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创设情境 ,激发导入古人云 :“山得水而活 ,得草木而华 ,得烟云而秀媚。”作家谢大光具有发现美的眼光 ,他以细腻的笔触记叙了游览鼎湖山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重点介绍了鼎湖山奇妙的泉声和听泉的美妙感受。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聆听、辨识、品味 ,看谁的收获最大?二、精读课文第二段 ,感受泉声的“美妙”1 同学们 ,泉声就要出现了 ,什么心情?师配乐范读课文 ,生闭上眼睛听 ,展开想像 ,浮现情景。2 学生各抒己见 ,同桌交流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3 作者在什么地方听到泉声 ,看到泉水的?请大家轻声自由读第二段。你认为哪一…  相似文献   

2.
片断实录1 师:能不能用读的方式告诉我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一生读)师:心静下来了吗,放松一下,带着平和的心态去读。生:再读。  相似文献   

3.
师: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文中哪些段落是描写“听泉”的呢?生:第二、四自然段。师: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看看听者的地点和方法有哪些不一样。生:第二自然段是写白天的听泉。师:第四自然段是写入夜的听泉。师:快速浏览第一、三、五自  相似文献   

4.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一起读课题。(师板书课题,生读。)  相似文献   

5.
谢大光的散文《鼎湖山听泉》(见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文笔隽永雅致,立意耐人寻味。作家匠心独运,以自己的行踪为序,按照“初闻泉声,引人入胜——见泉联想,心生爱意——亭前眺望,庭中漫步——深夜听泉,感悟人生”的思路,着重从听觉角度去写美泉,空灵纵逸而又蕴藉深厚。  相似文献   

6.
夏斌 《青年教师》2010,(5):38-39
教学片段: 师:作者白天由于行程较紧,不能停留下来细细品味,只能走马听泉;而夜晚,山静泉响,却能让作者有充足的时间用心欣赏这泉声的美妙,自由读第8节,看看重点写了几种泉声?用笔画下来。  相似文献   

7.
《鼎湖山听泉》是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写景文章。反复品读发现这篇散文"形散神聚",其"神"就蕴藏在题目中的"听"字中。从景物描写的写作手法中探讨"听"字所蕴神髓。  相似文献   

8.
朱萍  袁浩 《小学语文》2007,(4):35-36
语文教科书中有不少写景的课文,如何处理、把握这类课文的教学,使孩子们从中领略动人心魄、撼人心旌的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获得赏心悦目、催人奋进的审美享受呢?从王玲湘老师执教的《搭石》和李伟忠老师执教的《鼎湖山听泉》两个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10.
冬,如一位少女,挥舞着她的衣裙,在神州大地上高歌曼舞;冬,如一位满头白发的圣诞老爷爷,在天空中播撒着一片片祝福……冬天终究是来了。  相似文献   

11.
听泉     
鸟儿飞过旷野。一批又一批,成群的鸟儿接连不断地飞了过去。有时候几只自由飞翔,有时候排成了一字长蛇阵。看。多么壮阔的鸟群啊……  相似文献   

12.
魏家华 《考试周刊》2012,(59):41-42
语文教育作为一门艺术,它要求语文教师用活教材,在学生面前恰当地把无声的文字变成绘声绘色的语言,使学生感到文中的妙句如从老师手边飘起的朵朵云彩,文中的情感也似从老师心田流出的涓涓清泉,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身心也得到和谐发展。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二十余年,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语文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语言,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至于文字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方渐能驾驭文字”。  相似文献   

14.
精彩段落江轮夹着细雨,送我到肇庆。冒雨游了一遭七星岩,走得匆匆,看得蒙蒙。赶到鼎湖山时,已近黄昏。雨倒是歇住了,雾漫得更开。山只露出窄窄的一段绿脚,齐腰以上,宛如轻纱遮面,看不真切。眼不见,耳则愈灵。过了寒翠桥,还没踏上进山的石径,泠(ílng)泠淙淙的泉声就扑面而来。泉声极清朗,闻声如见山泉活脱脱迸跳的姿影,引人顿生雀跃之心,身不由己,循声而去,不觉渐高渐幽,已入山中。——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相似文献   

15.
不会熄灭的蜡烛 洛特城堡外的沙滩上,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欢快的笑声。换作以往,罗比和小奥旱就冲进热闹的氛围里玩个不亦乐乎了,可是今天,他们没有这个心思。  相似文献   

16.
冯文超 《少年读者》2008,(10):10-11
事虽小 勿擅为 即使是一件小事,也不能任性,没有经过爸爸妈妈的同意就不要去做。  相似文献   

17.
地震后的这些天,我一直被深深地感动着。 地魔发淫威,天府成地狱。家园被毁,钢筋水泥吞噬了无数同胞的生命。看电视报道,看报纸杂志,黑色的沉重压得人难以呼吸;四面八方的眼睛注视着汶川,千万双手伸向汶川。  相似文献   

18.
19.
20.
淘淘:丁丁,上次你跟我说的那些民俗,我回去一查资料,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