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结构性缺编是指教师总量达到或超过规定的编额,而农村中小学实际编额不足或数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而出现的缺编问题,其主要体现为学科结构性缺编、年龄结构性缺编和学历结构性缺编,成为新形势下城乡教育公平最现实的挑战。城市中心的新课程改革政策、城市取向的教师编制政策和城乡二元分割的发展政策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的主要原因。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来解决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缺编问题,需要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制度,实行农村中小学教师公务员制度。  相似文献   

2.
2002年度教育工作会议日前结束,会议指出:“十五”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时期,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实施中小学编制新标准,推进校长选拔任用制度和中小学用人制度改革,调整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从管理体制上保障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建立健全教师队伍管理的法律制度,努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当前各地应当抓住重点,尽快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些突出问题。要依法完善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管理体制。依照《教育法》、《教师法》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国家发展目标与战略赋予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新的使命和定位,对着力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征程新使命,我国学前教师队伍在规模、稳定性、整体专业素养等方面与国家新发展目标战略需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更高期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与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师编制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滞后密切相关。当前,亟需提高政治站位,创新思路,聚焦突破学前教师编制制度和人事制度的关键问题,加快制定出台国家层面的公办园教职工编制标准,突破“唯公”倾向,全面盘活编制资源,建立市级统筹的学前教师编制动态调整与管理使用制度,并积极探索完善人事管理制度,着力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学前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4.
教师轮岗制度,又称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轮岗制度、教师交流制度,是指为实现教师队伍由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由优质学校向改革学校、由城镇学校向农村学校流动的师资均衡配置目标,由区县(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在其所属的中小学校之间开展的交流任教制度。沈阳市早在1996年就进行了两轮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2003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的中小学试行教  相似文献   

5.
赖昀  张学敏 《教育学报》2020,(2):97-108
教育事业的发展关键靠教师,教师编制是教师队伍稳定与发展的保障。我国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历来非常重视,但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乡村教师供给不足等问题,究其根源在于乡村教师编制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师编制制度经历了由"偏重城镇"向"城乡一体化"、由"兼容并包"向"因岗限人"的变迁。偏重城镇的政策导向导致制度设计缺陷,因岗限人致使制度分配失当,改革过程中引发部分制度结构混乱,核编机制落后导致制度绩效低下。通过破除制度设计路径依赖,教师编制独立供给,优化教师编制制度结构,创新核编机制等措施,创新我国乡村教师编制制度,保障乡村教师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实现供给充足。  相似文献   

6.
付文杰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5):38-40,112
当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着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超编与缺编共存、学历达标率高与教师实际水平低共存等结构性矛盾.宄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在教育政策制定上存在明显"城市偏向"的影响;义务教育教师地位、待遇以及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不强而导致的教师教育和培训经费投入缺乏保障.为有效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必须建立健全教师工资、待遇和培训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健全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构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加强教师培训制度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7.
两年来,西塞山区建立了教师资源动态配置机制,启动了教师编制、人事管理由“单位人”向“系统人”转变的改革,有效解决了同学段学校教师超编和缺编共存的问题,教师学科、年龄、能力结构有效改善,城区与农村学校教师得到了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新教师补充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逐步解决教师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国家计划从2006年起,用5年时间在西部地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合理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对于调动中小学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发中小学教师工作热情、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一直在实践中不断适应时代变化,摸索改进,有力地反映了不同时代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经历了制度初创、制度完善、制度改革深化和制度改革发展等几个阶段,各个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也展现出制度不断改进的基本态势。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在改革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激励功能弱化和自身功能异化等问题,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应坚持制度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基本价值,坚持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确保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0.
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是促进教师管理综合改革,推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举措。受原发教育风险以及外在诱发风险因素影响,教师资源配置出现结构性失衡的风险,在没有得到有效防控的情况下可能演变为教育突发事件和发展危机。针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城市及乡村中小学校长的调研访谈可知,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面临着教师性别比例失衡、音体美等学科教师数量短缺、教师编制遭遇结构性缺编、乡村学校职称指标不足且骨干教师流失等风险,危害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鉴于教育风险的可控性和可预警特征,围绕教师性别比例均衡化的补偿与补充制度设计,建立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的增量计划和协同供给培育,开展教师编制的动态核编调整及数据追踪,增加乡村学校教师职称指标、专项经费支持并完善骨干教师培育方案等,提出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风险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着师资紧缺、流失严重、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政策推行过急,配套制度保障不足,义务教育教师的法律地位、待遇缺乏明确规定,教师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为有效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实行教育公务员制度,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体制、构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2.
杨春茂 《中国教工》2011,(11):15-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学校岗位管理,创新聘用方式,规范用人行为,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职称)时,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加强教师管理,完善教师退出机制。”这一规定,对今后10年的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合理流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近年来关于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统计及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数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队伍结构不合理、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量少质弱等,剖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包括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地位、福利和待遇得不到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以及教育与培训经费投入的不足等。针对以上问题,从经济、福利、选才、业务、制度、政策六个方面讨论了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发展对策。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保障并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完善农村教师的培养和选用、完善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改革农村教育人事管理制度、加快农村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近日决定对石台等19个重点山区县(市、区)的农村中小学增加教师编制2588名,此举旨在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安徽省提出,要通过推行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城镇超编学校富余教师向农村缺编学校流动,教师缺编严重的地区,要制订并实施好分年度补充计划,力争到2007年前基本补充到位,并优先满足农村薄弱学校的需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城镇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轮岗支教定期服务制度,城镇学校新进教师原则上应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1至3年,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应有…  相似文献   

15.
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新疆南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提升双语教育质量的关键.近年来新疆南疆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较大改善,但依然存在教师总量不足、双语教师更为短缺、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乡村教师流失、双语教师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同时,制约和影响南疆教师队伍建设的因素主要有教师编制管理不够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投入不足、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双语教师培训效果不理想等.因此,推进南疆义务教育师资建设需要完善教师编制管理、提升教师的总报酬水平、健全教师培养、补充与退出机制、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并完善双语教师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现状呈现出管理权过于集中、虚超编、编制过紧、结构性缺编、有编不补、附加编制低、城乡标准不统一等特点和弊端。这导致了制约地方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大中小学校无法补充新教师、部分学科教师紧缺、学校日程管理缺乏弹性、教师工作压力大、阻碍教师持续专业发展和教师人力资源配置低效等问题。对上述问题的破解,涉及到创新教师编制管理体制、提高编制标准、统一城乡标准、提高附加编制比例、杜绝“有编不补”、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深化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增设专业教师编制等一系列举措。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师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职称工作在整个事业单位职称工作中范围最广、比重最大。教师职称评聘对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称工作出现了政策滞后、制度不够科学合理、管理体制欠完善等问题,特别是以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工作开展以来,中小学职称制度存在的评聘矛盾更加突出,教师职称管理制度出现j’一些与教育事业和教师队伍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给职称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提升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是建设高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在需求,对于实现素养导向的教育目标、开展教学模式创新、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具有重要价值。当前建设中小学高学历教师队伍面临教师学历结构失衡、职业声望较弱、职业发展平台不够完善等诸多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学校、政府和社会需共同努力,在提升教师待遇与社会地位、优化职业发展体系、构建科学管理方式与评价体系等方面提供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19.
《教书育人》2006,(3):4-4
我国将大力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力争5年内完成以师德教育和“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重点内容的1000万中小学教师的新一轮全员培训。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教师资格制度全面推行,核定中小学人员编制的工作顺利进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所提高。1999年至2002年间,  相似文献   

20.
教师流动是缩小师资队伍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我国中小学教师政策性流动存在比例较低,覆盖面窄,以单向流动为主,交流时间短,选择政策性流动教师不考虑流入学校的需要等问题。从教师管理制度的视角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政策性流动的最初定位主要限于城镇学校对农村学校的单向支持,现行教师管理体制中教师是"单位人"而不是"系统人",教师政策性流动对学校和教师发展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认识,教师聘任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为更好地促进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应打破教师校籍管理模式,严格执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建立全员参与的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建立交流教师信息共享平台,完善编制动态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