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新中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熟问题 ,应该按照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进行深入研究。 1 978年 1 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现了党和国家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等方面的重大转变 ,成为第二次历史飞跃和建国后历史两大阶段之间的转折点 ,使党和国家摆脱了 1 957~1 9 78年间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不成熟状态 ,因而成为新中国及其执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时对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并建设一支与此相适应的执政党,在理论上还没有充分准备,在实践上的探索则刚起步。这样,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自己的经验和以苏联为鉴,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找到社会主义条件下执政党建设之路,刻不容缓地摆在全党面前。“八大”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提出许多难能可贵的新设想和新方针,体现了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成果。特别是在规范党…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建党学说和当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从而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建立~个什么样的执政党和怎样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一、邓小平党建理论的贡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l、确立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目标确立正确的建党目标是党的建设的首要问题。1980年2月,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邓小…  相似文献   

4.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1919年,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三件大事相继发生,存在着必然联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把中国引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实现了五四运动先驱者的理想。历史上的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今天应当用五四精神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  相似文献   

5.
在执政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来对执政党的自身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执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牢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出了一系列执政党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使党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创建五阶段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纪念建党80周年,综合分析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现有史料,认定中国共产党是历经酝酿起始阶段(1920.1-1920.5)、“准备发起”阶段(1920.6-7)、共产党发起组阶段(1920.8-11)。中国共产党正式组织阶段(1920.11-1921.6)和全国性中国共产党建成阶段(1921.7-1922.7),五个不同层次的发展阶段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确立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实践中的思想创新是在应对困难与挫折中逐步形成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新时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社会主义的信念,进行理论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志芸 《考试周刊》2011,(42):217-218
中国共产党自从1921年成立至今,走过了90年坎坷而光辉的道路,从一个只有五十多人的党组织发展成为拥有八千多万党员、执政六十多年的世界最大政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9.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历史发生了翻天巨变。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缔造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7月诞生,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这是在我们祖国大地上发生翻天覆地大变化的六十年;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斗争,取得胜利后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六十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是我们全党全民的一个光辉的节日.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取得了全国胜利,又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经历过旧社会的苦难和斗争、成为新社会主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步走"宏伟目标的主力军,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中国共产党信仰教育的主渠道。发挥高校思政课的中国共产党信仰教育主渠道作用,必须讲好中国共产党成为并将长期成为执政党的可能性、必然性、可行性和现实性等四大内容。  相似文献   

12.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经有90多年。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就肩负起重大的历史使命,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它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艰苦奋斗,把一个支离破碎、贫穷落后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统一、独立和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这样才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中,中国共产党已从革命党意识转向了执政党意识。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国共产党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革命党意识向执政党意识转变的完成。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特点 (一)一党领导。一党领导的实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它不与其他任何政党和政治团体分享国家的政治领导权,也不允许任何反对党存在。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通过自己的先锋队即中国共产党来实现这种政治领导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5.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红船上诞生,由此点燃的星星之火,日后成为一轮照耀中华大地的红日。90年征程,领航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年只有50多位成员的年轻政党,今天成长为拥有近8000万人的世界最大政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赢得执政地位在于其先进性。坚持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处理好执政地位与执政能力的关系、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执政党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论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及正确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今天,中国共产党的队伍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保持其纯洁性、先进性、革命性和执政党的地位,对广大青年在入党动机上的考察教育和培养,就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初中中形成的科学理论、崇高理想、群众基础、组织骨干、思政工作、创造精神和自我改善能力等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伟大而成熟和区别于其他下沉的显著标志,决定着中国共产党无愧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充分发挥这些政治优势,坚持“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就能望远立于不败之地,在21世纪写下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光辉节日。1921年7月1日,中国历史上记载了一个开创性的伟大事件——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如一缕阳光穿透阴云笼罩的天空,给黑暗的中国带来光明和希望。从那时到现在,80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在发展,中国在强大,中国人民的命运正在发生着一个又一个质的变化。一党在发展,就像春播秋实,年复一年,播种、发芽、开花、结果。1921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1次代表大会时,只有12位代表,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1997年,党的15大召开时,出席代表2048人,代表了全国5800万党员,如今党员人…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新文化运动始于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一直延续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历时7年之久。其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