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在刑法立法和司法中得以承认和采纳。目前,在我国的刑法理论中没有明确提出期待可能性理论,但在刑法典的具体规定中却包含了丰富的期待可能性思想。期待可能性理论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对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具有借鉴意义,我国刑法应当引进。  相似文献   

2.
期待可能性理论在许多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的刑法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在刑事立法和司法中得以承认和采纳。近年来,我国刑法学界已有人开始涉足这一理论,但是,其诸多主张颇值得商榷。本文通过对期待可能性理论基本内容的介绍和评价,指出其自身的合理性,主张我国刑法应批判地继承期待可能性理论。  相似文献   

3.
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在立法、司法和刑法理论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期待可能性能在防卫社会与保障人权的价值取向中求得平衡,防止国家刑罚权的滥用,对人类普遍脆弱的人性倾注同情,协调人情与法律的紧张关系。借鉴国外期待可能性理论,对于发展与完善我国刑法理论,解决其中一些理论困惑和冲突,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期待可能性,即行为当时能期待行为人避免实施违法行为而实施其他合法行为的可能性。期待可能性体现的是法律所追求的公平、合理的思想,符合刑法所需要的谦抑精神。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大陆法系国家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现已习趋完善,而在我国尚属于一个新的理论。本文就期待可能性的起源与发展、“亲亲相隐”制度与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关系、期待可能性理论核心、适用合理性、评判标准以及期待可能性与我国刑法理论的比较等问题作些探讨与阐述。  相似文献   

5.
期待可能性理论自产生以来,经过不断地发展完善,已在许多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的刑法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中得到广泛的承认和采纳。近年来,我国刑法界已开始对期待可能性理论进行研究。但尚未深入。本文通过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渊源进行简要论述,对期待可能性理论所涉及的重要内容的阐述。提出要合理借鉴该理论来完善我国刑法。  相似文献   

6.
在大陆法系国家 ,期待可能性理论对于犯罪的成立有着重大的意义 ,目前在其刑法理论中已处于通说地位。而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对此并无相应的概念。是否引进期待可能性理论 ,学界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在对期待可能性的理论渊源、地位的介绍分析的基础上 ,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源、价值与借鉴——评期待可能性理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存在于西方大陆法系犯罪论的特定语境中的理论。期待可能性是人的意志自由程度的外在表现形式。该理论的价值之一在于对人性的关怀,并使罪责建立在更为科学与公正的基础上。在司法活动中,期待可能性要素可以作为衡平因素以克服成刑法的局限,但期待可能性理论固有的缺陷使该价值与成刑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存在潜在冲突。虽然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中没有对应部分,但它的基本精神值得我国刑法理论和刑事立法借鉴。  相似文献   

8.
期待可能性从其诞生之日起,经不断完善和发展,已在大陆法系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占有重要的地位,即便其余欧洲国家的刑法理论和刑事审判实践也深受其影响。追根溯源,期待可能性理论具有较大生命力使然,而这种生命力又来源于其坚实的理论根基,我们应将该理论在我国刑法理论的框架内合理引入。  相似文献   

9.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其以规范责任论为核心要素。期待可能性理论与规范责任论、心理要素(故意、过失)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对于完善我国刑事立法、指导刑事司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刑法中期待可能性的内涵和分类是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的基础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该理论的研究颇多,但对期待可能性内涵和分类的专门论述很少。针对这种状况,分析德日刑法规定与实践以及我国学者的相关论述,对期待可能性的内涵予以重新界定,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刑法理论中关于违法性错误的解释,有值得反思之处。违法性认识属于故意的要件。行为欠缺违法性认识,在有违法性可能且法律有关于处罚该过失犯罪的规定时,应作过失犯罪论处;在法律无处罚此项过失犯罪规定以及行为人无认识违法性之可能时,应作无罪处理。  相似文献   

12.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规范责任论的核心概念,起源于德国,后流传到日本得到发展。我国刑法中没有期待可能性理论,但其越来越受到我国刑法界的关注。我国应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现行犯罪构成体系中对其正确定位,尽快地恢复“亲亲相隐”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亲亲相隐制度源于儒家思想,其蕴涵了现代刑法的基本价值:满足了人性的根本需求;合理解决了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冲突;暗合了现代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思想。亲亲相隐制度顺应了构建和谐社会之需要。解读亲亲相隐制度的合理价值蕴涵,并借鉴国外刑事法律的相关规定,重构亲亲相隐制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试论社区矫正的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制度代表着罪犯处遇的未来方向,已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其理论根基源于刑法谦抑性思想、行刑社会化理念。就我国现状而言,我国社会理念载体、法律载体和物质载体为社区矫正的本土化提供了现实可能。建议通过完善社区刑罚的刑事立法,整合现有基层司法资源,完善矫正机构职能分工,来完善社区矫正制度,保障和促进社区矫正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行为论与犯罪论的关系角度分析,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是作为行为论的犯罪论,由于行为论被包括在犯罪构成理论中因而不具有独立的体系性地位,从而导致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难以充分实现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人权保障机能;而日本的犯罪论则是作为行为属性论的犯罪论,虽然犯罪论与行为论相互分离,但是由于现存的行为论难以实现它本应具有的理论和实践的机能,从而导致行为论的体系性地位低下。本文从中日犯罪论体系互补的立场出发,尝试对两国的行为论以及犯罪论体系进行了重构。  相似文献   

16.
刑事法治建设的核心是刑法立法与刑事司法两者的动态平衡问题。1997年刑法修订以来,立法机关及理论界试图通过完善刑法立法来解决刑法适用的可操作性和公正性,收效甚微。理想刑法的构建就是以实现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的和谐为重要使命。本文透过变动的法条,着眼于刑法理论及其价值哲学等问题相对稳定的特点,探究刑法背后的价值问题,从刑罚目的重构、刑法人权保障价值之完善、刑法的谦抑性在我国的适用三个方面展开构建理想刑法的几点畅想,最终发挥刑法在我国刑事法治建设中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