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加入WTO的今天,高等教育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凸现,研究我国教育对WTO的承诺,认真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找出应对措施,努力缩小与国外高等教育的差距,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教育承诺对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我国作出的教育承诺,深入研究了教学型本科院校面临的挑战与影响。指出在高等教育服务市场,教学型本科院校面临着重点大学和国外教育机构的双重压力,在西方文化大量进入中国之际,教学型本科院校受到较大冲击,在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等方面必须进一步更新,管理体制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要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远英 《教书育人》2002,(18):16-18
中国加入WTO以后,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和产业调整的步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这将把我国高等教育推向一个全新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之中,面对国外高等教育的有力挑战,加入WTO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入世”后的高等教育必将与经济的结合更加密切,教育要适应“入世”后的经济发展需要,培养新时代、新经济所需要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注重教学改革和教育的创新。使培养的人才在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造新方法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为此,高等学校就要不断的为教育提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  相似文献   

4.
站在二十一世纪的起点看中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向我们走来;网络大学异军突起;加入WTO后国外的教育机构纷纷参与中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竞争……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针对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新世纪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已经成为深化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和必然选择。本文尝试对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对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的途径发表白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各国的科技教育逐步趋向融合,世界高等教育呈现出普及化、信息化、市场化和终身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外高等教育将进一步介入国内教育市场,在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方式等方面,将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把握现代产业结构调整的脉搏,加快调整学科及专业结构,扩大高等教育服务市场的对外开放交流,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加紧针对WTO的高等教育立法和法制建设,主动迎接WTO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1世纪中国社会的一件大事,本文从加入WTO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出发,从高等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思想教育等几个角度,简要分析了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现代化的中国高等教育来支撑,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既要继承和弘扬本国高等教育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又要不失时机地学习和借鉴国外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从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质量和品位,发挥其固有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高等教育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转变高等教育的行政职能,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提升高校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试图在高等教育面临新挑战的背景下,通过对国内外高等教育行政职能现状的分析,就我国高等教育行政职能的转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加入WTO就意味着参与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竞争,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将面临一个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这既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又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中国高等教育必须首先解决好教育观念和教育意识的前瞻性,才能适应21世纪的要求,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综合国力增强、融入世界经济的具体表现。加入WTO,既给我国各方面带来冲击,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入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来说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采取措施,制定策略,这样才能使我国高校立于世界名校之林,培养高级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的社会理想和目标追求,是"人人平等"理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展.目前,我国已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初始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开始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无可讳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面对不同社会阶层共存的现状,绝对的机会均等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应当联系国情来理性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力求达到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基本平衡状态,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平等、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1997年起,全国所有高校基本实行学生缴费上学.随着高等教育收费,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凸现,不菲学费使一些低收入家庭子女可能面临失学,高校收费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人们对于教育公平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本文就高校收费与教育机会均等的关系进行了浅议,认为高等教育收费可以扩大教育资源,增加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整体和长远看来是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但是亦会给教育公平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全球金融危机有危有机,我国重大战略机遇期机遇大于挑战,新一轮高考改革任重而道远。在简要评述1999年、2009年政府高等教育抉择的基础上,以系列高考事件为经,以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发展的科学论述为纬,理清高考改革二十二大关系,中国高考向何处去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等教育机会平等问题已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如何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平等,并没有达成共识。因此,本文从比较与借鉴的视角,对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不同社会阶层对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以及缩小阶层间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举措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够对缩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各阶层间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郑利霞 《教育科学》2007,23(5):59-65
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了入学机会总量的迅速增加,但机会增多并不等于机会均等,地区、城乡、阶层和性别之间的入学机会不均依然显著存在。制度性教育的天然缺陷、城乡二元制的结构制约、考选制度的隐性不公、成本分担的制度失衡、资本存量的代际影响、基础教育的不均积续、性别偏好的消极影响等是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的深层原因。应在稳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变革和政策调整来增进高等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6.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Differences in opportunity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has opened up significantly in the move towards a mas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However, aggregate growth does not necessarily imply fair or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opportunity. In fact, the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a rather more complex influence on opportunity when admissions statistics are viewed by geographical region, rural and urban environment, social class, type of school, gender, and ethnicity. Since 1999, gaps in access opportunities have generally diminished, especially in terms of the urban-rural dimension. Efforts to increase university admission rates for women and minorities have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progress. However, the gap in university admission between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has been closing more slowly. Children from more advantaged backgrounds have more chances to study at key univers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access between provinces are still considerable. Social class polariz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 is still a serious issue. Such problems at high school level directly lead to the accumulation and continuation of a gap in opportunities to access higher education. While agreeing that the aggregate growth of higher education provision in China is a positive development, we also strive to improve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公平的关键,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同时高等教育中的不公平也日益显露,直接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引起高等教育不公平的原因错综复杂,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基础教育不公平在高等教育中继续延伸、高额学费在高等教育产生分层作用等。要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寻求高等教育效益与公平的平衡、协调,这样我国高等教育才能获得长远发展,在创造效益的同时,为广大人民提供越来越公平的高等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18.
通过高等学校在校生抽样调查数据,对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会在不同社会经济背景居民中的分配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不同质量高等教育机会的分配与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和父母的社会阶层之间存在显著关联,高学历、大城市、高收入和从事优势职业者的子女占有更多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高收入者在高水平大学中有较高比例,但收入并非引起这一优势的主因,在城乡、父母学历和职业等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高收入家庭子女获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反而更低。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在实行成本分担的同时,应兼顾教育机会的均等。随着居民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对教育公平的实现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借鉴美国的高校收费政策,改革我国现行的高校收费机制,对于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边疆省份高校推进教育国际化面临着地缘劣势、高教政策供给边缘、比较优势缺乏等传统困境。"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边疆省份的地缘劣势逆转为地缘优势,从高等教育政策边缘进入高等教育政策核心,教育国际化比较优势初步显现。边疆省份高校应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利用地缘优势抢先谋划教育国际化布局,抓住政策供给机遇积极拓展办学资源,提升比较优势推动教育国际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