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普及是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创造受大众喜爱的科普产品是文化出版机构的社会责任,有声形态的科普产品具有独特发展优势。从科普类有声产品的意义、特点及现状出发,出版机构可借助“众筹思维”实现用户深度参与以了解用户需求,为有声产品附上使用手册以促进科普化及有声化表达,以自建或第三方托管方式推动平台建设及产品运营服务模式创新,以及通过“一鱼多吃”与智能技术探寻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方式,做强做大科普有声产品,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2.
有声读物图书馆及其构建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淳姣  赵媛  薛小婕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3):106-110
通过界定有声读物图书馆,阐明其与盲文图书馆的区别,提出有声读物图书馆服务视障读者四点优势,即有利于消除视障读者的心理障碍,信源丰富,成本低;利用率高;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最后提出其构建模式--独立建制及管理体制--残联负责制。  相似文献   

3.
近日,为配合安宁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同时为视障读者提供一个学习空间,安宁市政府专门拨款10万元,在市图书馆内建立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图书馆根据现有馆舍条件,为方便视障读者进出和借阅书刊及利用电脑,专门在成人阅览室划分出一个区域,新购置了阅览桌椅,配置了两台专供盲人使用的电脑。订购了《读者》、《中国盲童文学》、《文化世界》、《医学荟萃》等四种盲文期刊、300多册盲文图书,此外,还订购了包括文学、医学、政治、法律等丰富内容的46种磁带、140种MP3有声读物。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的建立使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延伸,同时也让视障人员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体现了社会对他们的关怀。  相似文献   

4.
技术迭代升级给予媒介更多功能和应用场景,并在社会互动中扮演多重角色。基于媒介可供性审视有声出版平台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也是回答有声出版平台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参照。从物质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三个维度探究有声出版平台的具体特征和发展路径,指出有声出版平台转型升维需要在物质层面完善智能生态、强化人机协同中人的主体性,社交层面深化情感凝聚、增强用户身份认同感,移动层面加强场景融合,引领移动音频新“声”态,进而通过技术赋能实现内容提质增效,打造高质量出版业态。  相似文献   

5.
过去多为视障人士及老年人感兴趣的有声读物,现在却成了先进技术和尖端出版的一部分。读音频书成了业内最具实验陛的活动之一,如未删节的有声书《巴尼·蒙罗之死》成了苹果iPhone的应用版本,这种应用可增强与电子文本同步阅读,视频剪辑也大大提升了客户流量,但苹果iPhone应用程序不仅是服务视障人士,更主要为非视障客户群体。  相似文献   

6.
刘宁  周宇豪 《出版广角》2023,(19):54-58
智能技术深度嵌入出版行业,削弱了编辑个体的主观性,在内容供给上更加贴合读者与市场,知识服务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印刷数字化、系统化,发行营销精细化、智能化,实现了出版全产业链的增值。然而,对智能技术的过度依赖,会造成出版人对出版产业把关不足的危机,出版内容文化属性偏离的风险,以及私域伦理冲击公共伦理的隐忧。因此,必须树立技术向善的智能出版理念,强化出版企业、主管部门、社会等相关责任主体的伦理意识,使智能技术正向赋能出版产业。  相似文献   

7.
作为社会公益性组织,公共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为视障读者创造必要的阅读条件。本文以晋江市图书馆视障阅览室为例,对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具体的信息无障碍服务构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视障学生作为数字原住民中的特殊群体较普通大众更渴望对新事物、新资讯及交流联系等的获取,分析视障学生有声阅读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有声阅读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对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视障学生使用有声阅读的现状和行为选择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线性回归等数理统计分析调查数据。[结果/结论 ]基于视障学生对有声阅读APP有用性和易用性的认知,建立视障学生使用有声阅读影响模型。对视障学生有声阅读接触媒介偏好、阅读种类偏好、使用习惯偏好、选择因素偏好4个层面展开分析,并从构建全场景服务模式、优化产品内容、完善平台人机交互模式和开发视障人群专属APP 4个角度提出视障学生有声阅读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视障读者阅读为研究对象,在阐释视障读者群体特征、厘清智慧阅读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智能阅读设备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探讨了视障读者的智慧阅读前景,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以期为图书馆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文章对我国现阶段盲文出版融合发展的困境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推动盲文出版的进一步融合发展,提高盲人群体文化权益的保障水平。【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对我国盲文出版存在的主要困境和出现的新形态进行分析。【结果】我国现阶段盲文出版存在的主要困境是视障群体数量庞大,出版总量难满足需求;盲文图书制作工艺复杂,生产能力提高困难大;制约因素较多,数字出版推广难度大。同时,顺应智能时代的发展,有声读物和融合出版物也逐渐出现。【结论】针对如何加快盲文出版的融合发展,提出一些具体策略,包括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多方资源;采用新型出版技术,加强数字出版的融合作品传播;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不断丰富盲文产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编校人员转型。  相似文献   

11.
李舒  张寅 《出版广角》2021,(20):44-47
当前,有声出版已成为全民阅读新的增长点.在移动互联背景下,有声出版呈现制作主体多元化、传播介质数字化以及用户群体细分化的特点.有声出版的发展要紧密围绕有声创作与认知规律相契合、审美价值与知识价值相化合、文化逻辑与技术逻辑相耦合等难点,从融合传播、场景传播、垂直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等方面寻求多维度突破.有声出版不仅要丰富和发展口语文化,更要在重构社会关系、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等方面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过去多为视障人士及老年人感兴趣的有声读物,现在却成了先进技术和尖端出版的一部分。读音频书成了业内最具实验性的活动之一,如未删节的有声书《巴尼·蒙罗之死》成了苹果iPhone的应用版本,这种应用可增强与电子文本同步阅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论坛》2023,(6):1-4+162
<正>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下简称“广东省馆”)历来重视为残障读者提供服务,早在1986年就完成无障碍通道建设,2003年开放视障读者电脑专用座席,2012年成立视障读者服务中心,2020年启用“融·爱空间(视障阅览室)”。多年来,广东省馆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正确领导和省残联的指导帮助下,积极践行作为省级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履行为残疾人服务、保障残疾人群体文化权益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互联技术在有声出版领域的应用,不仅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听觉化阅读体验,还为作品的版权变现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本文以青岛出版集团出品并运营的有声出版物《九皇叔》为例,探析未出版网络文学作品的有声版权变现路径和面临的挑战,归纳其运营策略并提出发展建议,为该类作品在全媒体时代的IP化运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互联技术在有声出版领域的应用,不仅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听觉化阅读体验,还为作品的版权变现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本文以青岛出版集团出品并运营的有声出版物《九皇叔》为例,探析未出版网络文学作品的有声版权变现路径和面临的挑战,归纳其运营策略并提出发展建议,为该类作品在全媒体时代的IP化运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余苗  马璇 《科技与出版》2021,(7):155-160
数字时代的来临,深刻地改变着视障群体的阅读范式,推动无障碍阅读朝着有声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阐释无障碍阅读的有声变革表征,提出我国在无障碍有声读物制作、监管、扶持、传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推动数字时代无障碍阅读的作品版权保护、内容延伸与录制规范.数字时代无障碍有声阅读的发展进路在于强化人文关怀、便捷生活使用、丰富审美体验.具体实践策略在于加强国家立法、加大扶持力度以维持出版有序,避免泛化投入、创新精细化服务以坚守资源理性,提供技术支持、落地阅读保障以重申合作还淳.  相似文献   

17.
从公共图书馆视障读者活动的意义着手,从以图书馆为阵地打造视障活动品牌、和社会相关机构合作做好特定视障节日活动、与平行文化机构合作及关注精神生活等方面分析了视障读者活动的模式,进而从创立活动品牌、建立个性化服务档案、主动推送文化活动和加强多方合作等方面对视障读者活动的延伸和拓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视力障碍者由于行动受限更渴望通过阅读丰富生活,了解社会。视障阅读包括触觉阅读、视觉阅读和听觉阅读等方式。不同视障阅读方式可适应不同视障人群的需要。科技的发展为视障阅读提供了新机遇,但也需解决视障读物出版、版权保护、图书馆特殊服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公共图书馆对视障服务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本文以1998-2021年CNKI的411篇文献为样本,从论文的发表时间、作者、机构以及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挖掘其研究热点和前沿。研究发现,热点主题集中于视障读者、视障服务、阅读推广、数字阅读以及盲文出版五方面,研究方向逐渐向精细化、数字化、个性化服务演变,但还需加强相关实证研究、拓展先进无障碍技术研究以及促进跨地域跨学科的多元协作研究。  相似文献   

20.
MPR多媒体印刷阅读出版是以纸质印刷载体为基础的多媒体复合数字出版技术。它将数字技术引入传统印刷出版,实现纸质出版物的有声听读,满足读者通过视听多感官、抽象化与具象化全方位获取信息的需求,是数字技术时代对出版形式的突破。文章从MPR出版物的功能和技术创新出发,探讨其发展优势和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