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湖南省安化县大福公社乱石大队文化夜校灯火通亮。一位长辫子女青年正在组织学员听写生字。学员被一个“漏”字卡住了。台下一位站着的男青年连忙启发::“外面有‘水’,‘屋’底下有‘雨’,这‘雨’哪来的呀?”学员们心领神会.一个个沙沙地写起来。……  相似文献   

2.
理学创始者周敦颐在赣南的古南安奠定了理学的基础,并教授了后来成为理学大师的程颢、程颐两个弟子,尔后,周敦颐又任赣州府通判,在赣州和赣州府所属的于都等地兴办书院,社学,教授邑人。为纪念周敦颐,古代赣南有三所以周子的号命名的“濂溪书院”,这三所书院分别在南安(今大余)、赣州和雩都(今于都)。  相似文献   

3.
这里提供的不是具体的写法,而是一种审题、选材、构思的思路。[审题]涉及两个对象,一是“雨”,二是“水”,它们有共性,都是液体,都能滋润万物;但也有个性,“雨”是空中之物,“水”是陆地之物,“水”是由“雨”而来,在天为“雨”,太地为“水”。“对话”是说明方式,要用拟人手法,“雨”与“水”成了两个能说会道的人,它们相遇之后,对话就自然产生。对话的中心,大致在三个方面,一是围绕各自的特点来说明,包括它们的动态特点、静态特点、产生过程等;二是围绕各自作用,从正面说,雨与水的作用是有明显区别的,至少作用过…  相似文献   

4.
我们先看下面的两个例子:“此时情景愁于雨, 是处莺声苦却蝉”、“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第一例子中作者借两种不同的景“雨”“蝉”反衬其心境之“愁”与“苦”,即“愁于雨”,“苦却蝉”,观二句之意“于”、“却”二字却是互相通用的,言苦于蝉也。  相似文献   

5.
行龙司雨,自秦汉以降,多见诸文人墨迹与画卷之中。世人以为,龙自夏商产生以后,便独具司雨之功能。今吾人所见之文献,无过于殷商甲骨者。本文利用大量卜辞之“龙”、“雨”辞条,排比考鉴,发现此二字基本不在同一龟版中出现,故作出“商龙不曾司雨”之结论。有商一代,主雨者乃全能之“帝”。商人祈雨,卜问的对象是帝。帝可令“雨”,亦可令“不雨”。亦有焚巫尪以祈雨者?疚目疾炝私醪反?仅发现五条“龙”、“雨”并现者。然其中四条读作“宠”,一条系地名“龙田”,均与司雨无涉。  相似文献   

6.
北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因其景美、辞美、情真、趣浓而千古传诵,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青山翠谷之间赏其景秀。放眼望去,有全景,群山环绕滁州古城,诸峰青翠幽深,草丰树茂;有特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醉翁亭“翼然临于泉上”,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模糊到清晰,读书的人就与写文的人融合到一起去了。有声,山道盘旋,耳边水声潺潺作伴,哪儿还有疲劳?一个北“渐”字写尽水声由隐约到澎湃的变化和游客急欲一睹芳容的渴望;有形,一个“泻”字,赋予了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情,暗喻了游客“山行六七里”之后见到如烟似雨、如龙似蛟的山瀑时的…  相似文献   

7.
一、设问引思师:用湿毛巾在黑板上迅速地写一个“水” 字,这个“水”字会怎样?请仔细观察.生:水慢慢地干了,字不见了.师:在同学们的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吗?生:洗了的衣服慢慢地干了.  相似文献   

8.
唐代祈雨,沿袭古制有雩祭。亦循古礼,祭风伯、雨师。“大旱雩祭而请雨”,则遍祈岳镇、海渎、诸山川能出云雨者,以及社稷、宗庙。州县则“准京式”,祷祝界内山川、社稷。唐代诗文所叙写、歌吟的祈雨礼俗,官民同祀,丰富多彩。西山、黃溪、龙潭、汉庙、竹林、皋亭、白石、吴塘、丛祠、河神、乖龙、旱鬼、龙女、白帝、城隍庙、九龍寺、九华山、敬亭祠,处处有虔祈;鞭雷公、烧蛟龙、巫女之雩、土龙之拜,在在是精祷。祈雨之时,无论朝廷,抑或州县,总能表达罪己咎责之悔悟。君主反思“失德”:“每思禹汤之罪己”,“推心引谴,为人受咎”;臣僚检讨“失职”:“以愚劣偷安庙堂”,“敢尸位重禄”,“剌史无治行”,“宜降疾咎于某躬身”。悔过责躬,专咎自艾,唐代祈雨诗文所映现的这一群体价值观念以及应天顺时、以德动天之旨趣,具积极的社会效应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母亲说,我是随着霏霏春雨飘落到这个世界的。于是,“雨”便成了我的名字。每天,都有人深情地呼唤我——“雨!”。不知不觉中,我对雨有了无限的情意。我会写的第一个字便是“雨”。  相似文献   

10.
<正> 赣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六年第四期,发表了张田胜同志:“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点该是于都一地”。和钟行萱同志的商榷文章:“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点就是于都一地吗?”这两篇文章标题鲜明,是有争议的论证史实。究竟该做法什么结论?这就以争论的风味而带来的魅力,不禁引人细读。卒读之后令人倍添趣头的,到不完全在于确切的结论,更在于各自的学术见解、论证的韬略和方法各有千秋。给人做学问以有益的启迪。当然,对  相似文献   

11.
阴井盖     
今天,我在去练跆拳道的路上,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道路上有许许多多的阴井盖。而且每一个盖上都有字。有的上面写着“雨”、有的上面写着“污”、“废”、“水”、“电”、“煤”……这些都是什么意思呢?晚上,妈妈上网查了资料,原来“雨”字就代表雨水的意思,这样的阴井是用来排除房屋上的雨水和雪水的;“污”就代表没有用的水;“废”就代表经过加工后还可以用的水;“电”就代表下面是电线;“煤”就代表下面是煤气。小朋友只要注意观察也可以找到很多的知识。阴井盖$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一小学三年级@吴郑寅 $浙江省杭州市余…  相似文献   

12.
据说,一天,康熙皇帝游玩杭州灵隐寺之后,兴致勃勃地为灵隐寺题写匾额。这时的康熙,早已醉眼乜斜,挥笔便在白纸上歪歪斜斜的写出一个“雨”字来,竟占了整个灵字款位的一大半。繁体的灵字雨字头底下还有三个口字一个巫字呢。 怎生是好?再写一次,岂不有损圣颜,留下笑柄?有个叫高江树的大学士装着磨墨挨近康熙的身边,然后悄悄摊开手掌,露出原先写就的“云林”二字。康熙一看,如获救兵,慌忙间涂就了“雲(云)林禅寺”四个字。至今这块匾额仍还挂在灵隐寺的“大雄宝殿”上呢。  相似文献   

13.
师:前几天,老师有个朋友来找,说有一副春联(电脑出示):风抚千条柳,雨(?)万朵花。他愿以一字百元的价格,请同学们补上所缺的字,要做到对仗,读起来好听。生:雨“打”万朵花。师:是不是有点残忍,能不能换个字?  相似文献   

14.
“燕”字是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一个生字。“燕”字笔画繁多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较难识记。在学“燕”字时 ,我先让学生弄清楚“燕”是上中下结构 ,然后指导学生按上中下的顺序观察各部分的组成。师 :“燕”字最上边的“廿”像我们学过的哪个部首 ?生 :像“艹”师 :“廿”与“艹”有什么不同呢 ?生 :“廿”比“艹”下面多了一横 ,就像是草字头封了口。  师 :“燕”字的中间是个什么字呢 ?生 :是个“北”字和“口”字。师 :“燕”字最下边是什么 ?生 :“燕”字最下边是四点水。师 :你能给燕字编个顺口溜吗 ?生 :草字头要封口 ,北字中间一…  相似文献   

15.
活动背景一天雨后我带着孩子们去户外活动,孩子们发现在教室前的水泥地上有一个小水坑,几个调皮的男孩子立刻兴奋地踩水坑里的水。他们的行为立刻吸引了更多的孩子去踩水坑里的水。其中有个孩子问:“老师,这里的水是哪里来的呀?”另一个孩子回答道:“是刚才下的雨呀。”我见孩子们对水坑这么有兴趣,于是就乘势提了个问题:“那怎么别的地方没有水呢?”我的问题使这两个孩子一下子愣住了。宝宝说:“老师,你告诉我们吧。”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神,于是我决定就此生成一次探索性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一些有关“水会蒸发、变化形态”的知识,从而初步…  相似文献   

16.
案例一:《雨下得有多大》教师让学生比较了同一地点的两幅下雨图片后,一脸疑惑地问道:“怎样才能准确知道雨下得有多大,大多少呢?”教师把“准确”二字说得特别重。生1:“看水花,水花大,雨就大。”生2:“看积水也可以知道雨的大小。”生3:“不行,老师问的是怎样准确地知道。”生4:“找积水的地方量一量。”“如果你量的地方是低的地方,雨水不是都流到那里去了吗?这样就量不准了。”一个学生表示反对。教师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反问大家:“他说的你们同意吗?”“同意!”学生齐答道。“那么,怎样才能量得准呢?”教师追问道。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母亲说,我是随着霏霏春雨飘落到这个世界的。 于是,“雨”便成了我的名字。每天,都有人深情地呼唤我——“雨!”。不知不觉中,我对雨有了无限的情意。我会写的第一个字便是“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来自清先生的《春》中有一句:“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这“逼”字该怎么讲才妥贴、落实?我以为还是讲它的本意:“迫近”。春雨过后,天地朗洁,纤尘不起;草木更是苍翠欲滴,好象一下子挨近到你的眼前。昔人所谓“雨后好山青到门”,便是这种感觉的真实写照。所以,这句话可讲为:小草也青青的,青得来简直挨近你的眼睛,朱自清先生就是这样活灵活现地描写出小草的青葱可爱的。  相似文献   

19.
故事一:感谢那天的雨上课铃声响过三分钟了,尽管我在讲台上再三地喊“:已经上课了,我们大家不要被窗外的雨所吸引……可同学们还是无动于衷,仍是看外边的雨。我思索片刻,来了灵感……我走下讲台,和同学们一起看雨,我突然问:“大家都看到了什么?”有的同学说“:看见雨了。”我追问“:雨中有什么呢?”同学们七嘴八舌“:雨中有操场、有树木……有几个老师在走路……”我提出新的问题:“我仿佛看见操场、树木……在幸福地笑着。谁能说说它们为什么笑呢?”同学们又七嘴八舌“:雨滋润了它们……洗净了它们……”我加重语气表示肯定,又提出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杭州西湖天下景亭有这样一副叠字对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联意取自苏轼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以“水、晴、好、山、雨、奇”6字,相叠而成。该对联的奇妙在于通过断句、变位、简化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