便于作者直接抒发感情;使用第三人称,通过客观的叙写,让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变化展示在读者面前,从中渗透出作者的感情倾向,较为灵活自然;而有的抒情段落,会突然转换为第二人称,作者直接与所写的人或物进行对话,交流感情,这其实是一种抒情的特殊方式,从修辞角度讲属于"呼告",它更能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  相似文献   

19.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  相似文献   

20.
人称代词探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些人称代词的用法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人称代词在某些语境中有特殊的含意和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