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里 《新闻三昧》2005,(3):10-12
为了宣传四川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新面貌,加强两岸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去年11月6日,台湾东森电视和TVBS记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四川电视台及本报记组成联合采访组,用一周的时间作了“锦绣天府行”的采访。采访中,感受颇丰。  相似文献   

2.
3.
《新闻前哨》2004,(9):40-40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7月26日,首批中国新闻社.记者到台湾驻点采访。至此,在台湾驻点采访的大陆媒体·已达5家,即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2“日抵达台北驻点采访的中新社记:者为该社港台海外部副主任董会峰及记者曾嘉。里工里上工二二工义上」七二」匕二七习址J七J七J屯J‘J址J址)首批中新社记者赴台驻点采访  相似文献   

4.
吉路 《北京档案》2004,(11):41-41
去年的一个假日里,笔者在华联商厦溜达,巧逢那里举办『台湾水果节』.不仅导购员是地道的台湾同胞,展品也很地道,看一眼包装箱上标示的产地是『高雄县』,尝一口的确是『地道的台湾风味』.  相似文献   

5.
6.
喜庆热闹的猴年春节刚过两天,我家就发生了“蝈蝈闹春”的新鲜事。在我书房的地板上、窗台上、玻璃窗上爬着好几只象小蚂蚁似的碧绿蝈蝈,这是我首次在温暖的花盆里繁育出来的蝈蝈。小蝈蝈的降临给我猴年的生活带来了欣喜。  相似文献   

7.
程新林 《视听界》2002,(4):38-38
现在广播影响在减小,领导不重视,当广播记者不是那么容易了。那么,广播记者应该怎么办呢? 一、不畏艰难,主动出击。作为一名广播记者,要敢于面对现实。请柬不到,汽车不接,也并非坏事。我们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拿出更大的精力,深入  相似文献   

8.
早就听说小小一个台湾岛,竟有几百家广播电台,一直觉得不可思议。2002年7月有机会赴台湾,亲身体验了一把台岛上的“电波大战”,下面将所见所闻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9.
吉路 《北京档案》2004,(12):37-37
释迦[番荔枝 sugar-apple] 品尝释迦第一次品尝释迦是在台东.台湾朋友介绍,其原产美洲,传入中国以台湾省最早,约有400年历史,系荷兰人占领台湾时引入栽培.释迦最初种植于台南一带,然后扩展种植于中南部,一向被认为是杂果类,仅在庭园或小面积种植,很少大规模经济栽培,长期处于放任栽植、粗放管理.近些年来,才被重视和改良.释迦果形十分奇特,因幼果外观像荔枝,又自『番邦』引入,所以得名番荔枝;又因果实表面由很多突起之鳞目所形成,外表及个头都很像释迦牟尼佛头饰物,所以又得名释迦.最近,在北京也见到有卖释迦的,不过很小,一时很难联想到佛祖的头饰.  相似文献   

10.
广播新闻以声音吸引受众,音响是声音的一个重要要素.在广播新闻节目中,录音报道是经常出现的一种体裁,而在这种体裁中如果音响运用得好,就会给听众身临其境之感,达到赏心悦耳的效果.反之,劣质的音响不仅不能突出广播新闻声音的优势,还会给原本的新闻作品减分.无论是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还是后期剪辑制作过程中,音响运用得当与否,决定着...  相似文献   

11.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新闻采访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对于广播记者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广播记者能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艰巨使命,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能力,充分掌握新闻采访技巧,善于利用新技术对采访形式予以创新,以便更好地胜任新闻采访工作,满足大众的信息获取需求,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本文将探讨全媒体背景下广播记者新闻采访的创新路径,旨在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使之在新时代下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13.
提问是采访之本,对于广播电视记者来说尤为重要。由于被采访人面对的不仅仅是记者本身,而且还有话筒,显然不能像接受笔记式采访那样轻松自如。这就要求广播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在掌握全局、驾驭全局、明确采访目的同时,注意采访技巧和风格,以达到人与人之间更好地沟通交流,采制出更加丰富生动的报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采访经验,认为提高记者的新闻敏感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强政治敏感性;二是下基层挖掘鲜活新闻;三是不断丰富采访经验;四是开启报道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徐婷 《采.写.编》2021,(10):61-62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台仅以语言和声音来向大众传播信息的形式显得势单力薄,影像与文字在吸引眼球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广播电视台还是要立足根本,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声"近人、以"声"感人、以"声"共情.其中信息采访是最为基础也最为关键的一步,提高广播电视台记者的采访技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17.
贺卿 《记者摇篮》2009,(5):21-21
当了十几年广播记者,感到最难的就是采访。抓不来新闻素材,报道和节目就成了无米之炊。新闻工作的职业骄傲,也常常被不期而遇的采访困境和无奈扫的荡然无存。苦恼之余,便决心发奋学习,潜心钻研新闻采访方法和技巧,想从中获得“攻无不破”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因为中国多年来还一直没有颁布《新闻法》,所以,也就不知道新闻记者到底有多大的采访权限。而对采访对象来说,他的权限却大得要命。他要想将你拒之门外,可以找到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 在通常情况下,其正当拒绝记者采访的理由莫过于以下几点: 1、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 2、涉及对他人的评论会带来不良反映和陷入诉讼。 3、违背采访对象的意愿。 4、不知情。 此外,采访对象还可以找出许多正当的或不正当的理由,来拒绝记者的采访,比如时机不成熟、有负面影响、会给工作造成被动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记者要完成报道…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在发展上受到了极大影响。如何让广播电视媒体在新媒体时代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这对广播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形式以及职业能力与素养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针对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新媒体背景下对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的要求,提出运用构建开放包容的采访氛围、建立高效性人性化采访体系、拓展采访手段与途经、加强专业记者团队建设等策略,推动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形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媒体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时代,并且找到了自己的受众群体,在很多方面都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广播作为传统媒体,在经过改革与拓展以后,再一次的成为了众多媒体当中的主角。广播新闻记者的采访工作,受到了较高的关注,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