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中,学校居于主导地位,教师承担着主导责任,培养具备家校社协同能力的教师是提升我国总体协同育人水平的关键。针对现有教师家校社协同胜任力低、协同育人能力构成尚不明晰等问题,采用德尔菲法对教师的家校社协同育人能力构成要素进行探索,构建了教师的家校社协同能力指标体系,即协同引导能力、协同组织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评价反馈能力4个一级指标,以及一级指标下的13个二级指标构成。展望未来,完善教师职前职后培养体系、提升教师家校社协同境界、推动教师评价机制革新是提升教师家校社协同能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目前编程教育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教师作为编程教育的实践者,自身的编程素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编程素养评价为切入点,通过文献梳理、政策分析选取指标并使用德尔菲法进行了两轮的专家意见征询,最终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共同构成的K-12信息科技教师编程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验证该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和科学性,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教师群体中进行实证研究,以期能够为K-12信息科技教师的编程素养评价提供量化工具。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与德尔菲法,对我国教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素养”框架进行探索性建构。该框架以拔尖创新人才核心素养为逻辑起点,以国际上关于资优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理念为借鉴,以教师专业素养结构“三维说”作为一级指标的建构依据。通过三轮德尔菲法对三个级别指标进行意见征询,综合吸纳12位专家意见,建构起以专业知识素养、专业能力素养、专业精神素养为一级指标,并包括12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的中国教师“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素养”框架,各素养指标之间呈现出互依共生性、权重均衡性与发展协同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就“课程教学——嵌入式实践——主题拓展”三个方面提出针对师范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素养的培养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卓越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卓越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应具备的卓越能力和卓越品质。地理学科是中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文章选取中学卓越地理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演绎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NVivo 12.0编码分析法,对卓越地理教师素养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构建卓越地理教师职业素养指标体系。该体系涵盖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对于优化卓越地理教师培养方案、完善卓越地理教师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智能教育的升级,技术赋能下教师教育的形态实现重大变革,新兴技术变革背景下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革新问题已成为基础教育人工智能应用过程的重难点。当前,中小学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探讨,缺乏基于实证的系统的评价体系研究。该研究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政策演进和实践探索的分析,结合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以及组合赋权法形成了包括智能教育意识、智能教育知识、智能教育技能、智能教育伦理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44个观测点的中小学教师智能教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级测评指标的权重系数。在此基础上,研究利用测评工具对中小学教师智能教育素养进行了实证调查,以检验测评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教育数据在教育领域不断渗透,教师的数据素养水平对于有效利用教育数据、合理判断学生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用德尔菲法构建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估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文献分析梳理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评价指标,选择相关领域专家12人,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意见征询,根据专家打分计算指标权重,形成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问卷征询专家的积极系数为100%,专家权威程度均值为0.72,确定的一、二级指标重要性均值均大于4.00,变异系数均小于0.25,符合德尔菲法要求。最终形成了包含数据意识、数据知识、数据操控技能、数据应用能力、评价交流数据、数据思维6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与40条具体内容的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对46位教师进行小范围试用,验证了其科学性与可靠性,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作为评价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发展水平的参考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2.0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智能教育素养表现出信息化、智能化与数智化特征,具有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契合新时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强大功能。但当前职业院校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相关评价标准仍存在评价框架亟需完善、评价标准缺失、评价指标体系尚未成型等障碍,导致教师群体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智能化教学方面存在巨大“数智鸿沟”,无法满足智能时代人才培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需求。基于上述问题,依据全面化、客观化、过程化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进行赋权,构建了包含数据素养、信息素养、核心素养和AI伦理素养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的职业院校教师智能教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科学合理的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引导、控制和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和结果的前提,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文章利用问卷调查法和AHP分析法构建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基于两轮的问卷调查,在387份有效问卷的基础上建立高等学校绩效评价体系,确定6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其次,使用AHP分析法计算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最后,对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学校推动教师绩效评价提出可操作的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素养是教育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小学阶段是个体生态文明素养启蒙与培育的关键时期,构建科学有效的测评模型将成为提升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有力抓手。该文通过厘清生态文明素养的基本内涵,构建了包含生态知识、生态情感、生态认知、生态行为4个一级指标和8个观测点的测评指标体系,据此研制了测评量表,并通过大规模调研构建了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测评模型。运用该测评模型对重庆市150余所小学4504名小学生进行实践评估,结果表明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达到中等以上水平,但在生态知识和生态行为上得分较低,在性别、参与户外活动频率、在家是否进行垃圾分类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培育体系、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强化数字赋能与特色建设是提升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是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能够真实地反馈创业教育的教与学双向环节的实际效果。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同行专家评议进一步优选,最终构建包含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的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分析其完善对策,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直观想象素养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提出的六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本研究在辨析直观想象素养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采用Delphi方法构建了由三个一级指标和九个二级指标构成的直观想象素养测评指标体系,进而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助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及教师评分法,构建了直观想象素养测评模型.检验表明:设置的测评指...  相似文献   

12.
以家校合作内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长期以来缺乏应有的重视。在对家校合作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凸显家校合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通过意识层面的转变,家校合作能力的提升,家校合作制度化的增强等措施,使家校合作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育研究》2017,(1):63-71
为了帮助促进理科教师对探究教学的适应性,本文构建了理科教师对探究教学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在适应理论、探究教学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初步构建理科教师对探究教学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主要运用Delphi法,对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得到了最终的结果。该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构成,能全面、准确地评价理科教师对探究教学的适应性状况。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四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现有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不能有效促进高校教师绩效的提高和适应现有形势的发展,亟须改进.借鉴平衡计分卡思想,运用德尔菲调查法综合专家意见,建立了教学成果、科研产出、合作与服务、学习与成长等四个高校教师评价一级指标;进而,在综合专家意见和高校教师问卷调查、访谈结果的基础上,确立了高校教师四元绩效评价的二级指标,并运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求出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新型高校教师四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某高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在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校企合作实施分层评价,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必然要求。在研究与实践基础上,提出构建项目评价、专业校企合作评价、二级学院校企合作评价等三级评价指标体系思路,设计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二级学院校企合作评价指标、专业校企合作评价指标和校企合作项目剖析表的校合作评价指标。有效的校企合作评价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健康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课例研究能力对课例研究开展的成效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科学地评价教师的课例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借鉴参考教师教育研究能力、行动研究能力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立足于课例研究的五个基本环节,构建了由确定研究主题的能力、合作设计教案的能力、课堂观察的能力、课后研讨的能力、撰写课例研究报告的能力5个一级指标,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等35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通过对小学教师课例研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效度检验以及对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学校管理者、教研员的认同度调查,初步验证了构建指标体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人的转型,提升学生数字素养对于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构建中小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中小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是提升学生数字素养的基础和前提。为此,文章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数字素养评价指标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中小学生发展特征,构建包含“数字意识”“数字知识与技能”“计算思维”“数字化合作与交流”“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数字社会责任”6个一级指标与15个二级指标的中小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如下学生数字素养评价策略:素养导向,创设真实性问题情境;关注过程,开展数据驱动的评价;技术赋能,理论与技术双向驱动。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教育政策制定者开展学生数字素养评价并制定针对性的培育策略提供参考和借鉴,助力我国教育全面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8.
家校合作内隐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功能,长期以来遭到弱化甚至是忽视。因此。应在对家校合作功能认识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以育人作为家校合作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契舍点。彰显家校合作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并通过对家校合作功能的重新审视、对家校合作主体关系的重新定位和增强家校合作的制度化等措施.提升家校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家校合作内隐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功能,长期以来遭到弱化甚至是忽视。因此。应在对家校合作功能认识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以育人作为家校合作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契舍点。彰显家校合作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并通过对家校合作功能的重新审视、对家校合作主体关系的重新定位和增强家校合作的制度化等措施.提升家校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大学生成长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家校合作育人工作也应因时而化、因势而新。对武汉8所部(委)属高校家长、教师、学生三个群体进行家校合作育人现状和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高校家校合作较中小学趋弱;家、校、生育人理念存在错位;合作方式、渠道和内容单一;家校合作缺乏系统性。有效开展家校合作,高校要成立组织机构,加强家校合作顶层设计和研究;更新育人理念,构建家、校、生合作育人共同体;优化沟通载体,畅通双向多元信息互通渠道;突出教育重点,健全贯穿大学全过程的家校合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