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炜是有理想和追求的作家,三十年来始终守护着文学的精神家园,精心打造每一部作品。获奖作品《你在高原》是一部关于理想、信仰、道德和审美的作品,表现出一个浪漫主义作家恢弘的文学气度和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期文学中,张炜是一个具有独特性的作家。从《声音》到《刺猬歌》,张炜始终以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己任,倾心致力于人类苦难和精神家园的探索。《刺猬歌》是一部具有浓厚寓言色彩的心灵史诗,文本针对当下文化语境,从精神家园、知识分子使命和美学法则建构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张炜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执著于简朴生活的作家。从最初的《古船》《九月寓言》《家族》,到晚近的《外省书》《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张炜的文字中始终透射出对故土深深的眷爱和依恋之情。从情怀上看,张炜是真正的"大地守夜者",他拒绝尘世的喧嚣与浮华,渴望在传统中找到心灵小憩的净土,这是一种绿色精神之旅。在这条没有尽头的小路上,"融入野地"渐渐成为张炜的选择和向往。因此,读张炜的散文,比如《融入野地》《夜思》《羞涩和温柔》,我们能触摸到他的山水情结,以及他对大自然的热恋和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本期我们选用了他的《它们--万松浦的动物们》。这篇散文用朴素的文字,呈现了万松浦的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让我们在欣赏那些小动物的鲜活与灵性的同时,也尽情享受作家带给我们的那份远离喧嚣的宁静和温馨。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6,(23):42-43
4月29日,写出中国当代文学名著《白鹿原》的作家陈忠实因病去世.人们以各种方式哀悼这样一个用生命创作的人. 陈忠实是一位纯粹的作家,他一生都在为文学服务.为创作《白鹿原》,他从省作协大院搬到乡下独居.他说:“我在创作时必须把自己关在屋里,笔下的人物仿佛都在我的周围活动.要是屋子里进来一个人,那些人物都吓跑了,我也就写不出一个字了.”  相似文献   

5.
张炜是当代作家中“理想主义”的坚定持守者,他的“理想主义”在其小说《古船》、《九月寓言》中分别表现为道德理想主义、生态理想主义,而《你在高原》对先前持守的两种理想主义形态有所修补、调整,梳理理想主义形态及其变化轨迹,对于理解张炜的文学世界,理解文学在当下人的精神格局中的存在状态,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南朝特别是齐梁时期,文学理论界对文学的特征,对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许多作家评论家都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这个探讨之中,昭明太子萧统没有通过系统的理论体系的建构或作家作品的品评,而是以对具体作品的甄别、归纳、选集的独特方式,具体而鲜明地表达了自己文学观念。通过他所编集的《文选》,通过他的《文选序》,通过其他的零散论述,我们完全可以清晰地看出他对文学特征的深刻理解,并体味到他这种理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作家张炜形容自己每一本作品的灵感来源是"种子",但是并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立即发芽,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在心里酝酿了好多年。从1973年开始写作,张炜已经写了44年。在这44年里,他始终坚信:写作者要对这个时代表现出巨大的善意,而不是一般的善意。"写了四十多年,或许够长了,但有时又觉得一切才刚刚开始,一切都很新鲜也很初步。有大量新作品等待写  相似文献   

8.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创作追求,这种追求在作家的各个创作阶段差异是很大的。继《父亲》之后,当代作家梁晓声又写出了《溃疡》《黑纽扣》《从复旦到北影》。他在这几篇小说的写作中,追求的是文学的“自白性”(梁晓声的说法),这是他从文学的“纪实性”中悟出的新说法。他的《父亲》几乎没有虚构的成分,他的《溃疡》基本是写实的,而他的《黑纽扣》则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网消息,2011年5月,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在广州颁奖。因一部花费20多年创作而成、长达450万字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山东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张炜获封分量最重的年度杰出作家。年度杰出作家是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重要  相似文献   

10.
每一种文学体裁都有它自身的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如传记文学,要求的是对人物——所谓“传主”——人生故事和命运轨迹的如实反映,作家可以推想、想象,但绝不能违背人物的基本性格和特定的历史情境。在表现方法上也较为单纯,以叙述(讲述)为主体,以描写、议论等为辅助。小说则是一种纯粹的虚构体裁,作家在对社会人生充分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可以海阔天空地去想象,子虚乌有地去编造,它要求的是心灵、理性和艺术的真实。表现手法也不拘一格,叙事的角度、人称、方式等,完全可以由作家自由选择。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节选自他的《夺取南极的斗争》,是一篇严格意义上的传记文学,作家遵循的也是传记文学写作的基本艺术规律和表现手法。但对一个杰出的作家来说,文学体裁本身的清规戒律,是限制不了他的艺术创造的。茨威格硬是在传记文学这一相对狭窄的体裁中,谱写出一曲悲壮深沉、多姿多彩、感情激越的多声部合奏曲。  相似文献   

11.
正他是文学评论家,被国内主流文学圈称作"青年作家教父",风格独树一帜;他是作家,有许多广为流传的散文名篇;他是重要的编辑家,近30年间,从《人民文学》的编辑到主编,许多深具文学史意义的作品都由他之手发表;当然,他也参与中国文学重要奖项评选及评选规则的制定。多种角色集于一身,这注定他在当代文学中的地位殊为独特。  相似文献   

12.
<正>首先,我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研讨会,李育善是一个好作家,我和他是老乡而且是一个镇子的。其次,举办《走过丹江》研讨会对作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总结经验、提高自己,这对建立作家声誉,扩大作家社会影响力,有非常大的作用。对他们来说,作品能够作用于社会并受到社会的关注,是每一个作家创作的动力和希望。为什么我今天很高兴呢?因为研讨会在咱们商洛学院举办。在国外,文学都是围着大学转的,作家都是大学的作家,研究也都在大学里面做,  相似文献   

13.
山东作家张炜作品众多,二十年完成了《你在高原》十卷本,2011年获了中国文学的最高奖——茅盾文学奖,作品内容丰富,既有幸福的主题,又有悲剧的主题,还有大自然悲剧的主题。张炜塑造了道德的男性形象,又叙述了海边打工者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张炜的创作就处于一种持续的不安和焦灼之中。作为一个具有浪漫气质和浪漫精神的作家,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与社会面前,他的灵魂仿佛被两股不同的力争夺着、撕扯着,现实主义文学的社会批判与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观抒情同时出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他所创作的是一种典型的独白型小说。其小说中人物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定性与评价,都没有超出作者的观念、意识框架,没有遇到来自人物内心的对话式的反抗。这既成就了张炜小说创作的鲜明个性,也带来了相关的艺术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张炜的创作就处于一种持续的不安和焦灼之中。作为一个具有浪漫气质和浪漫精神的作家,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与社会面前,他的灵魂仿佛被两股不同的力争夺着、撕扯着,现实主义文学的社会批判与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观抒情同时出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他所创作的是一种典型的独白型小说。其小说中人物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定性与评价,都没有超出作者的观念、意识框架,没有遇到来自人物内心的对话式的反抗。这既成就了张炜小说创作的鲜明个性,也带来了相关的艺术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晓苏是一位善于吸收古今中外文学营养的作家。他不仅把中国民间文学的智慧挪移到《花被窝》之中,而且把西方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的优点也一并拿来,为他所用。他在谈到其小说《松油灯》时说:"我自己十分喜欢这篇小说,它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现代主义的。"诚哉斯言。我看晓苏的许多作品,都可以作如是观。  相似文献   

17.
报告文学是从新闻和小说、散文等文学样式的交叉地带萌生发展起来的。云集到这块领地的有记者,也有作家。萧乾则兼有这双重身份。他大学读过文学系,在剑桥当过文学研究生,始终把小说创作作为自己最高的创作追求,并且在30年代就颇有些知名度。在另一方面,他又读过新闻系,在《大公报》当了14年的旅行记者,足迹遍布西欧、北美、东南亚各地。因此,他和新闻、文学都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其报告文学的创作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确实是按照文学性与新闻性的高度统一来熔铸自己的报告文学作品的。记者所强调的客观性、真实性,作家所要求的文学性、形象…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文坛,张炜是一位有影响的作家。他有着沉重的道德意识和知识分子的救世理想,“道德”是张炜小说的基本价值立场。面对着重物质而轻精神的当代中国,张炜强烈呼唤知识分子的救世责任。但是,张炜创作价值取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张炜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从高蹈的理想者、不流于俗的漂泊者逐渐回归到生活中的本真状态。  相似文献   

19.
2011年8月20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进行了第五轮投票,张炜的《你在高原》、刘醒龙的《天行者》、莫言的《蛙》、毕飞宇的《推拿》、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共5部作品获奖。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以下为本届5部获奖作品及作家的简介。  相似文献   

20.
莎士比亚被誉为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著名悲剧《哈姆雷特》是他戏剧发展的里程碑。通过对《哈姆雷特》的详细解读,可以从作品中找到作家与其作品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