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院校打造高层次“工匠型”教师队伍,推进教师“工匠型”专业化发展,既是培养合格工匠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适应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要求的关键所在。而行业、企业深层次参与,产教融合赋能职业院校教师“工匠型”专业化发展,是职业院校培养“工匠型”教师的首选路径。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工匠型”专业化发展受学校、企业和教师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需要完善学校保障机制、提高企业参与程度、提升教师核心技能。  相似文献   

2.
工匠精神是一种专业精神和深层次的文化形态,是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价值指引。基于工匠精神的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现状,尝试阐释其时代内涵和敬业乐业、笃学求真、精益求精等要素,并聚焦应用型高校教师工匠精神培育,如融入教师思想观念、注入教师工作环境、纳入教师培训体系等可行路径研究,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匠人型教师,为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能工巧匠做贡献。  相似文献   

3.
“工匠型”教师是既具有教师特质又具有工匠特质的教师,是匠德与师德、匠心与师心、匠魂与师魂、匠术与师术有机结合的富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培养和打造“工匠型”教师已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趋向,他们是职业教育的支撑者、职教政策的执行者、“工匠人才”的塑造者。培养“工匠型”教师,可采取以下策略:强化对“工匠型”教师的广泛认同,确立“工匠型”教师的任职标准,搭建“工匠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撑平台,建立“工匠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职学校教师是传递知识的使者,是心灵的塑造师,更是富有“工匠精神”的匠人型教师。当前,许多中职学校陷入了教师自我认知不足、师资力量与能力结构失衡、校企深度融合不够等诸多困境,要想突破这些现实困境,必须通过改造环境、建立机制、校企深度融合三方面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工匠型”教师队伍,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是破解当前高职发展瓶颈的关键。通过实地走访和专家座谈,发现当前我国高职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满足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工匠型”师资尤其欠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工匠型”教师培养相关政策文件过于宏观、难以落地,学校教师培训长效机制不够完善,教师自我提升的主动意识不足等。结合已有研究,从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经费、学校完善教师培训长效机制、教师重视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提出高职“工匠型”教师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6.
培养“工匠型”人才是基于“技能中国”建设对职业院校提出的新型育人目标。面向“技能中国”建设,职业院校培养“工匠型”人才有助于明确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优化职业教育育人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鉴于此,从“匠心”“匠德”“匠术”“匠行”及“匠人”角度出发,探索构建职业院校“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策略为: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少年工匠+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人才成长系统;推进三全育人,打造“德技并修+资源共享+赛证协同”课程教学平台;落实立德树人,建设“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教师精神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必备素质之一,不同时代教师的“专业精神”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在职业院校提倡教师专业精神,契合国家师德师风建设的需要,可推动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精神,除具备普通院校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崇教爱生、敬业乐业等职业态度与特性,还要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从“劳动精神”“职业精神”“技术精神”等方面丰富其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重视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提升,致力于打造“国家工匠之师”,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四有”好老师以及技能型社会“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无形中推进了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精神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目前,努力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质量已得到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但对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师资的专业化发展,理念上却比较传统。文本根据职业教育所承担的任务以及目前职业院校师资水平现状,提出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像训练"工匠"一样。"工匠型"专业化发展既是职业院校教师从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工匠精神”是从业者对事情严肃、专心、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一种职业心态和职业理念,应贯彻职业教育始终。文章围绕民办院校“工匠精神”人才培育的价值及策略展开研究,分别从内容、实践、方法和环境四个视角展开阐述,以期正确指导民办院校多方位培育学生以匠人文化精神来要求自身,提升专业水准,凝心聚力,培育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中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发展目标,必须重拾“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具有追求精益求精、严谨、耐心、专注、坚持、专业和敬业的特点.当前提倡“工匠精神”,不仅是企业发展,民族工业振兴重要保障,更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高职教育中,要实现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还应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使学生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1.
论教师专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对于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应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来理解 ;教师自身素质与客观环境是教师专业化的两大方面标准 ;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可分为五个阶段 :准备阶段、求生阶段、巩固阶段、更新阶段和成熟阶段 ,各阶段的发展内容和侧重点不同。教师专业化的范式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包括“能干型实践者”、“研究型实践者”和“反思型实践者”等 ,各范式间彼此联系、交互作用 ,共同构成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2.
种劼琳 《职教通讯》2022,(10):74-79
随着学生的培养标准逐渐向工匠之师迈进,“工匠型”教师也便应运而生。面对社会发展和教育需求,“工匠型”教师要努力朝着复合技能的拥有者、实践操作的传承者和工匠精神的引领者三个角色发展。因此,需要从匠术、匠心和匠德三个维度来造就和提升教师的素质与水平,校企合作培养匠术,提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技能;国家政策保障匠心,强化岗位与能力的双重认同;社会氛围维护匠德,遵守行业与学校的双重道德。  相似文献   

13.
论教师专业化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教师专业化作为教师教育的目标,既是提高教育素质、改善教育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关于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应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来理解:教师自身素质与客观环境是教师专业化的两大方面标准;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可分为五个阶段:准备阶段、求生阶段、巩固阶段、更新阶段和成熟阶段,各阶段的发展内容和侧重点不同。教师专业化的范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能干型实践者”、“研究型实践者”和“反思型实践者”等,各范式间彼此联系、交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4.
工匠精神至少有扎实专业知识、精湛技能追求、高尚敬业道德和臻美品质境界等四重显像,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高职教师自身更好成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以及高职院校内涵的扩充提升。但现实中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人才观念功利化、校企实质合作不充分、相关制度保障缺失等问题。为此,应通过提高工匠精神的社会价值认同、搭建工匠精神融入教师职业生活的平台以及健全工匠精神融入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来切实推进“工匠型”高职教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何谓"工匠精神"?"工匠"是指有工艺专长的匠人,"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等,"工匠精神"即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职业无贵贱,除了身份不同,其内核是一样的:你我都是"匠人"。就教育而言,"工匠精神"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因材施教"的精神理念,即通过改造客观对象来体现自身价值。若"匠气"多于"匠心",教学就会机械、重复、固执和守旧,会成"教书匠";"匠心"多于"匠气",意味着执着、专注、完美和情怀。显然,后者是教育所需要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6.
工匠之师是工匠精神、技艺与教师职责、能力三者高度融合下的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新形象。构建“岗育复合体”、培育工匠之师是职业院校传承工匠精神、为行业培养能工巧匠的枢纽工程。“岗育复合体”是以培育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行业工匠之师为目标,通过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主体复合,跟岗、融岗、顶岗、轮岗四环衔接岗位复合以及导引、诊改、评价、激励四步贯通考评复合,促进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完成新手、熟手、能手、骨干、专家进阶,培养专业教师胜任学校教师、企业技术员、行业培训师三重岗位的教师培育复合体系。  相似文献   

17.
依据适配理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要与政策理论、产业需求及学生成长适配。职业院校要打造基于政策指引的理论学习平台、基于技能更新的校企共育平台、基于教法创新的教研发展平台,培养“教育家型”教师、“技能大师型”教师、“大国工匠型”教师。  相似文献   

18.
反思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是21世纪教师成长的必然趋势,而反思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实施反思教学,能够促进外语教师发展的模式从“学徒型”转为“反思型”,有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外语教学的整体素质,进而推动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论教师专业化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认为,对于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应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来理解,教师自身素质与客观环境是教师专业化的两大方面标准,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可分为五个阶段,准备阶段,求生阶段,巩固阶段,更新阶段和成熟阶段,各阶段的发展内容和侧重点不同,教师专业化的范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能干型实践”、“研究型实践”和“反思型实践”等,各范式间彼此联系、交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因素。在当今社会和教育的转型期,这种核心因素已不是过去所强调的知识、经验和某种特定文化,而是具有隐喻性质的“智慧型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