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茅盾在大革命失败后转入小说创作 ,其创作心理让人深思。而且在此后茅盾一直对政治的念念不忘 ,在他后来的许多小说中都有政治成分的渗入。文章将探究这其间茅盾转变的原因 ,并对以后茅盾的政治情结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
怎样全面地正确地研究茅盾,对他一生的伟大业绩,给予正确的评价;对他在中国现代革命史和文学史上应排上正确的位置,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 过去对茅盾研究和评价,有很不公正的地方。 例如,大革命失败后,在上海严重白色恐怖之下,被迫逃亡日本,后来即失去党的组织关系。有些“左”的人物,对此多所非议;甚至对他真实地描写大革命的《三部曲》,也横加非难,这不是实事求是的、公正的态度。 近年又有一种偏见,认为茅盾的作品,尽是政治说教、缺乏艺术性。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不是实事求是的。  相似文献   

3.
茅盾早期性爱思想的核心是灵肉一致的现代性爱观。他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认为明再造是进行社会改革的根本途径。因此茅盾早期性爱思想的阐发带有明显的再造明的意识。茅盾认为在明再造过程中以性爱为中心的道德改革与政治制度的改革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大革命失败以后,茅盾在《蚀》中分析其原因,认为是这两的脱节。  相似文献   

4.
叶子铭教授是当代学术界卓有成就的茅盾研究专家。他从五十年代中期——大学时代开始撰写《论茅盾的四十年文学道路》,到近十年来完成《茅盾漫评》,主持编辑《茅盾全集》等,经历了从茅盾创作道路的研究到对茅盾主要作品的分析,茅盾全部著作的整理、出版的全过程,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建设作出了贡献。作为一个现代文学学者,他还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文艺理论功底——他是中国古典文学专业提前毕业留校工作的研究生,写过多篇颇有功力的古典文学研究文章,又是《文学的基本原理》一书的主要撰稿人和统稿人,基础雄厚,视野开阔。他学风严谨,不急功好名,不投机取巧,十分重视史料工作,善于处理“博通”与“专精”的关系,注意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的更新。  相似文献   

5.
乌镇是茅盾的家乡,茅盾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乌镇度过的.一九○四年到一九○九年,茅盾八岁到十三岁先后在乌镇的两所小学——立志小学和植材小学求学.茅盾在《我走过的道路》中写道:“又过了半年,乌镇办起了第一所初级小学——立志小学,我就成为这个小学的第一班学生”.“一九○九年夏季,我从植树学校毕业了,时年十三周岁.”后来茅盾升上中学,离开家乡,只是寒暑假才返回家乡.当他二十岁“叩文学的门”之后,更只是间或返回过几次,一九四○年他母亲逝世后,因种种原因,再没有回来过.但是茅盾对他的家乡,始终深深地怀念着,一九七七年为家乡写的一首《西江月》词中,有“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两句,表达他怀念家乡和对家乡的教育事业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茅盾是驰誉中外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从1916年开始文学活动直到临终前为止的六十五年中,写下了大量的小说、散文、论文和翻译了不少世界文学名著.他的小说刻划了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艰苦历程,绘制了规模宏大的历史画卷;他的散文随笔阐述了中国革命几个历史阶段的社会问题,也纪录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前途沉思所得的实况.特别是他的为数不多的极富于哲理性的抒情随笔,更具有启发教育的意义.不仅在历史上,而且在现实上,同样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本文打算就茅盾从1928年下半年到1941年间偶然写的哲理性的抒情随笔,简略谈谈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茅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不仅是伟大的革命作家,而且是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家.他一生的文艺理论批评活动和他的丰富的文艺批评论著,在我国现代和当代文学史上,曾经发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当前的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也有着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对茅盾建国以来的文艺批评,从事专门研究的人还不多,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茅盾从事文艺理论批评活动,开始于“五四”运动前后,比他的文学创作活动更早一些.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他在文学创作、翻译介绍世界进步文学和文艺理论批评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建国以后,茅盾同志由于担负了繁重的文化行政领导工作,在文艺创作方  相似文献   

8.
刘文博 《文教资料》2011,(22):92-94
《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不是对法国大革命那段历史本身的记述,而是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研究,在书中托克维尔叙述了自己对法国大革命从爆发的原因、革命的性质到革命结果给法国带来的影响等方面的看法。关于法国大革命,作为历史学家的托克维尔有他自成一家的看法,但是身为政治家的他不免会受到出身及其阶级地位的限制,所以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处处流露出对法国大革命的两重性认识。  相似文献   

9.
茅盾的现实主义艺术,有一个成熟、发展、演变的过程。本文就试图对茅盾短篇小说艺术的发展演变轨迹作一初步勾勒。我们深知,这一领域有如宽阔而流动的海洋,要对它作出全面的摄象,本文是难以胜任的,故谓之“管窥”。 整个说来,茅盾是位严谨的、具有社会学家和外科医生色彩的现实主义作家。从艺术渊源上看,他主要吸取了中西方传统现实主义的养份。传统现实主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对外部世界进行冷静客观的描绘,因而巴尔扎克才立志要做法国社会的书记。有趣的是,在茅盾小说创作生涯开始之初,他却多少忽视了对外部世界的直接写照。他的艺术的触角,几乎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农民形象塑造的角度,来看茅盾小说中农村题材描写的得与失。不妨先作一纵向考察。 (一)且从“摸索而碰壁”①谈起。在茅盾最早的小说《蚀》三部曲所展示的大革命时期的巨幅画卷之中,便出现了农民的身影。如《动摇》就描写了农民们建立农会、抗租抗税,“肩着梭标”开进城镇以及斗争路入混乱、自戕的真实图景。如果说这还只是“采英拾贝”的背景式描写的话,那么《泥泞》(1929.4)这篇写于日本的小说,则是茅盾真正专写农村的作品;如果说《动摇》中的农民形象已带上了一些“阴影”,那么在《泥泞》中这种“阴影”又就有了扩大。清一色的落后不堪的农民形象使茅盾自己也意识到这“失败”②了。由此,也给他添加了“不  相似文献   

11.
人们都知道茅盾是浙江桐乡县乌镇人,也知道他家的祖居位于青镇观前街上.因此一般人都认为他诞生在观前街的祖居里.例如在一篇论述茅盾家庭及其童年生活的文章中这样写道:“1896年(光绪22年)7月4日,即农历丙申年五月二十五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翻译家、文艺批评家茅盾在浙江省桐乡县青镇观前街的一幢四开间坐北朝南的楼房里诞生了.”临街楼上的第二间(从东至西),是茅盾父母的房间,茅盾诞生在这间房里似乎是无疑的了.然而事实却往往有例外.  相似文献   

12.
埃马纽埃尔·约瑟夫·西哀耶斯(E m nane Joseph sieys,1748-1836年)是法国大革命中大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的理论家、督政府和执政府时期的政治家.他从1789年开始投身于大革命,历经数十年的政治风云变幻,亲眼看到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他是大革命前期那些杰出人物中极少幸存者之一.  相似文献   

13.
茅盾的短篇小说创作是大革命失败之后从一九二八年开始的,一直到解放前夕的一九四八年,共写了五十九篇。总观他这些短篇,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这就是篇幅越写越小,文笔越写越洗炼,内涵越写越深广。因此,我在《试论茅盾短篇小说的浓缩艺术》(见《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一文中,把茅盾的短篇小说比喻为河南开封的名菜高汤,虽然端来好象一碗清清的泉水,由于用很多只鸡和很多佐料精制而成,所以越喝越感精美,令人有余味无穷之感。茅盾为什么能创作出这样浓缩的艺术精品呢?本文仍就这一问题继续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柔石1929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有人认为是中篇小说)《二月》,是描写一种类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从“五四”运动到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生活道路的代表作品.鲁迅先生撰写了《柔石作<二月>小引》一文,以推重这篇作品、奖掖这位青年作家.作品描写的是一个叫肖涧秋的知识青年,从杭州省立师范毕业以后,由于他在第一次大革命历史时期,不愿向工农群众靠拢,不愿投身革命洪流,只好到汉口、广州、北京等大城市风萍浪迹.这期间,因为他对旧中国世态炎凉感到愤懑,对自己的流浪生活感到厌倦,所以他应一位老同学的邀请,来到浙江乡下一个叫芙蓉镇的中学担任教员,想在这个所谓的世外桃源里过几年清心寡欲的平静生活.殊不知,现实世界里根本不存在“世外桃源”,芙蓉镇只不过是黑暗旧中国的一个角落,他并不能安心住下去.特别是他仅仅为了救助一位既是  相似文献   

15.
从地域文化背景上审察茅盾早期的生活道路以及他文化性格形成的原因,故乡乌镇的自然、社会与人文环境对青少年茅盾的"孕育"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故乡环境及文化氛围对于茅盾成长和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水乡古镇特有的民俗风情滋润着少年茅盾的心灵,陶冶了他的审美情趣;父辈的变法维新思想影响了少年茅盾人生道路的选择;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奠定了他一生的文化品格;乌镇的生活积累成了茅盾日后写作时重要的创作素材。  相似文献   

16.
茅盾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革命文学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原名叫沈德鸿 ,字雁冰 ,浙江桐乡人。他早年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和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 ,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之一。1 92 1年茅盾与叶绍钧、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 ,大力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当时 ,他主要从事文学批评、理论研究和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从 1 92 7年起 ,才以茅盾为笔名开始文学创作 ,他写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 ,《子夜》是他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创作的一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被认为是新文学运动中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7.
茅盾的长篇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上、中、下三卷,83万多字,已于1988年出齐.此书茅盾生前只写了一半,即写至1934年,以后的一半是由亲属续写的.从严格的“自传”意义上讲,茅盾写的回忆录只有前半部,后半部因非出于他的手笔,故被叶子铭先生称之为“续貂”.又因是其家属根据他留下的录音、笔记、手稿,并参阅有关资料而写成,故也就算在“茅盾”的名下.其中有不少事件都是亲属根据与茅盾有交往的人的回忆录,改换人称和语态而写成的,并非茅盾本人的回忆.故真实性可疑,但一时又无法完全核实.因此.我  相似文献   

18.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尽管有过五四时期的抒情时代,但从总体上讲,它最鲜明的时代特色却是理性的张扬。不仅革命文学、抗战文学的广大作家张扬着理性的大旗,就是五四文学主将鲁迅的小说也不乏理性因素,而真正集理性之大成功者却是茅盾。茅盾是在大革命失败的1927年开始他的小说创作的。创作活动可以看作是她政治活动的一种继续。这使他一开始便带有明显的理性化倾向。他自己曾说过,写作《幻  相似文献   

19.
江城武汉,历经波澜壮阔的革命风涛,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座名城。它不仅是辛亥首(?)之区,又是北伐革命战争的司令部。“七七”事变之后,还一度成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杰出的革命文学家茅盾,在他辛劳奔波的一生中,曾四居江城,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业绩。 1927年初,茅盾首次来到大革命洪流中的武汉,在这“一大漩涡、一大矛盾”中  相似文献   

20.
茅盾与孔德沚、秦德君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在研究茅盾生平事迹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现象,茅盾原名沈德鸿,他妻子的姓名是孔德沚,他亡命日本时同居的情人叫秦德君,三个人的姓名中都有一个“德”字。这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的缘份呢?三个人中,最早去世的是孔德沚,死于1970年1月28日;其次是原名沈德鸿的茅盾,逝世于1981年3月27日;秦德君今年84岁,仍健在,寓居北京。他们三人都是共产党人,而在人生的历程中,又因命运的安排,发生了种种纠葛,爱爱恨恨,恩恩怨怨,留下许多未曾言说的事情,任后人研究、评说。对于茅盾与孔德沚、秦德君的关系,我曾阅读过一些史料、回忆录和其他有关的文章,也访问过一些前辈作家、茅盾的亲戚,还访问过秦德君老人,通过信,请教过有关的问题。然而至今仍未解开他们三人关系中的许多疑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