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永远的尹雪艳》是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的小说集《台北人》的开篇之作。作者将空间和时间的魅力全部集中在尹雪艳身上,尹雪艳宛如时空中的永恒"精灵"。白先勇通过塑造尹雪艳的"永远",反衬了成为"台北人"的大陆人的今非昔比的失落感和人生的无常感。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评论界都把白先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中的主人公尹雪艳看成"幽灵"、"死神"或是"精灵",但透过小说文字的表层我们会发现,她不是能够把人们推向死亡的"幽灵"、"死神",也不是迷人的"精灵",尹雪艳有着难言的苦楚和悲惨的命运。本文试图从这一个角度去解读尹雪艳,发现她既作为尘世中的一名女性又作为一个弱者的悲哀与痛楚。  相似文献   

3.
华文文学学科命名争论的焦点,始终未曾脱离学科自身的定位问题,并指涉海内外华人文化心理归属的多种纠葛。由英文词Sinophone literature翻译而来的“华语语系文学”一名不仅在语言学概念上难以成立,更有意回避并模糊了汉语的“同一性”和“普遍性”,其文化心理逻辑值得警惕。“汉语新文学”的提出,意在以理论建构的方式,对“华语语系文学”作出了迄今为止最有力的反驳和“抗争”,同时又强调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新文学”传统的文化历史意义和价值表述。尽管“汉语新文学”这一概念开辟了海内外汉语批评界走向理论对话的新途径,但仍难以取代“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学科名称,标举“世界性”特征的“世界华文文学”与稍嫌冗长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之名称也将长期并存。纷繁复杂的学科命名背后,孕育着学术创新和学界“百花齐放”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4.
从道德伦理观、生命意识、生存哲学等诸多角度,读者对尹雪艳一一进行了解读,归结于红艳祸水、死亡无处可逃、人生是一场虚无的传统大众情结与生命感悟。抑或,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一下尹雪艳,冷艳、优雅之下,内隐的是一个“乱世佳人”,巧妙运用美色与聪慧,在男性构筑的钱权世界中,企图把握自己命运而呈现出的无情、动人。  相似文献   

5.
李博泓 《考试周刊》2011,(41):21-22
台湾作家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以《永远的尹雪艳》为开篇之作,描写了动荡变迁时代之下的众生相。尹雪艳公馆俨然成为众人沉湎旧梦的场所,而尹雪艳本身就是上海的一种象征:精英文化,贵族气息。众人在尹雪艳及其公馆寻得在时代洪流中失落了的身份认同。作为上海象征的尹雪艳,似乎在娱乐中只身抽离在外,而这种冷漠背后却潜藏深刻的时代痛感。  相似文献   

6.
文章不同意一些评论家把尹雪艳看成妖孽的观点。白先勇以“尤物”形象塑造尹雪艳,却写出她尤物外表下丰富的形象内涵。出身卑贱的尹雪艳由于生存需要,追求物欲享受,老于世故,但她的心灵深处,却流露着“观世音”般悲天悯人的温情,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辉,这就是尹雪艳永远充满魅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从象征意味的角度来解读“尹雪艳”和“李娃”这两个传奇女性。笔者认为尹雪艳象征着人类的“死亡之神”,李娃则象征了郑生的“命运之神”。  相似文献   

8.
白先勇曾经说过“我写作是为了表达人类内心无言的忧伤”,在《永远的尹雪艳》中,尹雪艳被作者赋予了一个悲剧命运引领者的角色。在文章中有几个明显的象征意象。  相似文献   

9.
汉语新文学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在新条件下的合理利用,便成了当务之急.从新文学文献整理和建设工作方面而言,澳门几乎处于失语兼失措的状态,这体现了汉语新文学文献整理工作的地域性不平衡.解决这个问题须作观念调整,须引入汉语新文学概念.汉语新文学概念认定,一个民族的文学应该以其基本的外壳--语言形态为主要依据,澳门文学在整个汉语新文学的总体框架中属于一个与台港平行的区域,澳门文学文献资料的天然地位就不应理所当然地被限制在必然次于台港的位置.澳门文学在整个汉语新文学界,具有相当鲜明的文化特色,具有特定的文学生态意义,因而,澳门新文学文献的整理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永远的尹雪艳》是台湾现代派小说代表作家白先勇的典型作品之一,也是其系列小说《台北人》的开篇之作。作用讽刺的、象征的、近似戏谑的手法,通过对主人公尹雪艳和她身边的“台北人”的形象描写。反映了新旧交替时期社会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和急剧变化的世态群像。作在对人间沧桑,世事无常,历史兴亡的感喟中。表达的是虚无主义、宿命论和不可知论的悲伤主义情绪,以及面对“传统化失落”而徒唤奈何的“化乡愁”。  相似文献   

11.
在白先勇创作(永远的尹雪艳)40年之后的2005年,潘向黎写下了《永远的谢秋娘》,不是偶然为之,而是别有深意的。潘向黎承认小说缘起于白先勇的《永远的尹雪艳》,自己写《永远的谢秋娘》正是想要替主人公“说出缘故来,人也不为委屈”。谢秋娘不同于尹雪艳的最大之处,就是作者在创作之初,就抱有极大的善意和同情,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去解读、塑造一个乱世风尘女子的形象。潘向黎作为一个唯美主义女性作家,仅仅拥有美好的期许是不够的,如果脱离现实文章多美就有多脆弱。白先勇塑造的尹雪艳虽然过于冷酷超现实,但是他的文笔更现实也多了份厚重的历史感。  相似文献   

12.
杨眉 《文学教育(上)》2013,(24):130-130
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是后来结集的《台北心的开篇。他笔下写的都是从大陆逃亡到台北的遗老遗少,这些失去家园的“台北人”,白先勇对他们流亡异乡的孤寂落寞感同身受。而尹雪艳这个如神一般“总也不老”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正是这些无处安放的落寞灵魂中的一抹“红”。几乎所有人都如飞蛾扑火向她扑去,寻找那一份心灵慰藉,与此相比,生命也不足惜。  相似文献   

13.
纵观近百年中国文学激烈而多变的涌动进程,重大的潮流“改道”有三次,即用新文学代替旧文学的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以文学的一体化秩序代替“五四”新文学业已形成的多样化格局的工农兵方向的文学;“文革”结束以后,以“新时期文学”的出现为标志的“后新时期文学”。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文学的历史以“五四”启蒙文学为开端,但其发展的历程并不具有历史必然性;解放区文学不是“五四”启蒙文学的结果,而是另一个时代的新的文学形态。90年代对“五四”的“误读”,既有新文学“正史”情节叙述的“误导”,也有现实社会中理想主义激情的普遍丧失所导致的价值的失落。“五四”新文学的历史价值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启蒙;“五四”未完成的启蒙将继续进行,这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经之道。但是,启蒙的方式很难再是“五四”式的精英对大众的权威言说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文学》以谦虚、开放的姿态积极介绍世界文学,遍尝一切新鲜的“异味”,尤其是对世界左翼文学潮流的介绍细致而深入。这也反映出了193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发展趋势。《现代文学》对其作他家与文学现象的介绍也是相当中肯的。此外它还呵护着文学新人的创作,支持着中国新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文学发生前后,曾朴一方面广泛涉猎世界进步文学.一方面对新文学的出现大加褒评.同时强调新文学要从异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丰富其创造力,提出以真、美、善为“文学的标准”。期间.曾朴还创办《真美善》杂志,并创作了长篇系列小说《鲁男子》,对新文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曾朴晚年弃旧图新的文学行为.显示了新文学对近代文化人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切历史都是对历史的叙述,中国新文学史亦然。30年代的新文学研究者们,有的在历史叙述中建构了新文学作为“先锋的”、“实验的”、“民族的”、“开放的”文学的整体形象;有的则将其叙述为“欧化的”、“言志的”文学。文学史中“新文学”摇曳的、不确定的形象,凸显了历史叙述者不同的理论前提和思想立场,同时也表明新文学在30年代不断被经典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受到争议和质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著名美国华人作家白先勇的创作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白先勇小说描写了台湾特有历史年代的人物,渗透浓郁的历史沧桑感,我试着用尼采的悲剧观来解读白先勇的两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中的尹雪艳,做着“永远不老,青春永驻”的美梦,是一个日神式的悲剧人物。而《孤恋花》中的娟娟是一个酒神式的悲剧人物,她在迷醉中完成了自己凄美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黄鹂》一文运用象征手法,用黄鹂来象征文学乃至文艺,言近旨远,寓意深刻,几乎成了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及其深刻反思录。现在,就让我们从文学史的视角来对其进行一番解读。众所周知,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是以1917年的“五四”新文学运动为开端的。孙犁生于1913年,12岁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所以文章开篇即写道:“这种鸟儿,在我的家乡好像很少见。”他十分喜欢鸟———文学,却“都好像没有见过这种”美丽的黄鹂———新文学。“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之“新”就“新”在它大大扩大和强化了文学同现实生活的直接…  相似文献   

20.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在我国“五四”思想大解放的年代,对我国现代派文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弗洛伊德文学观,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道路上,曾诱发出一种文学观念、文学技巧、文学情趣的变革。从而说明“五四”新文学与世界新文艺潮流接轨,其创作成果对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