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教学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本文试图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就是从文化学、心理学以及人类学的角度对教材中的作品进行意蕴分析,从而使小说教学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多元要求。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材有"外国小说鉴赏"单元,新课标中《外国小说欣赏》选修课的探究性学习也是当下人们讨论的热点,基于此,研究中国语境下女性主义翻译特点对学生欣赏外国小说、提升鉴赏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当下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小说选文部分与原文的差异出发,在深入对比原文与选文差异的基础上,探究二者的差异对师生在进行"教与学"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以及影响,并探寻语文教师更好的教学途径,总结如何使学生对文本理解更加全面的策略,由教师学生两方面着手分析并探究,进而促进中学语文中外国小说"教与学"过程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晓丹 《现代语文》2010,(10):146-146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作品选编的发展沿革是随着我国语文教育史、语文教材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外国作品作为我国中学语文教材中特殊的一部分,了解以往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它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情况,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个部分,为当今语文教材编写和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不在读法方面多注点儿意,阅读十个选本也是徒然,不用说一个。”而《外国小说欣赏》就是试图在“读法”方面有所突破的一本教材。它根据小说的基本元素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就其中一个元素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这种以小说知识为关键词编撰教材的方式在国内中学语文教材中颇为罕见,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小说选文占有比较大的比重,所选的小说以短篇为主。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小说选文在契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考虑到选文的多样性、经典性与时代性,小说选文按主题和体裁进行混合编排。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人教版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中“情感”话题的第二篇文章,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以及小说对情感的不同处理,考察小说的情感元素及其与作品内容、题旨的关系,了解现代小说的情感状况。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不在读法方面多注点儿意,阅读十个选本也是徒然,不用说一个."而<外国小说欣赏>[1]就是试图在"读法"方面有所突破的一本教材.它根据小说的基本元素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就其中一个元素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这种以小说知识为关键词编撰教材的方式在国内中学语文教材中颇为罕见,它为切实提高学生欣赏外国小说的能力提供了较为便捷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小说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了不少的小说作品,为了突出小说教学的重要价值,统编教材在课后习题的编写中体现了教材编者的教学倾向与意图。对此,本文对初中小说的课后习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小说教学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外国小说欣赏》作为选修模块的教材,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陌生度的。尽管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已接触过不少小说,但较系统成规模地接触外国小说,这还是首次。长期以来,很多教师由于受到了"读是为了写"等旧教学理念的影响,忽视了小说教学,也不愿对此作认真研究。传统的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是北大曹文轩教授主编的。他以文学研究者和作家的双重视角。选取了很多经典外国小说,基本是19到20世纪之间的现当代小说家的作品,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了阅读兴趣。面对新型的教材和陌生的作家作品。教学中非常需要相关研究资料作参考。本文以其中的课文《炼金术士》为切入口,以故事原型研究和对比研究为方法.作些梳理探究,供师生参考,并希望能对本教材的教学实施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人教社的《外国小说欣赏》被浙江省高中新课改确定为选修模块统一使用,这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收编的16篇小说内容丰富,流派众多,创作手法多样。然而外国小说教学有许多困难,中学教师文学知识陈旧,特别是外国现代派小说知识缺失,对外国小说的各种类型及其特征认识不够透彻,以致教学内容难以把握,教学有效性难以落实。到底如何才能摆脱《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的尴尬,真正落实《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写作是推动《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3.
小说是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习惯列人的主要文学体裁之一。因为小说不仅有生动的故事情节与典型的人物形象,更在于它往往能深刻地揭示某种哲理——小说的主题。读了教材,同学们知道了一些关于小说主题的常识,如小说主题具有模糊性、多样性和哲理性等特点,小说主题的形成跟作品与读者有关,而跟原作者无关,等等。  相似文献   

14.
进入了新的世纪,中学语文教材也终于有了新的面貌.新版高中语文教材编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西方现代文学作品,是非常有利于培养中学生文学鉴赏力的举措.这些作品的入选,可以让中学生通过对具体文本的阅读体验到小说艺术的多样性,以便较全面地认识世界文学的丰富多彩,从而使学生摆脱对小说叙事的单一审美认识,不会再把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情节模式当做小说的惟一形态,而是去重新认识小说叙事艺术的美感.本文试图通过对<墙上的斑点>的解析,来认知"意识流小说"这一样式.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浙江省高中语文课程的安排,学生在高二下学期将研修人教版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目的是让学生初晓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这符合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第12点"理解多样文化。通过学习语言文字作品,懂得尊重和包容,初步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正因为文化的多样化与异质化,学生在学习外国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分析鲁迅小说及金庸小说的特点,指出金庸小说进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优势,认为中学阶段只是学生走向鲁迅的初级阶段,并不宜学习鲁迅内涵较深刻的作品。所以那些晦涩难懂的部分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被删而被金庸作品所取代,符合语文教育的宗旨和规律,体现出当今中学语文教材的价值取向。我们要正确理解和看待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中学的语文教材中出现了很多古典白话小说。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它们纳入到我国中学教育当中,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时,也是对古典文学的学习和理解,提升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本文阐述了我国中学语文古代白话小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创新中学语文古典白话小说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希望对中学语文教学有所借鉴,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集宁师专学报》2015,(4):22-25
微型小说凭借其短小精炼,寓意深远的优势,越来越受人们青睐,不仅本土的微型小说方兴未艾,外国优秀的微型小说作品也大量引进。而关于微型小说的翻译艺术研究却寥寥无几。本文旨在赏析外国微型小说汉译的第一代译者张白桦的作品中的翻译艺术。  相似文献   

19.
表现主义大师卡夫卡的小说向来以晦涩著称,个别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后,针对这些作品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时有讨论文章发表。如朱前珍老师的《缘何骑桶——〈骑桶者)虚构艺术解析》(以下省称朱文)。细读该文,发现其论述到的一些具体描写,与我依据小说文本作出的理解有颇多差异,而这又涉及怎样理解该作品的一些核心问题,特撰文讨论。  相似文献   

20.
京味派小说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浓烈的平民化色彩,更在于其通过口语化的幽默语言来表现的一种雅致、含蓄、舒展、雍容的北京文化。作为京味小说的源头,老舍以其作品的"北京味儿"、幽默和以北京话为基础的通俗、凝练、纯净的语言,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本文试图从京味派小说概述、老舍作品中的"京味"与幽默和小说中的"京味"与"京味"中的小说三个方面展开对京味派小说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