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学校教育管理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福民 《四川教育》2002,(10):10-11
江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教育创新的范围和内容相当广泛,主要包括观念创新、目标创新、课程创新、方法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在教育创新体系中,教育理念创新是灵魂,教育体制创新是关键,教育模式创新是核心,教育技术创新是保障,教育开放创新是重要方面。推进教育创新,构建教育创新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教…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本义和灵魂是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实质是创新教育,可以说创新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学生创新是现代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下面是笔者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浅谈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旭升 《丹东师专学报》2003,25(2):75-76,44
创新,作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无疑是我国目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对于创新教育的理解,当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创新教育是应知识经济而生,有着十分强烈的时代感和丰厚的教育理念它要求教育创新并通过教育创新来实现创新教育。本文着重论述为实现创新教育而必备的五个方面的教育创新,即创新思想创新环境,创新学习,创造性学习和创新型教师。  相似文献   

4.
关于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葛莱 《天中学刊》2001,16(3):93-95
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呼唤,是教育的本义和灵魂,创新教育的内容有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技能的培养,创新情感和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学生个性的培养,要实施物加强创新教育就需要进行教育创新,教育创新的内容包括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和手段创新,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意识等。  相似文献   

5.
教育改革在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创新是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的知识和人才基础。“教育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教育创新,首先要求解放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先导,教育制度是保证。教育制度创新包括教育投入制度、教育管理制度、教育教学制度等的创新。我们要根据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战略目标,到21世纪初,建成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十六大精神,阐述了创新以及创新教育的理论内涵,分析了新世纪对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最后论述了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进行教育创新,教育创新包括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育条件与手段的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是前提,教育制度创新是关键,教育条件与手段的创新是保障。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借鉴与创新的历程,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创新是最为重要的保障。坚持教育创新,一是教育思想要创新,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制度要创新,三是教育内容和手段的创新。创新理论是创新实践的先导,本对高职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创新的内涵是超越与突破,是一种不满现状的追求,是一种态度和实践。创新也是对传统的“扬弃”。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呼唤教育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而创新的实践需要创新的意识和自觉,需要创新理论的指导。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进行教育创新,必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现代化的水平。”讲话中还提出教育思想创新、教育内容、方法创新等。江总书记关于教育创新的重…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也是教育发展的前提,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教育理论创新又是教育创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地认识教育理论创新的几个前提性问题,坚持正确的方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教育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为此,学校进行创新教育必须处理好如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认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继承与创新是创新教育内部矛盾运动的表现。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发展和提高。创新教育是在继承与创新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它根植于继承,成长于创新。继承性表明创新教育的前后相继关系,是量上的积累和延续。而创新性表明创新教育的质变和飞跃。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对立的统一。因此,创新教育必须融合我国古代直至…  相似文献   

11.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阐述了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创新教育观和教育创新思想,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是教育系统工程的两个轮子,教育创新为创新教育奠定基础,创新教育拉动教育创新,以教育创新促进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2.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当前教育界探讨的热点话题。正确地认识创新教育的内涵,积极探讨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是能否完成新世纪赋予教育使命的关键所在。   一、准确理解创新教育,把握实施创新教育的方向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个性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是对知识教育从内容、方法、时机、效果等方面的重新定位。实施创新教育并不否定知识教育,而是力图创新、改造知识教育,重视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和发展创新能力,并把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作为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的三项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教育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是高等教育发挥创新功能、适应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举措。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高等学校在实施创新教育时,应当从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目标出发,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其中包括创新教育目标设计、创新教育内容设计以及创新教育课程设计等。 一、创新教育目标设计 1.创新教育目标设计原则 创新教育,无论作为现代教育思想还是作为教育改革实践,都应当有自己的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的系统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提出了创新的系统观,认为创新教育是为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以教育创新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应有的内涵之一。创新素质是由创新的动力系统、认知系统、个性系统和行为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培养创新素质是创新教育的目的;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发展创新教育的历史动因;系统的教育的创新是发展创新教育的 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与教师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过程,是完善人性的教育,也是一种发展性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榜样,营造创新氛围,给予学生创新时间,创设创新情境。  相似文献   

16.
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乃至成为创新人才的教育,这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关键所在。广泛开展创新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怎样开展好创新教育,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在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过程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必须紧紧抓住几个重点问题,才能使创新教育得以顺利开展。 一、更新教育观念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教育观念是实施教育的导向和灵魂,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军队院校教育创新的时代背景和必然要求,表述了实施教育创新的起点是树立创新观念,推进创新教育的重点是优化教育教学创新的主体内容,深化教育创新的要点是把握教育创新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高校进行教育创新,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在于教师创新。高校教师创新,其前提是教师更新观念,其基础和保证是构建教育内容创新体系,其关键是教师素质和要求的创新,其核心及根本要求在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创新。  相似文献   

19.
论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时代,创新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只能由创新教育去培养和造就;在传统教育仍然制约创新教育的今天,教育创新就成了关键。创新教育必先教育创新,教育创新重在勇于实践。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灵魂。学校是开展创新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主阵地。着眼于创新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学习和应用创新教育理论。重新改建中学课堂教学思路,以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