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20世纪70年代回归民族、传统、乡土、现实的社会思潮与文学思潮中,台湾新世代诗人开始崛起。他们的诗歌创作沿着"文化中国"和"地理台湾"两个向度,呈现出充满活力的创新精神和新奇别致的审美气象。在"文化中国"的维度上,新世代诗歌一是借助中国神话和历史展现民族精神、追求史诗品格;二是从中国文化原型中汲取艺术精华,反思民族的历史和命运;三是通过对古典的"重写"或"改写",实现历史文本与现实文本的互文性建构,同时借鉴和化用古典诗歌意象,坚守中国抒情传统路线,重铸古意,想象乡愁,再造古典世界。这三个向度都体现出台湾诗歌鲜明的"中国性"。  相似文献   

2.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厚德、包容、创新、图强"的德州精神,是对德州历史传统、文化积淀、生活实践、人文素质、价值追求、人生信念的高度概括与凝练,既植根于德州作为一个古老城市的长期历史文化传承,又立足于建设现代化德州的生活现实,更着眼于实现未来幸福德州理想的美好前景,是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与完美体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的事实支撑。"厚德"包含着德州的文化根脉,"包容"体现了德州的人文个性,"创新"着眼于德州的现实引领,"图强"彰显着德州的时代追求。这一精神不仅代表了德州的整体形象,而且必将引领德州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3.
"追求自由与真理"是大学的核心精神。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的高等教育,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精神不能完全见容于高职院校。本文从地方特色、院校特色、教学特色、师资特色四个方面论述了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警惕和化解"四个危险",这既是向全党发出的警世之言,也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成就的清醒和敢于面对挑战的自信。在"四个危险"中,精神懈怠无法凝聚人民力量,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人民期待,脱离群众极易违背人民意愿,消极腐败势必危害人民利益,四者相互关联、彼此影响,必须引起全党高度警觉。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才能更好地把握历史大势,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进步,开创长治久安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提到扬雄的抒情言志赋,今人往往批评其"清静无为"、"消极避世"。然而,所谓的"无为"、"避世"思想在两汉之际这一历史转折点的复杂社会和文化现象中自有其独特内涵——士人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70年代回归民族传统、乡土现实的社会思潮与文学思潮中,台湾新世代诗人开始崛起。在"文化中国"的精神向度上,新世代诗歌注重挖掘古典题材,让古典激活现代,使现代融于古典,重新诠释神话和历史,追求史诗品格,弘扬民族精神。同时,塑造古代圣贤形象并与之进行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表现出年轻一代知识分子传统的救世济民的理想情怀。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大根大本在于"人"的生成,自由作为一切精神之精神,乃是我们对"人"之本真追求的最好概括。忆古思今,自由精神与教育从来都是相互亲近的。柏林的消极自由之界定乃为我辈拓宽了自由的理解之路。与此同时,教育之自由超越性在于用自由的价值之维来审视此世,包括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作为一项特具自由、解放意味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应当从容的承担起引领人们有意义的活着,勇于直面自由本身的这样一种使命。  相似文献   

8.
"气韵生动"是中国画根本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反映了自古以来中国画创作主体的审美追求,具有非常典型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谢赫的《古画品录》具体讨论了"气韵生动"这一美学概念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历史的关系,认为"气韵生动"所揭示的是中国画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它既适用于人物画,同时也适用于山水画;既可以用来指表现对象的内在神韵,也可以用来指创作主体的精神品格。因此,"气韵生动"说对中国文人画的发展和完善,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调元的诗歌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圣门诗狂"。这一形象在思想上是本于儒而归于道,希为圣而流为狂;在艺术上可与杜甫同志,与渊明同趣,与太白同调,既表达着对儒家圣贤人格的追求,也表达着对人性解放和个性自由的追求。李调元在诗中还批判现实,否定"好官",与黄宗羲否定君权具有同等重要的思想启蒙意义。他的"蠢翁词"充溢着一种不肯低头,与世俗社会抗争到底的悲剧精神。这一切提升了李调元诗歌的艺术价值,在中国诗歌史上理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清人咏物词的审美追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追求形神兼备、自然工丽的美学风格,专注于外物的感性形状及其内在的生命活动的传达;二是讲求吟咏性情、寄托遥深的美学风格,在这一点上又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要求吟咏对象承载主体精神;二是赞赏身与物"物我合一"的佳作。  相似文献   

11.
李锐 《集宁师专学报》2010,32(1):51-54,87
《共产党宣言》的思想主导者究竟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对此问题历来有三种说法:一是传统的“马恩合作”说,二是“马克思独创”论,三是“恩格斯主导”说.通过对比《宣言》同其创作的主要参考素材《共产主义原理》,发现二者最根本的差异是《宣言》娴熟应用和阐述了唯物史观.据此,唯物史观的创立者便是《宣言》的思想主导者.而唯物史观的首次公开论述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的,所以《形态》的创作者同《宣言》的创作者必然是一致的。《形态》是解开《宣言》“思想主导者之谜”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特殊称谓,“现代派”的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界曾引起强烈而持久的反响。“现代派”文学对于80年代文学以及此后的中国当代文学走向和影响是巨大的,但其生成、发展和价值却包含诸多复杂的历史问题。在揭示“现代转型”的逻辑下,如何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现代派”的出场,“敞开”的逻辑,“历史”的生成进行价值重估,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具有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屈骚精神的生死观入手,对《野草》进行三段式的主题划分,再论《野草》的内涵,挖掘作品中的古典精神及传统源流。《野草》传达的“悲世”、“深情”可追溯到屈骚精神,将舶来与继承完美结合并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作品以“过客”为中心线索,“查拉图斯特拉”为物质外壳,“梦”为表现手段,屈骚的“生死反思”为精神内核,是对传统母题的反思与咀嚼。  相似文献   

14.
“桃花”意象在张志和的《渔歌子》中鲜明突出,与害溪、松江等构成了渔隐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作者追求的理想栖息地。但在唐宋文人改编的《渔歌子》中,“桃花”意象逐渐淡出,或被其他花种取代,或直接退出。同时,其诗词中的渔夫形象也随之改变,诗词的整体意境也由单纯的欣赏型变为凝结着作者主观感情的复合型作品。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桃花”意象的复杂内涵,创作主体的自身经历和时代背景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刘大櫆的“神气”说由“神气”、“音节”、“字句”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构成,对于其中的“神气”有很多的解释。前人对刘大椐“神气”的研究,按照研究角度分为三类:从创作主体角度,从文章客体角度和主客体舍一的角度。而我们还是倡导从刘大櫆理论之中去阐释“神气”的内涵,以求达到将刘大櫆眼中的“神气”涵义的阐释的角度分析出来。  相似文献   

16.
道统是中国教育的根本道德精神,也是教育的形而上,它支撑着中国社会的精神世界。传统道统在于"一贯思想"和"道之传承",近代以来的道统则在于社会演义。道统从过去"人适应社会"、"人则天"的典范演义为近代以来"社会改造人"、"人改造社会"、"天则人"的典范。古代传统的仁义道德精神和西方的民主观念成为道统的内涵,也是教育的规定性,"人民"是近代以来积淀出来的道统,教育在根本上是人民教育,这也是教育的根本道德。近代以来,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改造的关系,这个改造是教育实践,本质是启蒙与救亡运动,知识分子的民众情怀则是其根本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17.
学界一直将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与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完全对立起来,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一种片面化的误读,并没有结合当时社会历史实际环境来深入探讨阿多诺理论背后所隐含的深意,以及他与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内在深刻联系.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实质上是对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一种回归和提升,由于两人所面临的社会历史环境不同,所以才产生了貌似对立但却殊途同归的理论形态.从两人所处时代背景、两人代表理论的实质内涵及阿多诺对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批判等不同角度可以看出二人理论的内在联系及其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深刻阐发与推动.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和窗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地方高校应以改革创新精神,自觉践行“发展为大、德育为先、师生为本、实干为荣、特色为贵、引领为尚”的理念,扎实有效地深化与拓展精神文明建设,凝炼和展现地方高校的个性和精神。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废名一直被置于"乡土文学"或"田园小说"的框架中看待和讨论,废名与故乡的关系除了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外,也多停留在对作家乡土情结和文体风格的讨论上,故乡与废名的深层关联,废名根源上的价值和意义没有得到彰显。本文认为,故乡对于废名决不止于"题材"和"情结"的意义和价值,而是作为自我认同的方向与源头被书写和挖掘的,"故乡"与废名的自我是一种构成性的关系。从故乡到"故乡",废名的"发现故乡"与自我认同之路提示了一条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回应现代性的独特之路。  相似文献   

20.
杨朔与余秋雨散文是当代散文史上的两颗奇葩,尽管跨越了30年时空,但他们的散文在创作流变上经历了一个从创新的“范式”到僵化的“模式”的过程,二者的散文不仅有着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迎合也有着内在精神上的契合。这样的相似之处是与他们所处的历史语境紧密关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