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郭沫若研究这块拓垦已久的园地里,卜庆华先生辛勤耕耘了二十来个年头,1980年出版了《郭沫若研究评传》,是新时期“郭学”园地的报春花;1986年的第二部“郭学”专著《郭沫若研究札记》面世,为万紫千红的“郭学”园地添彩增辉;新近又由首都师大出版社推出了他的“郭学”研究三部曲的第三部《郭沫若研究新论》(以下简称《新论》)。学术研究贵在创新,最需要超越前人、另辟医径的胆力和独具慧眼、别立新说的见识。卜庆华先生正是具有这种阻力和见识的研究者,他旁征博引,钩沉发激,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视角对“郭学”进行了广泛深入…  相似文献   

2.
伍世昭的《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是郭学研究中一部有学术力度的新作。敢为人先的崭新命题,中西诗学互动原则中以个案的思索而洞观全貌的创意,诗学与创作实践“互证”的理路,都使得该著在郭学研究中具有新的开拓意义。此外,严谨而肯綮的论证,清新朴实而流畅的语言,严谨扎实的学风也使得该著具有可读性。  相似文献   

3.
反思“文革”中的知识分子,不能不提郭沫若。有人称,作为一代文化名人,郭沫若的成就和失误都达到了他同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最高程度。成就不好说,他的《青铜时代》、《十批判书》都是“文革”前的产物,“文革”中硕果仅存的《李白与杜甫》一书对杜甫的诋毁,今天看来显然有政治投机的成分;而他的失误的典型性,则随着时光的推移显得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4.
1982年经教育部和煤炭部批准,中国矿业大学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矿业安全本科专业(矿山通风与安全);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全国第一个获得安全技术及工程博士与硕士授予权;1993年该学科被批准为煤炭工业部重点学科;1996年矿业安全工程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起步;同年,经国家有关部委审核批准,该学科承担了“211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矿业灾害防治”。十多年来,创立与建设了矿业安全学科从本科到硕士、博士三种不同层次的教学体系;建设了专业课教学实验系统与装置和现场实习基地;编著并出版了国内第一套矿业安全本科…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和闻一多二人在对待作诗的态度上截然不同。郭沫若作诗,主张“写”;闻一多作诗,则主张“做”。“写”和“做”在这里各自具有着其特殊的含义。“写”就是郭沫若所说的“自然流露”;而“做”则强调艺术上的加工追求。郭沫若为强调“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时候”,他说“诗人的心境譬如一湾清澄的海水,没有风的时候,便静止着像一张明镜,宇宙万汇的印象都活动在里面。”那“大波大浪的洪涛便成为‘雄浑’的诗,便成为屈子的《离骚》,蔡文姬的《胡茄十八拍》……小波小浪的涟漪便成为‘冲淡’的诗。  相似文献   

6.
自从 198 6年上海交通大学首先提出“校园文化学科”建设以后 ,在教育界第一次出现了“校园文化”这一文化概念 ,接着全国的高等院校纷纷举办“文化艺术节”或“校园文化建设月”。“校园文化”热逐渐成为学校内外的重要话题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它已得到了教育部门、文化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认可 ,也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但作为学科理论要素之一的“校园文化”的定义却有不少令人困惑之处 ,本文试就“校园文化”的定义谈点粗浅的看法。什么是“校园文化” ?国内学者给出的定义有数十种 ,代表性的观点有如下几种 :一是“体现说…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郭沫若研究中最富价值的课题是揭示“球形天才”的创造之谜。本文从思维方式角度切入,突破了前人的“泛神论”问题上达成的“共识”,认为“泛神论”是一种原逻辑思维,是郭沫若创造性思维运思方式的生长点,并从创造学的角度分析了郭沫若的创造性特征,以期为郭沫若研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的丰硕成果──简评三本《高等教育学》别必亮近十多年来,高等教育界的同志们从高等教育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研究高等教育的不同问题和规律,使高等教育学学科逐渐成熟和完善;还相继出版了近10部高等教育学专著,这些著作是高等教育学...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的郭沫若研究最迫切的课题是打通"学科墙",把分割在各个学科领域内"不同"的郭沫若还原为一个统一的郭沫若。其中,思维方式是一条可以贯穿郭沫若整体的红线,思维方式的相通是理解的真正基础。在郭沫若的学术研究中,首先是研究者的思维方式陷入了循环论的"怪圈",另外,从郭沫若早期的文学思维看其后来的史学研究,可以发现郭沫若独特的学术"天赋",并在其前期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郭沫若学术领域内的"对称"思维。这使得郭沫若的古文字研究和对古文字学的学科系统的建立都有着超越性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秘书工作渊源很长,但作为一种学科来研究和建设还只有十来年时间。近年来这门学科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设立秘书学专业的高校已有200多家;专业杂志十余种;不少省市还成立了秘书学会。一秘书学的研究大致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第一  相似文献   

11.
近来,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有专家指出,学前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应在注重实践及实践研究的良好传统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努力构建学前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学前教育理论工作应从多学科融合的角度研究学前教育,努力建构学前教育学科的概念体系;学前教育理论工作应以更开放的心态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促使学前教育研究从经验走向科学。的确,从“学术生态”的角度考察学前教育学科的建设,我们不难看出,学前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都还缺乏自己的学术范式。理论研究的层次性和实践研究的针对性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相比于那些发展成熟的学科而言,其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较薄弱,教育哲学层面的研究亟待加强。有鉴于此,我们特地刊发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晓东研究员的这篇章,以期引发学界对这类问题更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梁漱溟作为20世纪新儒家的开山人物,对心理学学科有着自己深刻独到的理解。他认为,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具有核心或中枢作用的“中间学科”;心理学的学科地位应尊为“百术之首”;此外,他还对身心关系、心理健康、心理发展、学习心理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理解。  相似文献   

13.
古今中外,在科技、学术、文学等诸多领域,有这样一种“怪”现象:长期在一个行业苦苦钻研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一些“外行”却能在自己原先陌生的领域里成绩斐然。例如,奥地利的天主教神父孟德尔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美国画家莫尔斯发明了电报;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发现了一种生理现象———色盲;美国两位自行车修理工莱特兄弟是飞机发明者;鲁迅、郭沫若等原来都是学医的,后来成为文学、史学领域的“高手”;古往今来大学中文专业出来成为作家的似乎不多见,而许多作家原来却是工人、农民、战士或其他领域的人……如果说,那些长期在某…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或者认为郭沫若在“五四”时期对孔子的评价带有“主观随意性”,或者认为“五四”否定孔子是错误的,而郭沫若对孔子的崇高评价是科学的。这两种对立着的观念都只看到了郭沫若对孔予以及儒家文化崇拜的一个方面,而没有从两者的内在联系上深刻把握郭沫若对孔子选择的价值意义。郭沫若对孔子及儒家文化的认同,是他生活体验的选择、文化创造的选择和国学研究的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郭沫若是20世纪评价褒贬反差最大的化名人。一度沉寂的郭沫若研究近来突然“火爆”起来。究其本质而言,这种“火爆”其实是一种混乱。目前郭沫若研究中的迫切课题是探索郭沫若的精神结构,弄清所谓郭沫若“人格现象”的内在原因,使郭沫若研究尽快走出目前的混乱局面。在互渗思维基础上形成的“返祖”情结与当代意识的融合是郭沫若精神结构的突出特征。郭沫若的学创作、学术研究乃至人格现象都可以从这里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三、思想与艺术特征“为艺术而艺术”最初是在创造社发难的,其出发点不外乎就是浪漫,一方面全部地推翻中国文学的正统,一方面全部地承受外国文学的影响,本来的文学观念可以用“文以载道”来包括,现在的则是要把文学当作艺术。这一变化可是非同小可,因为不但从那以后中国文学根本改了模样,即是以往文学的历史估价,都要大大的更动。当郭沫若还在日本留学时,日本报纸介绍中国新文学运动,曾以他的短诗《死的诱惑》为例。厨川白村还称赞过这首短诗,说是中国的诗已表现了一种现代的情调。郭沫若是以诗人著称的,但他写小说也很早。在创…  相似文献   

17.
一为什么要研究这一课题?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都有自己一套思想、方法作为它的骨架和灵魂。没有思想、方法的学科就等于没有灵魂的学科,也是“混乱”的学科,就无法供人们学习和运用。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是一个似乎清楚,又似乎不清楚的问题。八十年代末有关专家已提出了这一问题,但仅说明了数学思想、方法对学好数学的重要性,还没有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和外延下出正确的定义,更没有人对“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数学上的作用,以及如何贯彻数学思想、方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出回答。上述问题正是本课题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昭君在马致远、郭沫若和曹禺的笔下分别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在马致远的《汉宫秋》里,她是一位富有民族节烈光环的明妃;在郭沫若的《王昭君》里,她是具有叛逆意识的娜拉;而在曹禺的《王昭君》里,她又成了肩负民族和解使命的阏氏。这不同的形象,分别是作者所处时代的不同时代精神的映现。但这三个形象有一点相同的是,她们都是中国传统的“士”的精神的载体,不过这种“士”的精神只是一种守成性的,而不是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19.
分形世界     
分形是20世纪初出现的一种研究对象,当时是数学象牙塔中少数奇才发现的“数学怪物”,是不入数学研究主流的“病态”的图形,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但是到了20世纪末,情况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今天,分形已成为一门严肃的数学分支,成为严肃数学家的研究对象;成为一门艺术,一门有着广泛应用的艺术;成为一种工具,图象压缩、信息传输的工具;成为一种上帝创造的指  相似文献   

20.
闲翻旧报,在1998年10月24日的《光明日报》上,刊载了郭沫若上学时的两份成绩单。一份是宣统元年即1909年的,郭沫若时年16岁,读初二。这份成绩单是:“修身35分;算术100分;经学96分;几何85分;国文55分;植物78分;英语98分;历史87分;国画35分;地理92分。”另一份是1911年即辛亥革命那一年的,其时郭沫若在四川官立高等中学堂求学。这一份成绩单是:“试验80分;品行73分;作文90分;习字69分;英文88分;地理75分;代数92分;几何98分;国画67分;体操60分。”审读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