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将牛顿第二定律在某个任意方向的分量式进行恒等数学变形,证明合力、位移、速度在该方向的三个投影之间存在类似于分量形式的动能定理,并对如何正确应用这种形式的动能定理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冯延巳词继承了花间词的传统,在冯词中常会出现,梦、双燕、双鹊、孤屏、巫山春色等意象,这些特定的意象构成了冯词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读者深入到作者所设定的情境中去,体会词人的喜怒哀乐.其中,“梦”这一意象就别具特色.  相似文献   

4.
“吱——”的一声,门开了一条小缝,投进一缕光,一双贼溜溜的眼睛透过这缝左探探,右扫扫,像在寻找什么,终于忍不住打破这异样的安静,小声地喊:“有人在家吗,心怡同学?”我猛地从书中探出头来,对上那双眼,充满怒气。门口的老爸立马颤颤地说了声:“你妈找你大扫除。”然后开溜了。  相似文献   

5.
沈雅源 《湖南教育》2003,(15):41-41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自问自答”属于发现学习,也就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完全是一种自主型的学习方式。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求知,其效果当然要比被动接受好得多。养成好学的习惯。“自问自答”的前提是深入钻研。钻得越深,问得越深,答得也越深。如果每篇课文都这样钻研,都这样“自问自答”,那么,学生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而且养成了好学的习惯,终生受益。培养创造力。在“自问自答”起步训练的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肤浅。随着训练的逐步深入,学生提出的问题也逐渐显出深度。他们在学习中最喜欢用的表述是“…  相似文献   

6.
周应传 《双语学习》2007,(10M):211-211
中国的文字在世界语言文字中属于意义最为丰富的字体之一,就因为中国语言文字的意境丰富,才造就了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留下的不朽文章,就是中国文字的神奇组合。汉字因此成了世界上最难懂、最神奇、含义最丰富的文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认知心理学的多重编码理论,分别从是形码(生物简图)、意码(关键概念)、声码(听和读)和动码(动手操作)四个维度,举例说明多重编码对于提高学生生命科学记忆水平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江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论述,构成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新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建设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这篇论文以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就其与莫尼卡·莱温斯基的性丑闻事件所发表的公开演说“我犯了罪”为倒,分析了总统认同的复杂性。克林顿运用宗教和公共讲话文体把其身份与各种听众区分开来,从而保持其作为总统的身份。  相似文献   

10.
怎样才能快速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这是很多同学经常问的一个问题。答案有很多:多读书,多练笔,多看优秀作文……其实,作文升格也是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一个方法。一篇中等作文经过分析修改,继而成为一篇中上等的作文,这个修改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所谓"文不厌改",在修改中找到自己的症结所在,然后加以润色改进,不知不觉中,你的写作水平也会有质的提高。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升格"前后的作文。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扼要概述了“知识经济”向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和对新型教育模式的企盼;着重考察了苏俄几代人的“多重结合”的教育构想;并对“知识经济”作了五则解析,提出了回应“适应经济”挑战的四点教改设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德育》2012,(6):73-75
叶湘伦是淡江艺术高中的一名插班生,他的父亲是该校的一名教师。这一天,同学带他参观学校,他与路小雨相遇了,纯纯的爱情故事由此发生了。没有什么朋友的小雨,选择了向教导主任叶老师毫无芥蒂地倾吐,而叶老师为了使小雨能够得到同学的帮助,却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班长。叶老师做得对吗?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西游记》中人物的"哭泣"这一行为入手,首先分析了其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作用,并藉此延伸开去,挖掘出其在形象塑造方法中的创新意义之三点:使小说的形象和内容形式都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破除了把人物角色特征类型化的形象塑造框架,并打破了沿袭已久的二维模式的形象内部体系。同时,哭泣行为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增强了全书的喜剧色彩,"哭泣"词语的运用亦表现了作者的语言功力及文采。而其在体现作者现实主义的写作思想方面更是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所有这些,都丰富了我们对全书艺术性及思想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基层党员干部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就必须在学懂弄通、躬行实践中统一思想,并 在工作中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具体化。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阶段,有一些题目,乍一看无法下手,或者说用常规的方法很难去解决。如果能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1"在小学中有着多重意义,可以是单位"1"、1个计量单位、1倍量、1份数、1个整体……,只要我们能巧妙地用好"1",有些题目就能轻松、巧妙地解决。1  相似文献   

16.
翁海桂 《考试周刊》2009,(11):27-28
“处子情结”源于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贞操观,后来由身体的不可玷污演化为人格的不容玷污,屈原的悲剧就是由“处子情结”带来毁灭的个案。本文试从心理学角度来阐释屈原“处子情结”的思想根源及表现。  相似文献   

17.
林美凤 《化学教学》2013,(10):34-37
本文以"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教学为例,采取多种表征方法,进行"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认识,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和感悟化学基本观念,逐渐地形成化学基本思想、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集多重身份于一身,在学生面前要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在于根据题设条件找寻恰当的等量关系,对于某些应用题,巧用"总量等于各分量的和"这一等量关系,可顺利地列方程.  相似文献   

20.
据说,美国媒体在报道国内新闻事件的标题中,一般不提当事人的社会身份,尤其是所属种族,以避免由此导致的“类偏见”。因为当事人的身份是“群体”和“阶层”的指称,它会产生扩大效应,直接影响到公众对其所属阶层和具有相同身份人群的相应的社会评价。去年,北京动物园发生“黑熊事件”,一些新闻媒体报道此事时使用了这样的标题:“大学生,你干吗跟熊过不去!”把发生在一个大学生身上的事情扩大到了所有具有大学生身份的人身上,很容易引起公众对大学生群体的消极评价,导致“类偏见”。由此我们联想到,在教育领域,“类偏见”的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