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诗经》获誉世界最美的书由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主办的2010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日前揭晓,中国古籍经典《诗经》荣获世界最美的书称号。这是中国图书连续第七年在此项代表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图书设计评奖活动中获奖。  相似文献   

2.
(一)《诗经》获誉“世界最美的书”由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主办的2010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日前揭晓,中国古籍经典《诗经》荣获“世界最美的书”称号?这是中国图书连续第七年在此项代表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图书设计评奖活动中获奖。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紧抓时代脉搏,放眼全人类的发展所提出的伟大战略构想,是我国新时期极为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探寻和思考"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下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问题与对策,对深化我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5.
张坤  应民 《高中生》2010,(9):24-25
由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主办的2010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揭晓,中国古籍经典《诗经》因其典雅、质朴而创意独具,获得评审专家的青睐,荣获“世界最美的书”的称号。这是中国图书连续第七年在此项代表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图书设计评奖活动中获奖。  相似文献   

6.
要建设好“中华文化与传播”课程,需要从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筛选、教学方法选用、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运用等方面进行全面革新和重建。妥善处理好时间与空间、素质与能力、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从课程建设方面对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张雅婷  赵丹 《英语广场》2022,(35):51-55
大学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而这一能力对广泛传播中华文化有着重要作用。目前,部分高校的大学外语教学难以实现这一目标,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转变这种现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树立起将外语教学和中华传统文化融合起来的意识,抵抗外语教学中的“熵增”现象。本文基于熵增定律,从“抵抗熵增”视角探讨大学外语教学,旨在为中华文化传播寻找新的途径和方案。  相似文献   

8.
2013年1月18~22日,“第五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究生论坛”在厦门华侨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围绕“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华语文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播”展开了专题演讲、优秀论文发表、小组座谈讨论,从华语本体与华语文教学、“三教”问题、现代教育技术、中华文化传播以及华文教育发展现状等多方面,交流、分享了研究理论和成果,促进了华文教育学术水平的提高,推动着整个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林嵩 《林区教学》2023,(9):27-30
传统的大学新闻传播学科教育注重新闻学和传播学的本体理论学习,以及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新闻采写实务,因此国学通识教育在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中往往处于次要地位。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和思想观念的混杂碰撞,新闻生产需要插上中华文化的“翅膀”,从社会历史维度看待新形势,方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新挑战、回答新问题,新闻作品才不失深度、高度和温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博大精深,从未间断。在此,我想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主要精神及其现实意义。一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提倡人们应该效法日月星辰刚健运行那样奋斗不息、积极进取,坚持独立意志、人格尊严和做人  相似文献   

11.
一年一度的"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到2012年已是第10年。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大家,感动了华夏儿女。平凡的人们在不同的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一个信念,"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人民。"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2013,(8):1
正指导单位: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社主办单位:人民网大学生杂志社时间安排:2013年3月~5月参选对象:全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所有注册的中国籍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参选要求:参选人在热爱祖国、敬业奉献、勤奋学习、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热心助人、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方面表现突出;参选人事迹应主要集中在2012年;曾受到党和国家及各有关部门各级各类表彰的优秀大学生也可参加评选。  相似文献   

13.
朱大伟 《家教世界》2012,(14):121-123
笔者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从所担任的留学生《中国歌曲欣赏与学唱》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总结出:通过经典的中国歌曲,包括中国民歌、流行歌曲以及根据中国古诗词编曲而成歌曲的欣赏与学唱,可以让留学生们深刻感受中国社会的风土人情,在教学过程的"导入"环节中,应该设计新颖,找出和课程内容相关的"故事点",运用"讲故事"的方法,这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育人的根本问题首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问题,中国语文的课程性质与教育特点决定了中国语文课程改革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根。离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国语文教育就势必失去其形,也失去其魂,其改革就极有可能迷失方向。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影响、渗透下,我们更应正视这样一个事实——“现在世界各国、中华大地、港澳台同胞正以前所未有的兴趣关注中华文化”(许嘉璐《中华文化承传》序)。中华文化正呈现出光照世界的绚烂色彩,对世界现代文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表明,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之根,也是世界走近中国、中国融进世界之源。据此,探索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课程改革的关系十分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15.
《当代学生》2013,(Z1):22-25
2012年,最振奋中国文坛的大事莫过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从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颁发,至今已过去了一百多个年头。在这一百多年中,中国人民对诺贝尔奖的热望逐日剧增,几乎成了一个"心病"。而莫言的获奖,无疑是为整个中华民族打了一剂"强心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重温那荣耀的一刻,回顾百年来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的"恩恩怨怨",也展望诺奖在中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从教师职业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教师在中国社会的特殊角色,从中体会到中国教师在中华文化漫长变迁中构筑起的神圣“师道”,中华师道中的丰富内涵让我们深感中国教师所体现出的职业精神信仰的神圣。寻找中国师道精神的原型,进而探讨中华文化的独特生境中本土化的教师职业精神信仰。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民族之根,而语言又是文化之魂,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课标语)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然而,有些老师认为,跟小学生讲文化,讲中国文化,讲中国古典文化有些不切实际。但著名特级教师、诗意语文的倡导者王崧舟老师始终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与理念,并积极践行,为语文教改树立了一面立场鲜明的文化旗帜。下面试从王老师的课堂教学、文体解读和个人文化素养等不同层面对此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18.
“天线与电波传播”是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是电磁场理论课程的深化与应用拓展,更加注重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课程知识与工程实际联系程度,在课程教学中采用电磁仿真模型、图片、动画、现象对抽象概念和烦琐公式进行具象讲解,让学生掌握使用电磁仿真进行天线仿真设计的方法。通过在课程中运用电磁仿真有利于化抽象的概念为具象、动态的图像、增加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氛围,拓展课程形成性评价的维度,有利于学生运用电磁仿真强化课程知识理解,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消除对课程学习的恐惧情绪。运用电磁仿真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效率和兴趣,使学生走出课堂就能走向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9.
青年大学生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在跨文化交际中,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语传播能力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为文化意识不强、文化知识欠缺和交际能力薄弱三个方面。新媒体时代,探索新的传播方式有助于大学生增强文化传播意识、提升英语表达能力和缓解交际焦虑心理,从而更好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下,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有利于增强文化交流,消除文化隔阂;随着“走出去”,中资跨国企业在落地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同时,也带动了体育文化、饮食文化和自媒体文化的嵌入融合发展。有利于展示良好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夯实互信基础,助力共同体建设。体育文化赛事嵌入为文化对外交流提供了组织基础,饮食文化以“民以食为天”的基本需求增强了沟通基础,而自媒体嵌入采用信息化手段缩短了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从实践来看,进一步强化中国企业参与文化对外交流的广度、深度,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还应进一步优化路径,通过体育文化嵌入更加组织化、饮食文化嵌入更加体验化、自媒体嵌入更加丰富化等,推进中华文化对外交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更好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