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最近听了高万同老师“对语文课程改革的新思考”的讲座,对他提出的“看懂与读懂是不一样的”一句,感受颇深,让我重新反刍、重新建构了心中的语文教学。这里所说的“看懂”,是指在教学文本时,用电视等媒体让学生看文本的情节,再现文本的原始情境,让学生通过看画面,快速弄明白、搞清楚文本的内涵与思路,从而更好地理解学习文本。“读懂”是指我们平时所说的“读书感悟”,指的是以不同的读书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相似体验,把文字符号变成一幅幅画面,一场场电影,再现文字背后的生活场景。  相似文献   

2.
一目前的“语文课”有这样一种流行的误区,有些语文教师架空了文本进行阅读教学,在“华丽”的教学现象背后看不到师生是如何进入文本境界的,也看不到学生在文本学习中获得了哪些语文素养,而是在整体阅读的幌子下进行天马行空式的教材分析,失却了教学应植根于文本教学的真谛。这种引导学生脱离文本、信口开河、夸夸其谈、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教学,培养的只能是一种浮躁的学风,根本不是我们所要的语文教学的“迁移”。由此,本文需要讨论的话题是,在语文教学的文化背景下如何开展“人—本”对话,构建语文课堂的互动文化。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  相似文献   

3.
胡琳娜 《小学语文》2008,(11):38-40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组单元以异国风情为主题,力求通过文本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引领学生去自主领略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传统的课堂对话,往往是师生之间问答似的,而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是浅层次的,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是表演性的。部分学生学会了,但看不到会学了,看不到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更看不到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课前教师与文本对话不充分,课堂上缺乏师生对话的策略。总之,它严重阻碍了师生的发展。据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对话教学”的实验与研究。我们经过实践与研究,摸索并形成了“一二五”对话教学模式,即一个中心、两个对…  相似文献   

5.
陶燕珍 《江西教育》2006,(14):37-3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传统的课堂对话,往往是师生之间问答似的,而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是浅层次的,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是表演性的.部分学生学会了,但看不到会学了,看不到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更看不到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课前教师与文本对话不充分,课堂上缺乏师生对话的策略.总之,它严重阻碍了师生的发展.据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对话教学"的实验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传统的课堂对话,往往是师生之间问答似的。而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是浅层次的,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是表演性的。部分学生学会了,但看不到会学了,看不到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更看不到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课前教师与文本对话不充分,课堂上缺乏师生对话的策略。总之,它严重阻碍了师生的发展。据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对话教学”的实验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何伟 《学子》2014,(8):71
正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思考如何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我是从以下几点做起的。一、潜心文本,做文本作者的知音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  相似文献   

8.
一、看插图:比较品评 【教学设计】 《装在套子里的人》附了两幅插图,是前苏联伟大的艺术家库克雷尼克塞的作品,分别截取故事主人公别里科夫的两幅生活图景入画,设色考究,风格简明,造型夸张,构思新颖,是帮助同学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思想的重要资料,教学时不可轻易错过。利用这两幅插图.可以这样设计方案:先安排学生阅读文本。再观察插图。并结合插图来复述文本相关内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忽略或遗漏重要的细节情景。  相似文献   

9.
妈 妈 ,当 你 以 为 我 看 不 到妈妈,当你以为我看不到的时候,我看见你把我第一幅画贴在冰箱上,我立即想画第二幅画;妈妈,当你以为我看不到的时候,我看见你喂养一只流浪小猫,我明白人类对动物要仁慈;妈妈,当你以为我看不到的时候,我看见你为我做了一个生日蛋糕,我知道原来小事情可以表达特别的心意;妈妈,当你以为我看不到的时候, 孩子,当我以为你看不到的时候,我看见你伤心落泪, 把巧克力棒棒糖等小玩意我明白原来有些事情会使人伤感, 都塞在你挂在床前的圣诞袜子里;而伤心落泪并非一件羞耻的事; …  相似文献   

10.
袁惠清 《教育艺术》2009,(10):44-45
课改以来,语文课堂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很多新颖独特的课堂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我们也发现在华丽的教学现象背后,却看不到师生如何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大部分时间是教师精心作秀,学生信口开河,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游离于文本表层或文本之外。这种生本对话的误区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1.
四、理清情节不等于语言品味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把握,离不开对具体语言的理解和深层含义的挖掘。这种理解和挖掘,又是建立在教师自身尽可能充分和深入体悟的基础上的。如果教师自己也浮光掠影,看不到冰山下的巨大底座,也就不可能达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目的。语言是丰富而形象的,其意义往往具有很大的延展性和潜在性。有些语言,表面上说的是一层意思,事实上还潜藏另一层意思,甚至多层意思;有些词语,孤立地看,平淡无奇,但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下子变得别有情味,境界大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表面上看,语言非常平实,…  相似文献   

12.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语文说到底是一种感性的存在。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感性化解读,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让小学生在阅读课上进行感性阅读,学生就会感觉到语文学习不是一种说明和解释,而是一种心灵的润泽,是一种情感的经历,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正>一、案例背景曾经在我区一所乡镇中学听过一节公开课,由市里的一位名师上示范课(下面称为×老师)。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光的折射》。预备铃声响,学生走进教室,他们看到大屏幕上的图片、桌上的器材,很兴奋。上课铃声响,学生安静下来,这节课开始了……二、案例描述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新一章的学习,首先请大家看一组漫画。(漫画内容:第一幅画上有一口井,井底有一只青蛙,井边有一棵小树,此时,青蛙看不到小树。第二幅,下雨了,井里蓄了一些  相似文献   

14.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总喜欢借助多媒体,通过看、听、赏等过程,渲染与文本相匹配的教学情境。这无疑是一种进步的教学手段,尤其进入课改后,多媒体课件更是成为公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但是,是不是有了多媒体的加入,学生就能进入一种情境,就能深入文本感悟文本呢?请看《一棵紫丁香》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5.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语文说到底是一种感性的存在。"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感性化解读,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让小学生在阅读课上进行感性阅读,学生就会感觉到语文学习不是一种说明和解释,而是一种心灵的润泽,是一种情感的经历,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看图写话是看图作文的基础,在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中一向重视这方面的基础训练。图上所画的内容为写一段话提供了材料,它引导学生们去观察去想象,去问几个为什么。 怎样指导学生看一幅图写话?首先是训练好学生学会看一幅图写一句话,在这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看一幅图写几句通顺的话和一段话。完成这类练习,要引导学生把一幅图的内容想象成几步,一步一步  相似文献   

17.
文本初读,是阅读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让学生反复地阅读文本,这本身就是一种"教"、一种"学"。"读"到什么程度,可以因文本的长短而异,因文本的难易而异,因学生的学情而异,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应该坚持"不读透,不始学"的原则。在《湖心亭看雪》、《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中,采用了不同的文本初读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狐狸和乌鸦     
有一种鸟,你在黑暗的地方永远也看不到它,曾经有一位画家画过这种鸟在黑夜里飞翔的动作,但是大家看后一致认为这不是一幅画,而是一块黑板,这种鸟的名字就叫乌鸦。乌鸦:"废话!在黑暗的地方本来就什么也看不到!"乌鸦这种鸟他会飞,也会叫,他叫起来的声  相似文献   

19.
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要文体——记叙文,我们通过对其文本内容、文本形式和文本核心价值的解读,逐渐形成了3种变式课型——认知类课型、抒情类课型和明理类课型。我们在进行分类时主要是看每一篇文本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学科价值和生命滋养。  相似文献   

20.
创造性思维是指能够用一种不寻常的眼光看问题,在别人看不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创见性的思维,它是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一种体现,是智力水平中最可贵的一种思维品质。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时候,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